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英数字虚指现象

2013-07-19 00:51赵建军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双数汉英偶数

赵建军,杨 帅

(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黄石435002)

在甲骨文中,“数”字是一个以手(字的右边)结绳(字的左边)的象形字。可见,“数”的字形反映了当时人们结绳记数的一种原始记事方法。谈到“数”,人们首先会想到它的计算和计数功能。事实上,这仅仅是数在实指时的用法,它还可以虚指。在汉语里有个四字成语是“一五一十”,意思并不是15110这几个数字的简单叠加,而是指说话时清楚有序而无遗漏。很明显,这里的“一五一十”是虚指,而不是实指。这样的用法在英语中也是很常见的,例如,“ten-twenty-thirty”,它并不是实指10-20-30,而是虚指那些“低级的闹剧表演”。可见,数字虚指无论在汉语还是英语中都是一种很常见的用法,在这两种不同的语言中会有什么异同呢?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又有哪些呢?本文在这里做出了初步的分析。

一、汉英数字虚指时的相同用法

“三”在汉英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受欢迎的数字。据《史记·律书》记载:“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成数也。”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克洛提出,万物发展都可分为停留、前进、回复三个阶段。随后,黑格尔又提出“三题”——正题,反题,合题。可见,中西方人们对“三”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三”在虚指时都有“数量多”的意思。例如,“事不过三”指同样的坏事不能连做三次,超过三次的话就很多了;“三番五次”中“三”“五”都已虚化,强调次数很多,;“狡兔三窟”是指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用来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在英语中,“go give three cheers for someone”,这句话的意思是夸奖某人做的好,这里的three就虚指为很多的意思了。

《说文》释“九,阳之变也。”也就是说,《周易》以“九”表示乾坤天地万物,它是最大的阳数,乃阳之极、物之广、数之终也。(张德鑫,1999:223)毕达哥拉斯认为,“三”代表“三位一体”,是一个完美的整体,两个“三”构成一个完美的双数,三个“三”构成一个完美的复数。(许先文,1999)无论在汉语中,还是在英语中,“九”在虚指时,都有“极大,极多,极好”之意。例如,“九天”指天的最高处,比喻极高;“九牛一毛”指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用来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在英语中,“to the nines”指捧上天,推崇得无以加复。“nine-day wonder”是指轰动一时(便被遗忘)的事物;昙花一现的新鲜事。“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亡羊补牢,为时不晚,nine是虚指很多羊。

以上所讨论的是汉英数词在虚指时所表现出来的相似之处。这也正是思维具有全人类性在数字认识中的体现,这不仅使得不同语言的民族可以相互交流,相互来住,而且也使得语言之间具有可译性。然而,语言同时也具有民族性,这在数字文化中也是有所体现的。

二、汉英数字在虚指时的不同用法

1.偶数虚指时的文化内涵不同

在汉语中,“二”“四”“六”“八”“十”在虚指时也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例如,“霜皮雨溜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古柏行》)。这句诗里的数词都不是确指,仅仅用来表明其数目之多。“烟村四五家”这里的数词四和五不是实指四家和五家,而是指数量多。“八斗才”指很高的才能,这里的“八”也是虚指数量多的意思。“十”在汉语中虚指时,多指“极其,极好,极多”。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中的“十”是虚指数量多。在英语中,这些偶数在虚指时却是多含贬义,例ten-twenty-thirty是指低级闹剧表演;Eighty-six指恕不招待;Be in two minds是三心二意;The four letter word是指下流语,是骂人的话;Fall between two stools意思是:两头落空,鸡飞蛋打。可见,像“二”“四”“六”“八”“十”这样的偶数在汉语虚指时多表达“多”“好”的意思;在英语虚指时却恰恰相反。

2.位数词虚指时的频率不同

与英语中的“hundred”“thousand”“million”相比,“百”“千”“万”这样的位数词在汉语中更为常用。据统计,在《诗经》中,“百”出现近60次,“万”出现30余次,“千”出现14余次。由王涛编写的《汉语习语字典》中,“百”出现109次,“千”出现102次,“万”出现59次;相比之下,在秦秀白1999年编写的A Dictionary of Current Idiomatic English中,“hundred”出现4次,“thousand”出现2次,“million”也是出现2次。(陈运香,2005:72-90)显而易见,汉语的高位数位词在人们的使用中较为广泛。由于它们都是高位数,所以在使用时大都是虚指用法,真正意义上的实指是少之又少的。

以上谈到的是数字虚指在汉英语中的差异,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人们对于同一个数字产生这么大的认识差别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主要分析以下三个方面带来的认识差异。

三、汉英数字虚指不同的原因

1.数词虚化受语言自身特点的影响。

在汉语中“四”与“死”“事”读音相似,因此“四四大顺”也就是“事事大顺”,即一切进展顺利。“四五”,是“死无”,这里的“五”与“无”读音相似。“四八”与“死发”读音相似。“六”与“禄”“路”读音相似,“八”与“发”相似。像“六六大顺”也就是“路路大顺”,指一路顺风。“168”是“一路发”,“668”是“路路发”“918”是“就要发”“1898”是“要发就发”。“十”与“实”读音相似,实是指“完美,完整,实在。”(陈运香,2005:160)例如,“十全十美”中“十”就是完美,“十成”中“十”就是完全地。正因为读音上的相似,使得汉语中数字在虚指时也具有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同时,不难发现,人们在认知数字时也注入了某种情感或者是美好的愿望。

