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学生学习倦怠、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关系研究

2013-07-22 02:52迟凤红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3期
关键词:元认知学习成绩学习策略

迟凤红

(赤峰学院体育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体育专业学生学习倦怠、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关系研究

迟凤红

(赤峰学院体育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策略、学习倦怠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学习倦怠三个纬度上,行为不当每题平均得分最高,其次为情绪低落和成就感低.四个年级学生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不同学习倦怠的学生其学习策略存在一定的差异.学习倦怠对学习策略和学习成绩都有消极影响.(2)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策略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不同的年级学习策略总体和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两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男女生在元认知策略方面存在显著性别差异.(3)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存在显著正相关,表现为获得奖学金者的学生学习策略优于不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学习成绩影响学习策略的使用及学习倦怠的程度.不同学习成绩学生,其学习倦怠不同,学习策略存在一定的差异.

学习倦怠;学习策略;学习成绩

1 前言

现如今教育观念在改变,教育教学改革在进展,人们也关心起学生的情绪、态度、自我认知等心理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其中,学习倦怠现象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学生如果出现学习倦怠现象,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身心俱备,并做出过低的评价对自己的学习,从而丧失学习动力,产生逃避学习的行为.

在人类迈入21世纪的今天,面对浩如烟海而不断涌现的知识,传统的以累积知识为主的教育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如何应对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呢?雅克.德洛尔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明确提出学会求知是现代人要学会的最重要技能之一[1].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的大学生,其学习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其人生的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学习策略是衡量学生是否学会学习的重要指标,合理科学的学习策略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成绩.

目前研究大多只涉及到一些学习倦怠和学习策略单维度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却缺少这两种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综合影响的探讨,另外这些研究的对象主要针对中小学生,对大学生尤其是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研究少之又少,基于以上两点考虑,本研究探讨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学习策略的影响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二者对学生学习成绩有怎样的影响,从而为进行科学的教育改革提供心理学依据.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关于学习倦怠的研究基本是引用“倦怠”的概念而来的,“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其中以弗登伯格(Freudenberger,1974)[2]和马斯勒其(Maslach,1982)[3]关于倦怠的概念被引用的最多.Maslach把倦怠分为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4].随着职业倦怠研究范围的不断深入,对学习倦怠有学者开始研究.台湾学者认为“学习倦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课业压力、负荷或其心理层次因素造成成就感低等现象[5].伴随大学教改的进行,大学生除了课业压力外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时间,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成了产生学习倦怠主要原因.为此,“学习倦怠”可定义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对学习缺乏兴趣、动力或因课业压力、负荷及其心理层次因素,造成身心耗竭、个人成就感降低、逃避学习等现象.

目前,大部分用于测量学习倦怠的量表主要是以Maslach的倦怠量表MBI为基础,一般只对其进行稍微文字修改.在研究“学习倦怠”时,不同学者往往采用不同版本的MBI量表.有些学者曾根据MBI最早期版本发展了MBI学生版.Goldelal.(1989)等学者以师范生为对象,探讨他们未来在教学上的倦怠现象.台湾学者(杨惠贞,1998)采用MBI-GS来测量学习倦怠,认为此量表题项更适合用于学生的情境.国内学者杨丽娴编制了适合国内大学生的学习倦怠量表[6],此量表共包括20个项目分三个维度:情绪低落(8个项目)、行为不当(6个项目)、成就感低(6个项目),采用Ukerts点自评式量表,从“不完全符合”到“完全符合,5等级记分制,属于较好拟合模型.

2.2 学习策略的研究现状

在布鲁纳提出认知策略后学习策略形成和确立起来.对学习策略国际心理学界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过程或步骤;第二种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规则系统;第三种认为学习策略等同于学习活动.

