经颅微电流刺激辅助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症的疗效观察

2013-07-29 03:00钦松盛娟郭伟张新风
实用老年医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阿普失眠症总分

钦松 盛娟 郭伟 张新风

慢性失眠症是指由各种病因所致的,病程较长(>6 月),临床表现为睡眠质量不能满足个体正常生理需要的一种原发性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频繁醒转和早醒等,导致患者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研究显示,我国老年人失眠患病率为10.8% ~28.98%[1]。因此,选择一种有效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症的方案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经颅微电流刺激(CES)联合阿普唑仑治疗老年慢性失眠患者取得显著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2011 年1 月至2012 年8 月在湖北省荆州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门诊就诊的老年慢性失眠症患者。入选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 版)》关于失眠症的诊断标准,病程>6 月。(2)客观症状:包括入眠潜伏期时间延长(>30 min),实际睡眠时间减少(每晚<6 h)。(3)年龄≥60 岁。(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8 分。排除标准:(1)其他精神疾病所导致的失眠;(2)罹患严重的心、肺、脑、肝、肾等器质性疾病;(3)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者;(4)药物及酒精过敏及依赖者。

按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成3 组(随机排列表法),各组均收集36 例,分别进行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 项(HAMA-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 项(HAMD-17)评分。A 组(CES 组)36 例,男18 例,女18 例,年龄60 ~75 岁,平均(7.88 ± 4.38)岁;病程(4.78 ±3.14)年。B 组(阿普唑仑组)36 例,男18 例,女18 例,年龄60 ~78 岁,平均(66.21 ±7.36)岁,病程(4.83 ±2.62)年。C 组(联合治疗组)36 例,男19 例,女17 例,年龄60 ~76 岁,平均(67.65 ±4.81)岁,病程(4.92 ±2.53)年。3 组年龄、性别、治疗前PSQI、睡眼效率、HAMA、HAMD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或其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先进入为期2 周的清洗期,患者停用一切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及情绪稳定剂等,随后进入8 周治疗。A 组采用CES 治疗,B 组采用阿普唑仑治疗,C 组采用CES 联合阿普唑仑治疗。3组患者均要求每晚写睡眠日记,包括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等,计算其睡眠效率。CES 治疗使用美国EPI 公司生产的安思定(Alpla-stim)CES 治疗仪,调整电流强度为10 ~500 μA,频率1.5 Hz,治疗时患者取坐位,将CES 治疗仪放在适当处,以患者双耳有轻微振跳感并感到舒适来调节电流档次大小。每次治疗时间20 min,每日1 次。阿普唑仑治疗者给予0.2 ~0.8 mg,睡前30 min 口服1 次。C 组给予阿普唑仑0.2 ~0.8 mg 每晚睡前30 min 口服1 次,并联合CES 治疗,CES治疗方法及疗程与A 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 周后评定PSQI 总分、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HAMA总分和HAMD 总分。

1.4 疗效评定 睡眠质量改善以PSQI 总分和睡眠潜伏期时间减少,以及总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增加为指标。情绪状况稳定评估以HAMA-14、HAMD-17 总分减少为指标。

1.5 质量控制 研究者均为我院精神科主治医师,所有评定由两名研究者同时进行,评定者之间一致性kappa 值=0.87。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项目资料通过SPSS 11.0 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 法,组内计量资料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以P <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均完成8 周治疗,无脱落病例。

2 结果

2.1 PSQI 总分比较 3 组患者治疗8 周后PSQI 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C 组PSQI 总分下降比A 组和B 组具有明显差异(P <0.05),而B 组PSQI 总分下降比A 组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3 组治疗前后PSQI 评分比较(±s,分,n=36)

表1 3 组治疗前后PSQI 评分比较(±s,分,n=36)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A 组比较,△P <0.05;与B 组比较,#P<0.05

时间A 组B 组C组17.71 ±2.5017.38 ±2.4617.85 ±2.31治疗后10.36 ±3.74*8.41 ±2.91*△ 6.81 ±2.57*△#治疗前

2.2 HAMA 和HAMD 评分比较 3 组患者治疗8 周后HAMA、HAMD 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C 组HAMA、HAMD 总分下降比A 组和B 组更显著(P <0.05),而B 组HAMA、HAMD 总分下降比A 组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3 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态评估比较(±s,分,n=36)

表2 3 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态评估比较(±s,分,n=36)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A 组比较,△P <0.05;与B 组比较,#P<0.05

项目A 组B 组C组HAMA治疗前19.22 ±5.91 19.63 ±6.1119.54 ±5.88治疗后15.07 ±4.20* 11.62 ±4.15*9.62 ±3.75*△#HAMD治疗前19.84 ±3.37 19.08 ±2.2519.88 ±3.47治疗后14.32 ±3.56* 12.07 ±4.08*△10.09 ±3.27*△#