2.汉语重集体主义,英语重个人主义。

陈运香(2005)提到的“汉语重集体主义,英语重个人主义”,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左飚(2001)把集体主义归为了环形,而把个人主义归为了线性。他认为,环形注重的是整体性,而线性注重的是个人的发展。这早在中西方哲学思想中就有所体现。在中国,人们注重的是“天人合一”。孟子说过,“万物皆备于我。”庄子也说过,“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在他们看来,天地人三者合一。在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更加关注的是集体的发展和利益。不仅如此,像“枪打出头鸟”以及“人怕出名猪怕壮”等诸多谚语都是中庸之道的体现。而在西方国家里,情况却完全相反。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费尔巴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的第一个责任便是使自己幸福。你自己幸福,你也就能使别人幸福。”可见,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提倡的是个人主义,在学校里,老师更注重的是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家庭里,父母亲经常鼓励孩子们要独立生活。因此,西方人更注重的是个人的发展。这种差异在数字文化中也是有所体现的。例如:在英语中:First come,first served.先到先招待;One good head is better than a hundred strong hands.一个能人胜过百名壮汉All men cannot be first.不可能人人都得第一名.在汉语中:三人成虎;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一个好汉也要三个帮,一个篱笆也要三个桩。从以上的几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谚语背后所隐含的民族思维方式是不同的。

3.汉语更加看重偶数,而英语却更强调奇数。

中国传统文化中,事物都由阴和阳两方面构成,只有阴阳交合,才能滋生万物。双数在汉语中有着吉祥的文化内涵,这点应追溯中国先前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的本体论思想,认为世界各部分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他们看来,偶数乃双数,象征着和谐和统一。(陈运香,2008)而在西方,著名的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万物都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在他看来,奇数有着积极的寓意,象征着光明,善良,男子的阳刚,而偶数则有着消极的寓意,象征着黑暗,邪恶,女人的柔弱。(陈运香,2005:132-133)在他们看来,奇数比较稳定,不易再分,而偶数不稳定,易分裂。美国哲学家巴姆写了一本《比较哲学》,在其中他用了两个图表清楚地表明了中西方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如图:

中国{两极互补,相反相成}

西方{是A,就不是-A,是-A不是A}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思维方式更加注重相辅相成,和谐才是美;而西方的思维方式则是注重区分肯定和否定。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在各国人民的生活中是有所体现的,例如,英国人给母鸡孵小鸡拿的鸡蛋总是奇数,若拿偶数,据说尽会变坏,或养不好小鸡。在俄国,他们更是相信单数体现信念,而双数预示着灾难,他们在婚礼时赠花要赠单数,丧礼献花要献双数。(张德鑫,1999:29-30)在西方文化中“而立之年”是33岁,在基督教上,13岁被认为是走向成熟的年龄,16岁被认为是犯罪的年龄,40岁的女人是多事之秋。相反,在中国,情况却相反;汉民族注重“双数”,“好事成双”以及在“囍”中用双喜表示吉祥。在文化上,30岁是而立之年,16岁是花季少女,18岁已是成年,20岁被认为是妙龄,40岁是不惑之年。(肖健华,2010:102)当然,这种“奇”“偶”喜好在数字虚指中也是有所体现的,例如:在英语中:be in the seventh heaven极为快乐;be on cloud nine高兴万分,喜气洋洋;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千分感谢;six pennies不值钱;hit someone for six给某人以毁灭性的打击.在汉语中:好事成双;智勇双全;成双作对;福禄双全;祸不单行;单兵孤城;身单力薄。在以上的这些例子中,很明显,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语言中也是有所体现的。

四、总结

本文主要探析了汉英数字在虚指时的相同之处和差异之所在。同时,对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采用了对比与举例的方法,旨在分析在汉英中数字虚指时的共性以及个性所在,从而促进汉英文化间的相互交流。

[1] 陈运香.汉英数字文化内涵对比研究[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5.

[2] 陈运香.汉英数字中的国俗语义解析对比[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35(5):151-153.

[3] 肖健华.民俗语言初探[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4] 许先文.英汉数词文化意义论略[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9,18(6):105-107.

[5] 张德鑫.数里乾坤[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 左彪.环性与线性:中西文化特性比较[J] .社会科学,2001(12).

猜你喜欢
双数汉英偶数
奇数与偶数
偶数阶张量core逆的性质和应用
A Chinese-English List of the Sports Programmes in Winter Olympics 冬奥会项目名称汉英对照词表
双数王国奇遇记
走迷宫
汉英中型语文词典义项精细度对比研究
单数和双数
双数国王
汽车德汉英图解词典(五)
汽车德汉英图解词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