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系矩阵中等价关系的判定

2013-07-23 08:45宋泽成石瑞平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子块分块等价

宋泽成,石瑞平

(1. 唐山师范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系,河北 唐山 063000;2.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基础部,河北 石家庄 050000)

1 引言

设R是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要判定R在A上是否是等价关系,一般来讲,只能从定义出发,有时也可以从关系图判定。当R包含的序偶较多时,从定义出发比较难于判定且计算量很大。

给定集合A上的一个二元关系R,设MR为R的关系矩阵,MR=(mij)n×n,这里mij只取1或0,它是一个布尔矩阵。下面从 MR出发,给出等价关系的判定方法,并讨论等价关系的性质。因自反性和对称性很容易直接判定,本文不再讨论,可参阅文献[1]、[2]。传递性一般无规律性可言,本文主要讨论传递性的判定。

2 传递性的判定方法

定义 1 设R是非空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对任意的a, b, c∈A,每当(a, b)∈R,且(b, c)∈R时,就有(a, c)∈R,则称二元关系R在A上是传递的,也称R是A上的传递关系。

定义2 设A,B,C为三个非空集合,R1是A,B上的二元关系,R2是B,C上的二元关系,则集合

定义3 设R是非空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R◦R,记作 R2,称为R的二次幂。

如果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R具有传递性,那么,每当(a, b)∈R,且(b, c)∈R时,就应有 ( a,c)∈ R,所以可得R2⊆R;若R2⊆R,则R是传递的。

设A为有限集,元数为n, R2的关系矩阵为 MR2,且

又设R的关系矩阵为MR

这里MR和 MR2都是布尔矩阵。

由R2⊆R可知,关系矩阵MR中某元素 αij=1,那么MR2中对应关系元素αi′j可以为1或者0,若MR中某元素αij=0那么MR2中对应元素′只能等于0,否则R就不能满足传递性,因此 αi′j≤αij(i,j = 1 ,2 … ,n),而

这里的“.”是布尔运算,其中

由αi′j可以看出,当至少存在一个R,使αik和αkj同时为1时,αik⋅ αkj=1那么不论其它项是0还是1,此时 αi′j=1否则 αi′j=0这样求αij可以简化计算,提高运算速度。

由以上讨论,我们可以按以下步骤来验证非空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R是否具有传递性:

(1)写出R的关系矩阵:

(2)设复合关系 R2的关系矩阵 MR2=(′)n×n,逐一检查MR中元素是否为零,从α11开始,若 α11=1则接下去检查α12;若 α11=0,则求,看是否为零,否则 R 不具有传递性,若′ =0检查下一个元素α12。若 α12=1接下去检查α13;若α12=0,则求,看它是否为零,否则R不具有传递性。以此类推,直到αnn为止。

(3)若MR中所以零元素αij对应的MR2中元素′也全为零,那么R是传递的。

上述方法对应集合A的元数较大,且R中会有的序偶较多时,判定R是否具有传递性是相当好的,这是因为R中序偶较多,那么MR中“1”的个数也较多,相应的“0”元素个数就较少。下面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如何应用上述方法。例如,设集合:

二元关系

(1)写出关系矩阵

(2)设 R ◦ R= R的关系矩阵为 M2= (′ ),因

122R5×5为 α12=0,求′ 得:

(3)因为MR中13个零对应的 MR2中元素也全为零,故R是A上的传递关系。

当然,对应集合A上的一些特殊二元关系,比如“模2同余”;“模3同余”“模同余”关系,“整除”关系,“大于”关系等等,由于R的结构比较特殊,可以从这些关系本身的定义出发,来验证它的传递性。

3 等价关系的判定方法

定理1 以C1,C2,…,Cr为等价类,构造集合A上的一个二元等价关系 R,则等价关系R的关系矩阵 MR等价于PR,这里

此分块矩阵[3]对角线上的子块P11,P22,…,Prr都是元素均为1的方阵,其阶数分别对应C1,C2,…,Cr的基数,子块个数r等于R的等价类的个数,其他子块Pij(i≠j)均为零矩阵,即MR等价于一个分块对角矩阵。

证明 不妨设

这时A上的关系R的关系矩阵为MR。由集的无序性,可对集A中的元素任意排号,A中任意两个元素对调一次,相当于MR中对应的行和列同时对换一次,即对MR进行一次行变换则必须马上对它进行一次相同的列变换。设等价类C1,C2,…,Cr包含的元素如下,

这里b1,b2,…,bn就是a1,a2,…,an的一个排列。我们对集A进行有限次元素对调,目的就是对集A中的元素重新排号,使之元素顺序为如下形式,

对新的元素顺序,再来考察R的关系矩阵,由于C1,C2,…Cr为R的等价类,以C1为例,C1中任意两个元素都有关系,C1与Ci(i=2、…r)中任意两个元素都没有关系,所以P11= [ 1]i1×i1,P11的阶数就是 C1的基数,而 P12,P13,…,P1r均为零矩阵。同样,对于C2,C3,…,Cr,仅有P22,…,Prr这些子块是元素均为1的方阵,其阶数对应等价类的基数,而其他子块均为零矩阵。那末此时的 A,R的关系矩阵就是 PR了。在对A中元素对调位置的同时,对应着对MR施以前边约定的初等变换,一旦A中元素排成了

MR就化成了PR,所以MR等价于PR。

由定理1的证明可得如下判定方法:给定A上的一个二元关系R,首先写出R的关系矩阵MR,若MR经过初等变换后能化成一个分块对角阵PR,且PR具有下述形式:

这里子块P1,P2,…,PS都是元素均为1的方阵,那末R一定是A上的一个等价关系。

4 等价关系的性质

定理2 若R是A上的等价关系,其关系矩阵为MR,那末,秩(MR)就是R的商集Q的基数,即秩(MR)=。

证明:因为R是A上的等价关系,关系矩阵MR,不妨设此等价关系确定了s个等价类,即=s。由引理可知,MR经过有限次初等变换后可变成分块对角阵B,并且B的形式如下:

这里 Bi=[1]ti×ti,i=1,2,…,s,且s就是R确定的等价类的个数。由于初等变换不改变矩阵的秩,所以

任取Bi(1≤i≤s),显然,秩(Bi)=1,又因为对Bi做初等行、列变换,不会影响其他子块Bj(i≠j),因此,

所以,

5 结束语

研究了对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用关系矩阵来判定传递性和等价关系的问题,给出了对集合中元素较多时简便实用的一种方法,并讨论了等价关系的矩阵性质,证明了关系矩阵的秩就是商集的基数。

[1]耿素云,屈婉玲.离散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2]左孝凌,李为鉴,刘永才.离散数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2:9.

[3]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线性代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

猜你喜欢
子块分块等价
基于八叉树的地震数据分布式存储与计算
面向量化分块压缩感知的区域层次化预测编码
等价转化
钢结构工程分块滑移安装施工方法探讨
关于4×4分块矩阵的逆矩阵*
基于特征值算法的图像Copy-Move篡改的被动取证方案
基于两层分块GMM-PRS 的流程工业过程运行状态评价
基于波浪式矩阵置换的稀疏度均衡分块压缩感知算法
懒交互模式下散乱不规则分块引导的目标跟踪*
n次自然数幂和的一个等价无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