2.3 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比较 3 组患者治疗8 周后总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睡眠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明显较少,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C 组总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比A 组和B 组明显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睡眠潜伏期比A 组和B 组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A 组总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比B 组明显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睡眠潜伏期在A 组与B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3 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s,n=36)

表3 3 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s,n=36)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A 组比较,△P <0.05;与B 组比较,#P <0.05

项目A 组B 组C组睡眠潜伏期(min)治疗前81.33 ±34.8380.73 ±35.3383.33 ±28.74治疗后33.16 ±11.31*33.65 ±11.38*24.06 ±8.23* #总睡眠时间(min)治疗前216.71 ±43.41222.50 ±58.98229.38 ±46.51治疗后373.47 ±40.65*281.88 ±38.02*△413.75 ±42.41*△#睡眠效率(%)治疗前45.04 ±17.2445.12 ±18.2243.34 ±17.48治疗后79.06 ±10.70*68.85 ±12.34*82.52 ±8.93*

3 讨论

CES 是治疗焦虑、抑郁及失眠的非药物治疗方法。研究证明CES 治疗仪发出的微电流经大脑边缘系统作用于丘脑等部位,增加α 波的活动,减少δ 波及θ 波活动,并促进机体5-羟色胺、β 内啡肽及γ-氨基丁酸的分泌,使得患者感到更放松,能全面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并且疗效持久,同时改善抑郁和焦虑情绪。本研究也证实,通过CES 辅助治疗,失眠患者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的改善均较单一使用阿普唑仑或者CES 更加明显。联合治疗者PSQI、HAMA、HAMD 总分减少均较单一治疗明显。联合治疗对睡眠质量的改善,焦虑、抑郁情绪的缓解比单一治疗有着更加明显的优势。

Taylor 等[2]调查发现在慢性失眠的人群比没有失眠的人有更加明显的抑郁(9.82 倍)和焦虑(17.35倍)。我国研究结果也是一样,该人群会伴有不同程度焦虑、抑郁,而且失眠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3],老年人通常会有血压偏高,血糖偏高的困扰,焦虑、抑郁情绪对老年人血压、血糖影响明显[4]。慢性失眠对老年人社会功能影响明显,老年失眠会存在认知功能损坏,视空间与执行功能障碍[5]。安眠药治疗失眠是国内外临床上治疗短期失眠的常用方法,种类包括苯二氮䓬类和非苯二氮䓬类药物,但是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只可取得短期疗效,易形成药物依赖和成瘾,连续使用后会逐渐失去疗效,老年人服用苯二氮䓬类药物更容易出现共济失调,意识模糊,呼吸抑制,肌无力严重等不良反应,长期服用可影响认识功能产生遗忘,而且日间功能改善不明显[6]。近10 年来,国内外也有大量报道用非药物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来治疗慢性失眠,比如合并认知治疗、针灸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都有明显疗效[7-8]。

本研究证实,对于老年慢性失眠,安眠药阿普唑仑和CES 单一使用都是有效的,但联合应用更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伴随的焦虑、抑郁情绪,可以考虑待睡眠改善后,尝试逐步减少甚至停用阿普唑仑,以CES 维持巩固治疗。更远期的疗效观察及何时调整阿普唑仑剂量最合适等问题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1] 贺银方,田京利,李晓明,等.部队干休所老年人睡眠障碍疾患的调查[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12):924-926.

[2] Taylor DJ,Liohstein KL,Durrence HH,et al.Epidemiology of insomnia depression and anxiety[J]. Sleep,2005,28(11):1457-1464.

[3] 王雅丽,黄俊山,曾雪爱,等.门诊失眠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0):2435-2437.

[4] 李建中,庄乾淑,钱慧英,等.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 实用老年医学,2011,25(5):396-399.

[5] 孙奕,黄丹青,符晓苏.老年原发性失眠的神经心理学测验与P300 检测的关系及其意义[J]. 实用老年医学,2012,26(2):121-123.

[6] 包纪盛,林志,陈亚萍.艾司唑仑联合尼莫地平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的临床观察[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1(3):518-519.

[7] 刘娟,蒋晓江,姚国恩.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疗效评价[J]. 重庆医学,2009,38(10):1158-1159.

[8] 张美兰,叶瑞繁,区丽明,等.针刺结合生物反馈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的临床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19(9):795-797.

猜你喜欢
阿普失眠症总分
新九针治疗失眠症验案1则
怀念哑巴阿普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吉克阿普说
爷爷砍树
浅谈蒙医诊治失眠症
蒙医药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
宁神定志汤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
阿普唑仑撤药致腹痛1例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