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信息的多维性探究

2013-09-29 09:36:20张艳滨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大众文艺 2013年4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媒介空间

张艳滨 余 雁 (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此文为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青年项目“艺术设计知觉思维研究”课题成果,立项编号:12D020。

艺术设计中的视觉信息传达设计,由于视觉的观察及体验具有其特殊性,使之跨越语言不通的障碍,消除文字不同的阻隔,通过视觉及媒介进行情感的沟通、信息的传播、文化的交流,使观者获得视觉上的共识、理解与互动。文中所阐述的视觉信息,是指能通过功能正常的视觉器官采集到的各种直观的、抽象的事物。这些视觉信息可被人为的加工处理成特定的视觉形象,而对于视觉形象的加工、处理则又依赖于对视觉信息的理解和深入发掘。由于艺术设计知觉思维具有多维性,也使得对于视觉信息多维性的探究有了可能性。

一、多维的识别

所谓“识别”,即是指视觉信息是可以被视觉感知的形态,如形状、色彩、长短、大小等。多维的识别即是多角度的感知。以图a为例,颜色、形态等能被视觉器官感知都是基于“识别”基础所获得的信息。而且,对于视觉信息的感知通常是较全方位的,而非单一的,对于视觉信息的初步认知就是建立在这些对形象的各方面反映的总和上。

在实际视觉信息传达过程中,对信息被视觉识别的强弱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视觉信息自身识别性的强弱。这主要受信息的发布者(或是设计者)是否将信息准确的描绘,若不准确则会影响对信息识别的准确性;二是接收视觉信息的对象是否具有相应的识别信息的能力。若接收对象自身理解、识别信息的能力有限,则对该信息的视觉识别也不可能全面到位。

图a

图b

二、多维的表达

所谓“表达”,即是指视觉信息自身所包含的内在含义或象征意义,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和情感价值。艺术设计就是通过让受众识别视觉信息并准确接收其中所表达的内容达到信息传播的目的。基于多维的识别性的特点,其表达通常也是多维。如图b,被誉为“天下第一福”的康熙御笔“福”字碑,由于其笔法的运用,使得这个“福”字衍生出诸多含义:多子、多田、多才、多寿、多福,象征“五福合一”“福寿合一”的美好寓意。这一实例充分地展现出,视觉信息自身具有多重含义,也是其具有多维性的表现之一。能否准确地将视觉信息中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传达,不仅需要信息发布者(或设计师)对信息自身的丰富内涵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把握,更需要能恰当地对信息的寓意进行准确的运用,选取恰当的形象承载信息的丰富内涵,并对信息接收者的接收程度有准确的预知,筛选出恰当的视觉信息进行传播。只有如此,才能奠定准确传递视觉信息的基础。

三、多维的表现

视觉信息在经过特定的加工处理后,将转化为带有其含义的特定视觉形象,并最终在适合的空间中依托恰当的传播媒介进行表达,从而完成视觉信息传达设计的一个完整过程。经过现在的研究,视觉信息不仅可以以通过多种设计技法加以组合,使之呈现出多样的视觉形态,还可以突破空间的束缚,在二维、三维甚至多维的空间中进行呈现。其可以依托的发布媒介也日趋多样化。

1.多维的设计技法

根据所要进行传播的主题内容,将各视觉信息运用不同的设计手法组合在一起,成为包含寓意、内涵的全新视觉形象,充分发挥视觉形象的传播效能,发挥其“一图顶万言”的潜力,运用视觉语言的巨大力量传播思想观念。

最常用的手法是将现实中相关或不相关的视觉信息进行组合,将它们的象征意义交叉形成复合性的意念进行传达。这种组合不是简单的相加、罗列,而是以一定的手法整合为一个新形象。从视觉上看具有合理性,而从主观经验上看又是非现实存在的、不合理的。这是创新的组合,组合手法建立在对原型的可塑性上。例如置换同构,在保持原型的基本特征基础上,物体的某一部分被其他物形所替代,产生具有新意形象的图形组合方式;显异同构,将一个原型进行开启,显示出藏于其中的其他物形,这个内藏物往往是出人意料的形象;共生同构,将几个物形通过共用一些部分或轮廓线的手法,产生相互借用、相互衬托,形成两形或多形共存的有机整体图形;矛盾空间,利用人眼的视觉关注中心有一定局限性的原理,对形象的不同部分采用不同的透视角度,对同一形态在不同视觉区域进行不同的空间界定,从而产生看似合理、实则充满矛盾的画面空间关系。

2.多维的空间表现

对于视觉信息而言,其存在空间是多维化的,人们可以在所知的空间内找到它们的身影,于此同时,也可以在这些空间当中将其发布出来。

(1)二维空间的表现

“二维空间”,指只有长和宽,没有高的空间,以长和宽的二维空间为载体进行设计活动。在二度空间的平面材质上,运用各种视觉元素的组合及编排来表现其设计理念及形象。一般表现在报纸、杂志、书籍、海报、传单等纸质媒体上。

(2)三维空间的表现

“三维空间”,指由长、宽、高构成的空间。通过构建三维空间,形成人的视觉立体感,以长、宽、高的三维空间为载体进行设计活动,依据三维立体空间的思维构建起设计样式并进行表现。由于设计原理的相通性,设计师可以运用二维的视觉元素,选用适当的组合编排方式表现设计理念,最终在三维空间中进行表达。空间语境依靠形态自身涵盖的语意,也依赖所存在的空间层次。

(3)多维空间的表现

设计中所谓的“多维空间”与数学和物理中的“多维空间”不同,不单指以长、宽、高为表现形态存在的形式外所加入的时间的内涵,更多是指影响空间形象的因素的多样性,只要一个空间形象的构成是由n个因素决定(不考虑其影响程度)就可以说是n维。而且,这些多维的因素之间也存在相互对立、相互融合的关系,共同构成对空间形象的构建。

3.多维的传播媒介

视觉信息最终得以传播需要依靠能够进行传播的载体,这一载体被称为传播媒介。选择恰当的传播媒介将对信息的有效传递起到极大的影响,因此,要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媒介,以期达到良好的传播目的。传播媒介可按照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按照媒介所针对的对象分为个人媒介和大众媒介。当代大众媒介分为两大形态:一是印刷媒介如书籍、报纸、杂志;二是电子媒介如广播、电影、电视、录像,电子媒介是新兴的大众媒介;按传达形式和内容可分为文字媒介、语言媒介、光媒介、形体语言媒介、图像媒介、计算机媒介等。文字媒介如书籍、报纸、杂志、通知、信件、标语、表格等;语言媒介如广播、口令、演讲等;图像媒介如图形、影像、插图、卡通、符号、电影、电视等;计算机媒介如网络、多媒体等。

视觉信息的最终传达主要得意于其向视觉形象的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包含了对视觉信息多重的认知、情感表达和视觉表现,在提取、加工、重塑、丰富的过程中,在众多影响因素和可能性中创造出可表达信息的视觉形象。

[1]乔杨.图像处理与视觉信息传达方式研究.[D].中国知网,2012

[2]童宜洁.符号语境下的视觉信息传达[J].学术论坛,2010,09:138-139

[3]张伟明.基于“维度”的视觉信息传达设计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版),2009

[4]杜士英.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5]王菲.无限扩大的平面设计空间[J].艺术广角,2007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媒介空间
空间是什么?
《星.云.海》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花月夜》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创享空间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传媒评论(2019年7期)2019-10-10 03:38:32
书,最优雅的媒介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18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人间(2015年17期)2015-12-30 03:40:57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26
安大略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