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与民族地区农民增收研究*
——以云南省丽江市为例

2013-06-28 16:55李忠斌万享明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13年3期
关键词:丽江市纯收入总收入

李忠斌,万享明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旅游业与民族地区农民增收研究*
——以云南省丽江市为例

李忠斌,万享明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具有独特的优势,也取得了累累硕果。云南省丽江市通过发展旅游业推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农民增收。利用丽江市2001-2010年旅游业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对旅游业提高丽江市农民纯收入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业对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存在间接效应。

经济发展;旅游业;民族地区;农民收入;旅游乘数效应

一、文献综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解决了物质生活的人们,对追求差异性文化生活的旅游愿望越来越强烈,旅游消费显著增长。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增长进而提高农民收入,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云南省丽江市通过发展特色旅游业成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友爱、享誉中外的世界级旅游文化名城。旅游总收入占丽江市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断增大,2010年丽江市旅游总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78.32%,旅游业是丽江市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尽管丽江市发展特色旅游产业获得累累硕果,但是,旅游经济并没有很好地惠及到最需要改善经济状况的广大农民。2010年丽江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 410元,低于该年度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 952元的水平;2010年丽江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百分比为455.16%,同样高于该年度全省城乡居民收入百分比406.48%的水平。旅游业在获得迅猛发展的同时,能否成为带动丽江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成为缩小城乡人均收入差距的加速器,成为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重要工具,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随着旅游产业在世界各地的推广,很多国内外专家和学者一直都在致力于旅游经济这一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现有文献中关于旅游业对经济增长、解决就业、旅游业对社会结构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结合John M.Keynes提出的乘数理论,一些学者进行了旅游乘数效应分析。上世纪70年代B.Archer和R.Vaughan通过实地考察验证了旅游业对经济产生的乘数效应,并结合旅游乘数效应对当地就业状况进行了研究[1];Zhou等学者针对Copeland、Adams和Pamener提出的“旅游扩张的结构效应”,使用CGE(一般均衡模型)和投入产出分析了夏威夷旅游产业的经济效应[2];Frechtling Douglas和C. Horvsth Endre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就旅游者的消费对发展整个区域经济的贡献值进行了度量[3]; Edith Szivas和Michael Riley指出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处于就业市场中的弱势就业群体会纷纷转向旅游业[4];由世界旅游组织等制定的“旅游卫星账户”是当前作为研究旅游区域经济影响的重要工具,在欧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国内学者对旅游经济的研究主要是在阐释和宣传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性质等方面,以及比较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差异,对政府发展旅游业献言献策。魏小安根据旅游业的自身特点结合贫困的内涵,全面阐释了旅游业在提高扶贫开发水平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从突出三个优势、认清三个弱势、处理好三个关系、加强三个建设”这几个方面来提高旅游扶贫开发水平[5];闫敏通过详实的数据论证了旅游业的产业化与国民经济所处发展水平间的必然联系,即只有进入工业化,旅游业才能进入产业化阶段[6];蒋贵彦和李生梅对青海省旅游业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旅游业与青海省国民经济存在着良性互动,生态旅游和特色旅游是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7];王永刚利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对2000-2009年我国内地30个省(市)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状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是推动我国旅游业全要素生长率提高的主要因素[8];张佰瑞采用静态局部均衡研究方法,计算出北京市旅游的完全就业贡献度为13%,北京市旅游就业乘数为2.4,表明北京市旅游就业结构相对均衡,验证了旅游就业乘数效应[9]。

国内学者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研究主要围绕3个方面展开:一是对民族地区旅游业的现状、发展成效、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考察和分析[10-11];二是在宏观政策层面,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进行定位和规划[12-13];三是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产业关联性之间的关系[14-16]。目前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将以丽江市数据为例,就民族地区旅游业对丽江市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进行实证分析。

二、旅游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理论依据

(一)旅游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理论依据

旅游业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旅游业经济效应,即收入效应、创汇效应、就业效应、产业关联效应。

旅游业的收入效应体现了旅游业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依据宏观经济学理论,旅游业收入通过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用于生产性投资和生活消费的数量会随着每一次分配行为而得以增加,最终形成旅游乘数效应,从而使国民经济收入总量得到增加。