关于学习策略我国学者有不同观点:林崇德认为学习策略是指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蒯超英认为学习策略的本质属性是对学习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史耀芳[7]认为学习策略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调控学习环节的操作过程.黄旭认为学习策略是在特定的学习情境里,个体用以促进其获得知识或技能的内部的方法之总和.魏声汉认为学习策略是根据学习情境的各种变量及其变量间的关系变化,在元认知作用下,调控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的选择与使用的学习方式或过程.刘电芝认为学习策略是在学习活动中学习者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

有关学习策略构成问题,学者们由于研究取向不同研究也各有所异.温斯坦认为,学习策略有认知信息加工策略、积极学习策略、辅助性策略、元认知策略构成.迈克卡认为[8],学习策略由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学习资源管理策略构成.单瑟洛认为,学习策略是由基本策略和辅助性策略构成.

对学习策略构成我国学者也各有所异.黄旭认为学习策略由学习方法、学习调控和元认知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动态的有机系统.史耀芳认为[7]学习策略由情感策略、学习方法、认知策略、元认知、TPO策略构成.胡斌武认为学习策略由操作性方式和操作性控制方式构成.蒯超英认为,学习策略由学习方法、学习调节和控制、元认知构成.

综上所述理论指导,对学习策略国内外学者们进行了许多实证研究,桑代克研究表明,快速学习者具有更好的选择注意策略,善于对地图的有关联部分引起注意.莫利研究表明儿童在10-11岁后进行学习与回忆才更多的采用编码策略;Simpson研究表明精加工策略使用策略组比对比组的成绩更好.Salatas和Flavell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清晰指导下幼儿应用分类回忆策略;大学生全部自发应用分类回忆策略;采用分类回忆策略有一半幼儿、大多数三年级小学生和全部大学生,在灵活回忆条件下分类回忆的指导不明显.

国内研究多集中于学习策略跨年龄研究,秦行音研究表明,关于学习策略的知识从小学到大学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谷生华在学习策略水平的研究表明初高中学生学习策略水平无显著差异,初中优等生策略水平与中等生和学困生之间有显著差异,而高中生这种现象不存在.

3 研究方法与对象

3.1 被试选取

本研究采用了分层整群抽样,从赤峰学院体育学院体育专业本科四个年级抽取了320名学生作为被试,研究者在任课老师的协同配合下,进行分批主持集体施测.被试在填写量表之前,主试宣读指导语,讲解填写方法,要求被试按自己实际情况回答问题.两个量表20分钟后统一收回.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被试样本分布情况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广泛阅读教育心理学、体育教育心理学、教学论和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理论书籍和文献,阅读了学习倦怠和学习策略研究的专著和大量的相关文献,了解学习倦怠和学习策略研究现状,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阅读了心理测量学方面的文献和著作,为本文提供实践指导方法.

3.2.2 心理测量法

采用连榕的《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此量表采用5级评分制,被试得分越高,表明学习倦怠程度越高.

对学习策略的研究采用是沈阳体育学院张绍礼教授完成的适合于体育大学生使用的、各方面测量指标都比较理想且实用的《运动技能学习策略问卷》.

3.2.3 数理统计法

本次问卷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包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体育专业学生学习倦怠特点

表2 体育专业学生学习倦怠特点

因为采用5级评分制学习倦怠量表,所以3作为中间值参考标准.通过表2可见,平均值2.897是学习倦怠平均得分,属于中等范围.可以说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不至于非常严重,但也不容乐观.在学习倦怠三个纬度上,行为不当(4.396)每题平均得分最高,其次为情绪低落(2.677)和成就感低(2.497).这说明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学习活动上容易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有部分学生习惯于迟到、早退、缺席、逃课、上课走神等一系列不利于学习的行为,但是大部分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能较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和调整成就感.

不同的年级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各个纬度p<0.05,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在情绪低落纬度上,大一学生与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大一学生有学习倦怠现象学习状态虽然不容乐观,但是比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学习倦怠程度低,学习状态较好.究其原因,大一学生刚刚从紧张的高中学习、训练生活转入丰富多彩和向往已久的大学生活,自然会有要大干一番的劲头.

