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大江东去》解读

2013-10-08 00:50:24黄静芳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崇左532200
大众文艺 2013年4期
关键词:音调乐段乐句

黄静芳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广西崇左 532200)

从所周知,青主的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创作于1920年,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以古诗词谱曲艺术歌曲的代表作,是中国艺术歌曲的开山之作。然而,鲜有人知的是在26年后的一天,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少年也创作了同名艺术歌曲,他借苏轼的词作抒发他壮志难酬、未能建功立业的情怀,寄托了他对现实的感慨与人生的抱负。这就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郭祖荣先生创作于1946年秋冬的艺术歌曲代表作。

郭祖荣艺术歌曲《大江东去》是他艺术歌曲中不多见的“豪放派”曲风的代表作,也是他青年时期英姿勃发的真实写照。由于《大江东去》词的句式长短不一,依歌词内容和结构,郭祖荣把它处理成结构自由但内在联系密切的对比式的二段体。同样,由于歌词结构和内容的较为复杂,与之相适应的旋律也较为长大,节奏极尽自由。即使这样,在主导动机和特性音调的贯穿下,乐意逐步深化,从而获得音乐形象与风格的统一,其散文化的音乐结构及民族化的旋律发展手法,耐人寻味。

在钢琴低音区的震音烘托下,前奏先声夺人,一开篇就用大笔挥洒出一幅雄奇壮丽的景观,立体的塑造了一个时越古今,地跨万里,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首先,由低音区、空八度下行的旋律,欲扬先抑,如大浪淘沙般宽广、悠远和昂扬; 接下来,由同音重复结合附点音符共同塑造的坚定、刚毅的形象,隆重登场,此为该曲的主导动机;而高起低落、逶迤下行的风情万种的旋律,是该曲的特性音调lai soi mi的加花变奏;而连续的大跳下行的旋律又将我们带入历史的沉思之中,唤起我们对人生的思索;

例1

最后,主导动机再次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唤和呐喊。其张弛有度、刚柔相济的旋律,既展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彰显了风流人物的卓荦气概,更可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凭吊胜地才人所诱发的起伏激荡的心潮,气魄极大,笔力非凡。

A乐段依歌词内容划分为四个大乐句。由于乐句长短不一,郭祖荣巧妙地糅合了宣叙调与京剧、闽剧音乐的创腔原则,写成一特性主导动机的乐句,不断展开,使这首古诗词那种豪放的气质得到了恰当的表现。起句,由主导动机构成的高音区、长时值的同音重复进行,在钢琴低音密集的上行琶音与高音区柱式和弦的衬托下,气势恢宏,笔大如橼。然而,面对滚滚滔滔的江流,郭祖荣在有意识地表现那种豪放性的同时,同时重视曲调的歌唱性,此时特性音调如戏曲拖腔似的运用,不禁引起了我们对往昔英雄人物无限怀念。感怀历史的流逝,承句触景生情,二次出现的特性音调的原型和变体,它即沿袭了起句的风格、韵味又作自由引伸和展衍。在由主导动机构成的短暂的间奏后,为了烘托和渲染气氛,转句突然运用了郭祖荣早期艺术歌曲创作中极少使用的严格摸进的手法,在双手震音和主导动机的衬托下,顿时把我们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一个由升五级七和弦构成的上下奔腾的大琶音,将歌曲推向了一个气势磅礴、感情饱满的高潮!这种从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生动地勾画出这个古战场的壮丽雄奇的图景、惊心动魄的奇伟景观,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江山的感情。

例2

一个“鱼咬尾”的承接,配合特性音调的再现,在由三连音柱式和弦的衬托下,末乐句沉浸在对沉浸在对英雄人物的缅怀之中,充分表露出作者豪迈中略带苍凉的心境,将作者的豪放、感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内容上十分的和谐。一点不生硬。低廻、深沉,收拢性的收束,为第二乐段的抒情乐段作好了铺垫。间奏依然是在隆隆的震音烘托下,由主导动机引伸出的婉转、潇洒、优雅、富有幻想性和浪漫气息的音调,十分动人。一个由附加六度音的属和弦构成的自下而上波浪般流动的、优美、儒雅的伴奏织体,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二乐段。

B乐段由变宫音导入,转入上五度调----这在以民族五声音阶为主的、民族七声音阶为鲜明特色的创作中,凸显新鲜、惊艳。第一乐句的开端节奏舒展、工整,尤是抒情。稍一停顿,至“小乔初嫁了”连续出现的附点节奏和特性音调,却是那样的舒缓、从容、雍容娴雅、风度翩翩。在三连音柱式和弦的衬托下,第二乐句速度渐快,力度渐强,情绪骤然紧张、激昂,突转bG宫调,如拨云见日般忽然开阔,极度舒展,直至推出由主导动机衍化来的全曲高亢、激昂的最高潮。尔后旋律由最高音上跌落,低音开放排列分解和弦,意境开阔,感情奔放,特性音调的又一次变化再现,转句停留在羽音上,强调其阴柔的色彩,心情似由激昂奋发转入消极苦闷。

例3

面对大好河山,感慨身世,言生命短促,人生无常,深沉、痛切地发出了年华虚掷的悲叹。末乐句再一次地从特性音调接入,如一声深深的叹息,一方面表现出作者虽有抱负,但有志难伸,无限感慨。另一面,那就是还不失追求功业的豪迈心情。末了,思接古今,感情激昂,从悲哀的感情与消极的思想中解脱出来,尔后又转为豁达,戏剧性地将情绪又拉回到现实中,充分表现了作者对于自然,对于生活的热爱,恢复了主人公豪情勃发的本色。

借古传颂之英雄业绩,思自己历遭之挫折,抒发自己功业无成、大志难酬的感慨。该曲鲜明地表现了这首古诗词所提供的意境,并富有创造性,很多的时候,那壮志未酬的郁愤和感慨,只有借古来自我排遣。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寄托了郭祖荣太多太多无法言说的梦想和无法实现的凌云壮志。该曲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1]赖登明.《郭祖荣室内乐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2010.12.

猜你喜欢
音调乐段乐句
春的呼唤
新航空(2024年3期)2024-06-03 22:25:26
一生为客恨情多
音乐生活(2023年3期)2023-05-30 01:47:34
美学视角之乐段辨析
黄河之声(2019年24期)2019-12-16 01:11:52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北方文学(2018年29期)2018-12-18 19:10:08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长江丛刊(2018年28期)2018-10-31 08:51:22
钢琴演奏中划分乐句的方法及表现乐句的策略
黄河之声(2017年17期)2017-11-23 08:24:22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名作欣赏(2017年25期)2017-11-06 01:40:12
论曲式学中复乐段的辨析问题
北方音乐(2017年11期)2017-01-28 22:52:47
板式变奏原型结构解析
戏剧之家(2014年18期)2014-08-15 00:42:11
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