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提琴音阶练习

2013-07-12 23:25:53安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大众文艺 2013年4期
关键词:弓子弓法双音

冯 欢 (安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河南安阳 455000)

小提琴的音阶练习是小提琴演奏的基础,在学习小提琴的整个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一切技术的基础,是训练各种技巧的途径。有许多学生在学琴过程中因为不够重视音阶的练习而导致很多作品演奏的不够完美或是技术没有达到要求,因此,音阶的训练应贯穿整个学琴过程。

一、 音阶训练的重要性

1.在小提琴的作品中有大量像音阶一样的经过句,这些句子如果不能够演奏的准确到位,会影响整个作品的表现。如门德尔松的《e小调协奏曲》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就有很多音阶一样的句子,这些句子有的若潺潺流水,有的像珍珠颗粒,在演奏的时候需要音准精确、节奏平均、音符具有颗粒性且句子呼吸连贯,才能把这首曲子的精华表现出来。

2.音阶是训练音准的最好途径。众所周知,小提琴是无品乐器,所以需要在音准上严格训练,而音阶正是训练音准最好的材料。24个大小调音阶,包含了各种换把技巧,以及双音泛音的左手技术,一旦把音阶掌握好,那么对于曲子来说就是各种音符的组合而已。

3.音阶能够训练两手的配合。演奏小提琴不像弹钢琴,两手是一样的演奏手型,小提琴两手做的是不同的工作,一只手是拉弓,一只手是按指。所以这就需要两手的高度密切配合,而音阶正是训练这种配合。在演奏音阶的时候,通过变换不同的指法、弓法以及节奏组合来训练各种技术,实现左右手的天衣无缝的配合,这样演奏出来的声音才纯净美好,表现准确。

二、 音阶的种类

音阶种类很多,根据对左手技术要求的不同,我们常用来练习的音阶主要分为三部分:1.单音音阶(包括一根弦上的音阶、各种八度的音阶、三和弦和七和弦琶音、模进音阶、半音音阶以及专门训练换把的换把音阶);2.双音音阶(三度、六度、八度和换指八度、十度音阶);3.泛音音阶(单泛音和双泛音音阶)。

三、 如何训练音阶

1.标准(两手的要求)。音阶演奏的标准概括说正如林耀基教授提出的“匀准美”。匀,即均匀、平均。在音量、节奏、音色上需要做到统一,所有的音演奏出来都要一样。准,就是音准。小提琴对音准的要求非常严格。它不像键盘乐器是十二平均律,而且直接按下去就有音高,小提琴需要通过各个器官的配合,把音拉准。我认为在手指按音的时候,大脑就如指挥部,发号施令;眼睛如雷达,量距离;手指是作战部队,执行命令;耳朵则是起监听作用,反馈信息给大脑。这样分工明确,因此演奏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把音乐表现准确。