在行为不当纬度上,大一学生与大三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按常理,大一学生处于学习探索阶段,大三学生处于学习最重要时期,但结果恰恰相反,大三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更甚于大一学生,出现更多地不恰当的学习行为.究其原因,随着入学年限的增加,学生们对大学有憧憬向往和抱负的这种状态逐渐迷茫、困惑、孤独,对大学也逐渐失去了原先的神秘感、新鲜感,从而会又不良情绪和不恰当的学习行为比如逃课、迟到、早退、上课睡觉等现象发生.

在成就感低纬度上,大四学生与大一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体育专业大四学生而言,面临着实习和就业问题.在实习期间,学生们将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看到了自身的价值所在,从而表现出很高的成就感.大四学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面临与日俱增的就业压力,学生们开始为自己的择业前途考虑,于是大多数学生开始珍惜大学的学习,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成就感水平.

体育专业男女大学生在学习倦怠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维度的p>0.05,表示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这说明学生学习倦怠状况与性别没有关系.

4.2 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策略关系

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学生情感策略、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均处于中等以下水平,元认知策略水平较低,可见,学习倦怠对学习策略有消极影响.

4.3 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通过上述研究结果及图1,可知,虽然三个纬度学习倦怠学生学习策略均处于中等水平,但对于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因其学习倦怠的不同,奖学金获得者与非奖学金获得者的学习策略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显示,情绪低落学习倦怠学生情感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奖学金获得者这两种策略均处于高水平,说明对于情绪低落学习倦怠的学生如果能够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调节情绪,利用时间、环境等资源,对其成绩提高仍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图1 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关系模型图

行为不当学习倦怠的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奖学金获得者策略水平高,说明对于行为不当学习倦怠学生应在加工任务的方法和技术,即复述、精加工、组织策略进行加强,而且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元认知学习策略占据重要地位,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必不可少的具体策略性知识,予以加强元认知学习策略对行为不当学习倦怠学生的成绩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

不同学习成绩成就感低学习倦怠学生仅元认知策略存在显著性差异,奖学金获得者认知策略水平高于非奖学金获得者,说明元认知策略也是影响成就感低学习倦怠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让学生对学习的任务进行有计划的学习、监控学习过程并及时进行调整,对其学习成绩的提高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学习倦怠三个纬度上,行为不当每题平均得分最高,其次为情绪低落和成就感低.四个年级学生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不同学习倦怠的学生其学习策略存在一定的差异.学习倦怠对学习策略和学习成绩都有消极影响.

5.1.2 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策略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年级学习策略总体和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两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男女生只有元认知策略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5.1.3 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二者显著正相关,获得奖学金者的学生学习策略优于不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学习成绩好坏影响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以及学习倦怠的程度.不同学习成绩学生,其学习倦怠不同,学习策略存在一定的差异.

5.2 建议

对于不同学习倦怠水平的学生,应在教学中对影响其学习成绩的主要学习策略进行加强,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1〕吴越.大学生学习策略与场认知方式、学习风格、学习动机以及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J].中国知网.

〔2〕孙爱玲.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3〕maslach C,Understanding Burnout:Definitional Issues in Analyzing aComplex Phenomenon.In Paine WWed.Job Stress and Burnout.BeverlyHills.CA:Sage,1982.

〔4〕maslach C,Leiter MP.The Truth about Bumout SanFrancisco,CA:Jossey-Bass Publishers, 1997.

〔5〕杨丽娴.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其与专业承诺关系的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6〕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2005,6(2):56-60.

〔7〕史耀芳.20世级国内外学习策略研究概述[J].心理科学,2001(5):25-32.

〔8〕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师大出版社,1997(8).

G807.4

A

1673-260X(2013)07-0156-04

赤峰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JYXM1011)

猜你喜欢
元认知学习成绩学习策略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名落孙山
网络环境下元认知知识与元认知策略相关性探析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
幂的运算对学习策略及生活方式的启示
自主学习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元认知策略对阅读词汇量的补偿作用
英语阅读中元认知策略的调节与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