旅游业的创汇效应通常指旅游目的地国家或者地区发展旅游业,能够直接从境外旅游者的旅游消费中获得大量的外汇收入,即入境旅游的外国人、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在中国内地旅游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旅行费用。

旅游业的就业效应指通过发展旅游业,给本地所创造出的就业机会,主要包括旅游直接就业和旅游间接就业。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第三产业,因此,发展旅游业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创造大量工作岗位。世界旅游旅行理事会(WTTC)对全球各个地区的旅游就业乘数进行了估算,旅游就业乘数值基本在2.5~3.0之间,即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数将会增加2.5~3个间接就业人数。

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效应主要是指旅游业与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即发展旅游业后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是否得到优化,旅游业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生的影响。

(二)旅游业促进民族地区农民增收的理论依据

目前,专门就旅游业促进农民增收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根据现实中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结合旅游业的实际情况,本研究认为,缩小旅游地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加农民在旅游业中的就业机会、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旅游业中,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在中国,这种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结构更加明显,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也更突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城乡统筹主要是指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乡双赢为目的的发展格局。在二元经济格局影响下,旅游业在城市发展和乡村发展之间能够形成平衡,旅游发展能够成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角色,成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力量[17]。

旅游业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显著的效果。首先,旅游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因此,可以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其次,旅游业就业准入门槛低,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最后,旅游就业季节性强,通常旅游旺季也是农闲时节,这也给处在城乡之间流动性很强的农民务工人员提供了额外的就业机会。

三、旅游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一)假设前提与数据说明

1.假设前提

假设1:丽江市旅游总收入是丽江市GDP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丽江市旅游总收入增加必然带来丽江市GDP的增加。

假设2:丽江市旅游总收入与丽江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例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因此,丽江市旅游总收入增加能够缩小丽江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假设3:丽江市GDP增长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影响丽江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两个重要因素,因此,加快丽江市经济发展速度和缩小丽江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能促进丽江市农民纯收入的显著增长。

2.数据说明

(1)Ia:丽江市旅游总收入。丽江市旅游总收入是指在该年度内通过销售旅游产品而获得的全部货币收入。统计年鉴上的旅游总收入包括以下两项: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其中国内旅游收入有两个指标:过夜游客收入和一日游客收入。丽江市旅游总收入一直处在快速增长状态(见表1)。

表1 2001-2010年丽江市历年旅游总收入 单位:亿元

(2)YGDP:丽江市国内生产总值。丽江市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该年度内丽江市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衡量丽江市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丽江市国内生产总值获得了持续快速发展(见表2)。

表2 2001-2010年丽江市历年国民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3)K:丽江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率。城乡居民收入差水平是衡量二元经济的重要指标,主要反映了城镇居民与农民的收入状况。本文丽江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率主要采用丽江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Ib)和丽江市农民人均纯收入(Ic)这两个指标,通过计算丽江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丽江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百分比,作为反映丽江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水平的指标(见表3)。

由假设1可知,丽江市旅游总收入增加会推动丽江市GDP的增加,因此,以丽江市GDP产值YGDP为因变量,以丽江市旅游总收入Ia为自变量,建立丽江市GDP与旅游总收入之间的回归方程为:

α为待定系数,ζ为待定常数。

运用SPSS17.0软件对表1和表2中的数据进行运算,结果见表4、表5、表6。

表3 2001年-2010年丽江市历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率

表4 模型1结果汇总表

表5 模型1回归方差表

(二)模型设计

1.模型1

表6 模型1回归系数表

表4中,相关系数R值是0.997;判定系数R方值是0.993,说明线性回归的拟合程度很高。

表5中,F值为1 201.541,显著性概率为0.000,表明回归极其显著。

表6中,自变量Ia的回归系数B值为1.201。t值为34.663,Sig.值为0.000,通过t检验该模型回归系数极显著。

据此,丽江市GDP与旅游总收入之间的回归结果为:

由回归结果可知,当丽江市旅游总收入每增加1亿元时,丽江市国民生产总值会增加1.201亿元,由此可见旅游业是推动丽江市经济的重要因素。

2.模型2

由假设2可知,丽江市旅游总收入会缩小丽江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例,因此,以丽江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例K为因变量,以丽江市旅游总收入Ia为自变量,建立丽江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例与旅游总收入之间的回归方程为:

β为待定系数,η为待定常数。

运用SPSS17.0软件对表1和表3中的数据进行运算,结果见表7、表8、表9。

表7 模型2结果汇总表

表8 模型2回归方差表

表7中,相关系数R值是0.914;判定系数R方值是0.835,说明线性回归的拟合程度很高。

表8中,F值为40.450,其显著性概率为0.000,表明回归非常显著。

表9中,自变量Ia的回归系数B值为-2.298。通过t检验,t值为-6.360,Sig.值为0.000,说明模型2回归系数极其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据此,丽江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例与旅游总收入之间的回归结果为:

由回归结果可知,丽江市旅游总收入每增加1亿元时,丽江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例会下降2.298个百分点,可以说明旅游业是影响丽江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例的重要因素之一。

3.模型3

根据模型1和模型2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丽江市旅游总收入对丽江市GDP增长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显著影响。由假设3可知,丽江市GDP增长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助于提高农民纯收入,因此,以丽江市农民人均纯收入Ic为因变量,以丽江市GDP年产值YGDP为自变量,以丽江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例K为自变量,建立丽江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例和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为:

γ为待定系数,δ为待定系数,θ为待定常数。

运用SPSS17.0软件对表1和表3中的相关数据进行运算,结果见表10、表11、表12。

表9 模型2回归系数表

表10 模型3结果汇总表

表11 模型3回归方差表

表12 模型3回归系数表

表10中,相关系数R值是0.998;判定系数R方值是0.996,说明线性回归的拟合程度很高。

表11中,F值为923.101,显著性概率为0.000,表明回归极其显著。

表12中,自变量YGDP的回归系数B值为17.819,通过t检验,t值为15.023,Sig.值为0.000;自变量K的回归系数B值为-2.170,t值为-3.819,Sig.值为0.007,通过t检验该模型回归系数极显著。

据此,丽江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回归结果为:

Ic=17.819YGDP-2.17K+1 814.56

由回归结果可知,丽江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与GDP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例这两个因素存在着关联性。当丽江市GDP产值每增加1亿元时,农民人均纯收入会提高17.819元;同时,当丽江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例每缩小一个百分点时,丽江市农民收入会提高2.17元。因此,只要能够加速丽江市GDP增长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可以显著提高农民纯收入。尽管旅游业总收入与增加丽江市农民纯收入之间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但是,由模型1和模型2的计量结果可以看出,丽江市旅游总收入每增加1亿元会提高丽江市国民生产总值1.201亿元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例2.298个百分点,据此根据模型3可以推算出:当丽江市旅游收入每增加1亿元时,可以间接地使农民纯收入增加17.819元,因此,丽江市旅游业对农民纯收入的提高是一种间接性的促进效应。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选取丽江市2001-2010年旅游业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实证研究通过发展旅游业对提高丽江市农民纯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丽江市旅游总收入每提高1亿元相应的国民生产总值会增加1.201亿元,同时丽江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例会下降2.298个百分点;当丽江市GDP产值每增加1亿元时,农民人均纯收入会提高17.819元。同时,当丽江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例每缩小一个百分点时,丽江市农民收入会提高2.17元。因此,丽江市旅游业对农民纯收入的提高是一种间接性影响。

(一)坚定旅游业为丽江市经济增长极思想不动摇

2010年丽江市旅游总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8.32%,根据主导产业的相关理论,旅游业是丽江市的主导产业。从丽江市旅游业发展史来看,正是旅游业使丽江市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西南边陲小镇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重镇。从发展经济学理论来看,这也是经济增长极理论在落后、偏远的中国民族地区的运用。丽江市的成功模式可为其他亟待发展的民族自治地方提供了借鉴。