2.单音音阶的训练方法

音阶的训练需要宏观把握,细节入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

a.左手的训练。音阶练习首先是训练左手手指的灵活和音准的干净。左手是音准的关键。在小提琴演奏中,音准又是及其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主张是大脑指挥手,即在发音之前,大脑要先有一个概念,也就是预先音高。没有发音的时候,大脑和心里要知道即将演奏的音的高度和所处的位置,这样,在演奏这个音的时候,手指就像鹰一样盯住自己预想的那个位置,准确的落下去,然后耳朵马上监听这个音是否准确,再把这个信息及时反馈给大脑,检验是否和大脑中预先想的音高是一样的。检验音准的办法有很多种。可以通过对空弦,八度音程最融合,三度、五度、和六度则音响丰富,中间会有三度音程的泛音出现,所以,在演奏音阶之前训练视唱练耳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加强对预先音高的把握性。至于手指起落的高度,我主张手指始终离弦不超过1厘米,因为节省空间缩短时间,空间小了,距离短了,自然落指会更迅速也会更准确。同时,还要具备“上行保留,下行准备”,即演奏音阶的上行时,手指应尽量保留在弦上,这样有助于稳定手型,不至于使手指来回乱动,能保持良好的发音;而下行准备则指的是下行手指依次抬起来的时候首先不能抬都过高,向内换弦的时候四指要提前伸张开,胳膊肘往内扭,帮助四指在相应的位置上方准备好,然后在需要的时候直接发音,这样节省时间,发音也更干净准确。左手手指的按弦方向,在早期的小提琴教育中主张的是用指尖按弦,而现在我认为用肉垫按弦发音会更好一点,因为肉垫的接触面相对于指尖来说更多一点,肌肉也更柔软一些,这样的音色会更加浑厚、结实、稳,共振也会比指尖按弦要好,那么声音自然也就比指尖按弦更美一点了。有老师提到过高抬指的问题,我认为这只是训练的一个步骤,而不应作为最后的效果,如果把指头抬的过高的话,那么势必会影响到音阶的速度,这样就失去训练的意义了。可以在音阶训练的时候做“快起慢落”,即抬起来的时候需要很迅速的抬指,像手碰到开水壶的感觉,起的速度要迅速,落的时候要小心、慢、轻、稳,像体操运动员从马上跳下来落地的感觉,不能砸在琴上,因为过度强调“敲打”琴弦的动作其实是做无用功,反而会因此使手指劳累,是肌肉关节受到损伤。在演奏诸如“tr”这样的技术时,若是太强调落下去的力量会使速度有所下降,而达不到原有的效果。音阶的换把训练是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单靠一把位上的音是绝对不够表现音乐的,这就需要扩展音域,那么就要依靠换把。在音阶中的换把我强调坚决要杜绝滑音,因为这给音阶造成了很不干净的感觉。最开始的训练可以带上媒介音,这只是一种辅助训练音准的过程,一旦对把位有把握以后,就要把媒介音去掉,手指在换的时候动作柔软,抚摸琴弦,但速度要极快,这样声音就会干净很多。

b.右手的训练。音阶练习也是训练右手对运弓的控制能力的极为有效的手段。对于右手的训练在这里我主要想提出对于放松的要求。很多初学者在演奏小提琴的时候因为怕弓子掉下去所以整个右臂很紧张,而这种紧张所造成的最终结果是演奏出来的音发抖,没有足够的共振,声音生硬尖锐。若想取得结实蓬松有弹性的声音,必须要做到右臂的放松,所谓“肩肘腕指紧相连,大刀阔斧声音宽”就是要求整个右臂的各个关节都要松弛,使得这个“管道”是通畅的,这样力量就能够通过这个“管道”传送给弓子,把美好的声音做出来。而力量的源泉应来自于身体,身体就如同一个发电机,源源不断的提供能源,在拉下弓的时候感觉后背舒张,气沉丹田,这种张力带动弓子紧紧的贴着琴弦走,在拉上弓的时候用刚才吸至腹部的气息慢慢推动弓子向上走,这样就会获得很饱满的声音了。

c.节奏的训练。音乐的组合元素主要是音高、节奏、强弱,那么节奏的训练就可以在音阶中加以训练,比如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组合,需要弓子的长短分配合理,尤其是十六分音符要拉的清晰均匀;在音阶中经常训练的还有三连音的节奏型,这种节奏型不容易演奏平均,需要更多的注意力和技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开始练习时打节拍器,跟分拍,越细的分拍越好,分拍越细,落指和换弓就越精确。在音阶中经常训练的节奏还有附点节奏,这种节奏也是需要先用分拍来演奏,前长后短和前短后长主要注意的是拍子分配的比例,所以开始的时候也是需要打分拍来解决。