(二)统筹城乡发展,强化丽江市旅游业对城郊经济的带动效应

二元经济是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民族地区这种城乡分离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二元经济也制约着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将丽江市乡村问题和城市问题一起研究,利用城市发展积累起来的资金、技术、管理优势,激活乡村的优势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是丽江市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途径。

(三)创新旅游业发展模式,推动丽江市民族乡村旅游业发展

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多集中在市区,因此,对于没有转移到旅游城市中的乡村农民而言,他们并没有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旅游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而发展民族乡村旅游对于这种传统旅游业发展模式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村寨经济是这种民族乡村旅游模式的重要形式之一,这种村寨经济能够使当地农民真正参与到旅游业中,使当地农民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出现多元化趋势。

(四)加强农民旅游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旅游从业者质量

尽管旅游业就业准入门槛低,但是对旅游从业者进行旅游职业培训仍然十分必要。旅游业作为典型的服务业,其从业者的质量会显著影响游客对该旅游地的感受,进而影响到旅游城市形象。特别是越来越受外国游客青睐的民族地区旅游城市,如果从业者在文化差异、语言障碍、沟通技能方面不能得到改善,会极大地影响从业者的收入。

[1] 吴忠军.论旅游扶贫[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12):32.

[2] Zhou,D.J.E.Estimating the economic impacts of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7(24):76-89.

[3] Frechtling Douglas,C.Horvsth Endre.Estimating the multiplier effects of tourism expenditures on a local economy through a regional input-out model[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9(37):324.

[4] Edith Szivas,Michael Riley.Tourism employment during economic transi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6):747-771.

[5] 魏小安,李劲松.试论旅游扶贫[J].当代经济,2009(1):98-99.

[6] 闫敏.旅游业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关系[J].旅游学刊,1999(5):9-15.

[7] 蒋贵彦,李生梅.青海省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9):5480-5482.

[8] 王永刚.中国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12(3):175-180.

[9] 张佰瑞.北京旅游就业效应和就业乘数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0(1): 38-41.

[10] 刘蕊,张凤艳.依托旅游业促进农牧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0-83.

[11] 雷亿辉,冷志明.张家界市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关系检验[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101-103.

[12] 聂伟新,依绍华.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面临的利弊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1(10):63-65.

[13] 肖琼.我国民族旅游村寨经济类型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1(3):177 -181.

[14] 丁爱群.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探讨[J].湖南社会科学,2011(5):152-155.

[15] 马剑锋.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旅游业经济发展初探[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0(3):58-61.

[16] 陈东芝,吴忠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关联性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79-81.

[17] 张金山.旅游业: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力量[J].旅游学刊,2011 (12):10-11.

Empirical Study of Tourism and Ethnic Areas'Peasants to Promote Net Incomes:Based on Yunan Lijiang

Li Zhongbin,Wan Xiangming
(College of Economics,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Wuhan 430074,China)

Tourism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ethnic areas has unique advantages,and also made some achievements.Lijiang City,Yunnan Province,has developed tourism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and increased farmers'income.Based on Lijiang City,total tourism income,GNP,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farmers,urban residents'disposable income and other indicators 2001 to 2010,the paper has made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tourism industry to improve the farmers 'net income,results show that the tourism industry indirect effect has promoted the improvement of farmers'income.

economic development;tourism;minority areas;farmers'income;tourism multiplier effect

F592.7

A

1674-3784(2013)02-0042-06

[责任编辑:连云凯]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CTS12013);中南民族大学学术团队资助项目(XTS09007)

2012-10-31

李忠斌(1965- ),男(土家族),湖北利川市人,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经济学;万享明(1986- ),男,湖北云梦人,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经济学。

猜你喜欢
丽江市纯收入总收入
丽江市大、中学生群众体育调查研究
丽江市林木种苗发展现状及对策
前十个月中关村总收入突破3万亿元
旅游业:半年总收入2.25万亿元
旅游业:半年总收入2.25万亿元
谁有“洪荒之力”里约奥运会收入最高的参赛选手
“公告牌”歌手收入排名
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4年下降
农民工资性收入首次超过家庭经营纯收入
四川农民收入增速 连续四年高于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