d.指法的训练。一般我们的音阶除了A大调,降A大调,G大调,和g小调以外,其余的都是从2指开始的音阶。降E大调、小调,E大调、小调都用2指在G弦上的第四把位开始,F和升F调音阶从第五把为开始,降G大小调音阶用2指在G 弦的第六把位开始,根据这种指法系统,音阶的最高两个音都要用4指演奏。而这种最常用的指法训练后,我还会要求学生用一个手指演奏整首音阶。这就需要手指在不停的换把,而换把时需要把握不同的音程关系(全音与半音)还有不同把位(高把位与低把位)不同的换把距离,且在换把的时候坚决不允许出现滑音,力求声音干净,这样就训练了近距离换把,同时也有针对性的训练了每一个手指的力度和控制能力。还有一种指法练习就是在拉琶音的时候用两个手指拉三度音程关系,这样需要手指伸张,训练了不同的手指掌握了不同的音程关系。

e.弓法的训练。小提琴的弓法千变万化,仅常用的弓法就有十几种,如果能在音阶中加以训练,这样在左手音准做好的前提下,注意力就可以更多的放在右手的弓法训练上,且能同时训练两手的配合,这样必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在小提琴演奏中,有变幻多样的各种弓法,而这些弓法可以在音阶中加以训练。开始的时候我建议用慢速分弓练习,一弓四拍、八拍等,这样有助于使肌肉放松,控制发音,再加上有计划的每弓进行呼吸,能帮助弓子平稳运行换弓,声音绵延,在演奏长弓时,力求做到“平直稳”。平,即弓子要注意平面,小提琴的七个平面(四个单音三个双音平面),在换弦的时候要提前准备,也就是边拉边靠,边换边走,这样声音就会有连贯性。直,是弓子与码子必须是直角,因为只有是九十度直角的时候,声音才是最干净,而我们胳膊的运动轨迹是个半圆形,所以在演奏的时候就要下弓的时候胳膊往外打开向前推,上弓拉到弓根时小指用力往回勾一下,使弓尖往外走,这样矫枉过正,弓子自然就直了,还有一个检查办法就是要照镜子拉琴,这样能更直观的发现自己的问题。稳,就是弓子在弦上运行的时候要稳当,右臂的重量是沉下来的,通过手传到弓子上,弓子上有重量了,自然就会稳稳的贴在弦上,声音就会很结实。然后可以加快速度,训练连弓,可以一弓多音,这就需要左右手在换弓换指换弦换把时配合密切。训练弓法时也可以变换不同的弓段进行练习,也就是上半弓、下半弓、中弓、1/3弓和全弓来练习不同的长度和速度的弓法,训练右手对每个弓段的控制和对不同弓段所使用的力度的把握。

f.不同调性的训练。音阶的24个大小调都要进行训练尤其是初学阶段,四升四降以内的大小调都要练习。因为小提琴是遵循的五度相生律,所以他需要更强的倾向性,因此,每个调性都有该调性的色彩,应在演奏的时候把每个调性的个性拉出来,这样演奏成品乐曲的时候就更富于音乐性了。

g.强弱的训练。在最初的练习做到均匀之后,就可以在音阶中训练强弱了。例如在整首音阶中变换渐强渐弱,以此来训练弓子的速度和对弓子的分配能力,而在弓子改变弓速的时候,左手又仍然要保持平均,这样也就训练了左手的均匀对右手的不均匀的配合能力。还可以在每个音上加重音,或者下弓加重音(反之上弓加重音)等,这种重音之后的突弱要求力量转换要快,要一步到位,不能拖泥带水,那么右手食指就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做重音的时候除了胳膊的重量以外,食指可以帮助加一点力量,这样重音的爆发力就更强了。

3.双音音阶的训练。小提琴的双音是一个重要的技巧,也是训练的重点,必须在音阶中解决。小提琴是五度相生律,所以在演奏双音的时候需要多注意发音的倾向性。常见的双音练习主要是三度、六度、八度、换指八度和十度。练习双音的方法有很多种,纵向练习、横向练习、分解、和声等等。演奏三度双音主要是注意调整大小三度的手型,简明扼要概括说就是“大三度手型小一点,小三度手型大一点”,也就是说大三度的时候手型稍微小一点就可以使音程关系大一点,倾向性会强一些,反之亦然。在练习三度双音时从C、G、D、A和E大调入手,永远不能带有那种因手指缓慢的滑动而使有经验的耳朵明显地感到很不悦耳的声音,唯一可以避免的办法是二四指保持不动,而一三指尽量地紧靠二四指,然后迅速地移动到第三把位上去,下行时一三指保持不动,二四指尽量靠近一三指,当迅速地回到第一把位时在一三指抬起的一刹那,二四指很快地落到本身的位置上。六度双音主要注意的是发音的整齐。在上行或下行时,假如可能,就保持其中一个手指在弦上,因为当两个正在按弦的手指同时都抬起的话,就会听到其中一根空弦的震动,要奏出六度经过句的连弓就成为不可能。八度双音要集中注意力在第一指,第一指负责带动四指,(可以先用拉响一指,四指做无声练习),两者的移动必须是很快的,借以避免音与音之间猫叫式的可怕的滑音。总之,凡是涉及换把位的问题,不论是单音还是双音,后一个音的发音必须像一个卓越的钢琴家在键盘上演奏时的发音一样清楚。

4.泛音音阶的训练。泛音音阶主要是人工泛音的训练。人工泛音首先要训练纯四度音准,即四指定位的手型,因此在拉泛音音阶之前,不妨先练习一下四度模进音阶,这样对于泛音的音准会有帮助。在拉泛音音阶的时候,左手手指需要做到。1指按实,四指接触面广,这样准确率就高了。右手在演奏的时候弓速尽量快一点,接触点靠近琴码,声音就会洪亮很多,穿透力就会很强。

5.在乐曲中的音阶的训练。当学习进入到高级阶段的时候,就可以把乐曲中的一些音阶段落直接拿来练习。练习的方法和前面提到的一致,只是需要更加入一些音乐性和个人感情,但是务必注意加入音乐性的时候不可以因为声音的强弱变化和弓子的快慢变化而使本应均匀的音符长短不一,这就需要左右手的配合要协调好,在练习的时候可以两手分开来练,当两手各自练好以后再合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音阶教材的选择

初级阶段主要使用的小提琴音阶教材如《赫利美利音阶》、《舍夫契克左手技术》《舍夫契克换把练习》《舍夫契克双音练习》《施拉迪克技术教程》第一册,中级阶段主要使用的是厄恩内斯特连特编写的《音阶》、威廉哈皮希编写的《小提琴音阶与和弦练习》、亚历山大布洛赫《双音音阶练习》,高级阶段使用的是卡尔·弗莱什编写的《音阶体系》等。中国的音阶教材中有赵维俭编写的《小提琴音阶教程》、丁芷诺编写的《小提琴基本功强化训练》中的音阶部分,还有陈又新编写的《实用小提琴音阶》中间涉及到了中国五声调式的音阶,如果在演奏中国作品前能深入练习五声调式音阶,相信对中国作品的音准就能很好的把握。

综上所述,小提琴音阶练习是演奏小提琴的基础,音阶的形式有很多种,要仔细研究揣摩,并加以实践,方能掌握这一项技术,使演奏更加精确,表现音乐也更加丰富。

猜你喜欢
弓子弓法双音
殷商编铙的类型学与双音性能研究
中国音乐(2022年3期)2022-06-10 06:27:46
一只鸟叫出两只鸟的叫声
郑樵“双音并义不为假借”平议
谈二胡演奏弓法技巧
黄河之声(2020年20期)2020-03-16 03:00:00
Thickness-dependent magnetic anisotropy in obliquely deposited Fe(001)/Pd thin film bilayers probed by VNA-FMR∗
小提琴演奏中的技巧与艺术的关系分析
黄河之声(2019年2期)2019-01-23 18:12:12
曾侯乙编钟双音原理解析
纪念照片
西夏语人称呼应类动词的双音化
西夏学(2018年1期)2018-04-29 09:08:24
纪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