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类报纸气候变化议题的报道框架与关注周期——以 《南方都市报》为例

2013-06-26 01:38纪莉刘偲
社会科学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信源议题气候变化

纪莉刘偲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气候变化”定义为:“除在类似时期内所观测的气候的自然变迁之外,由于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大气的组成而造成的气候变化”。现在人们已知气候变化给人类生活带来了诸多影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与经济发展。因此气候变化已经成为21世纪最重要、最热门的全球性重要议题。

随着2007年联合国巴厘岛气候变化大会形成《巴厘岛路线图》,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关注,“气候变化”一词开始频繁地成为新闻报道的核心议题。到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时,中国不仅有官方媒体跟进,而且都市类报纸如《南方都市报》也开始了同步报道并发表社论。这是“强市场取向”的大众化媒体对气候变化议题加强关注的信号,标志着在气候变化议题上,以大众为主体的信息传播开始发挥更为有效的影响。本文主要以框架理论为基础,结合议题关注周期研究,考察以《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为代表的都市类传媒在2009—2010年对气候变化议题的所有报道,以发现都市类传媒气候变化议题的报道框架及其议题关注周期内气候变化报道的变化特点。

一、气候变化议题的报道框架与关注周期

1.气候变化议题的报道框架研究

“框架”这一概念最初由人类学家贝特森 (Bateson)提出,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 (Goffman,1974)其后将该概念诠释与发展为:“一种用以诠释外在世界的心理基模 (schemata of interpretation),是人们寻找、感知、辨识,以及标签外在世界的基础。”〔1〕他认为,“框架”(frame)是约束着我们主观参与的事件的组织原则,框架将生活世界的片段组织起来,〔2〕并通过这些有选择的片段得以“再现”。

气候变化议题一直是颇具争议的公共议题,美国学术界对其研究和讨论已有经年,学者恩特曼 (Entman)曾在研究中提出气候变化议题报道的四个框架:〔3〕

(1)界定问题:归入这一议题的新闻报道,内容主要涉及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反映整个社会在该问题上的价值观。这类报道通常描述气候变化现象带来的后果及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消极的 (例如导致了自然灾害),也可能是积极的 (例如改进了地区农业发展状况),也可能暂未形成定论。

(2)归因推论:主要是报道气候变化作为一个事实而存在的依据,寻求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这一框架下的主题包括气候变化的科学发现,以证明确实存在这一现象(例如海平面上升的证据);或者反驳存在气候变化的事实 (例如表明自然变化是在有限范围之内的证据);再者说明气候变化这个现象实际上并不为人所知等。

(3)道德评估:对行动的声明。这类报道通常呈现为行动诉求,报道针对气候变化问题已经采取的行动 (例如美国政府应该签订某项协议,事实上也签订了某项协议);或者是反对某类行动的报道;再就是讨论政府并未采取明确的行动等。

(4)处理方式:在此框架下,对气候变化的报道主要是提供建议,以促进问题的解决。主要内容有对既定政策、解决措施的报道 (例如不公平的碳减排标准),也包括报道被否定的或不完善的解决方案 (例如某些自愿参加或组织的项目);或者是呈现对某项具体解决措施的争论。此框架需要进一步明确解决方案 (solution)的详情——对如何执行解决措施的表述是区分行动陈述 (action statement)与解决方法陈述 (solution statement)的重要界限。

2.气候变化报道的议题关注周期

不论新闻议题或是社会议题都有其发展的历程,从点、线而面,逐渐扩大,由个人到团体,由私人范畴转入公共领域,进而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4〕一般来讲,一则议题由兴起到消失所经历的几个可指认的阶段,称为议题变动的生命周期 (life cycle)。〔5〕

就环境问题而言,如何保持公众对环境议题的长久关注从而最终促成有效解决问题,是环境传播学者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美国学者安索尼·道斯 (Anthony Downs)在1972年分析了经济飞速发展的美国在国内环境问题报道上具有的特点,提出美国媒体在一些环境议题报道中存在“议题关注周期”(issue-attention cycle)。他认为,公众对一些环境议题的注意过程经历了五个阶段:(a)前问题阶段导致 (b)特殊问题或隐患的相关警告,在短时间内,这个阶段伴随着极度兴奋的解决问题的热情。然后(c)公众意识到要取得进展必须付出代价,随之而来的便是 (d)公众兴趣的逐渐下降,注意力的下降导致了 (e)后问题阶段,在这个阶段公众的注意力已经转移,但对该议题的关注兴趣转向了如何解决问题。〔6〕

道斯还总结了哪些环境议题会呈现周期变化,认为这样的议题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人们对其感知不同。也就是说,不是所有人对该环境问题有相似的经历和相同的兴趣;第二,该议题往往被少数群体安排和操纵,一般民众无法直接参与其中;第三,有的环境议题本身就不具备直接引起人们兴趣的特质,所以它们最终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媒体尤其是市场化媒体往往将受众消费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因此总会不断转向更吸引受众或更有意思的其他新闻,这就导致了对该环境议题的新闻报道呈现出一定的周期变化。〔7〕气候变化议题尤其具备上述三个特点。因此,通过领会道斯的研究,我们可以对气候变化议题的报道提出一个假设:媒体对气候变化议题的关注度一般保持比较低的状态,但当某突发事件或重大相关事件出现时,气候变化议题的显著性会大大增加。这一假设已经在特鲁波 (Trumbo)对气候变化议题的报道研究上得到了印证。〔8〕

在气候变化议题关注周期的不同阶段,气候变化议题的报道是否具有不同的报道方式和报道主题倾向,以及这些报道方式和主题倾向将对气候变化议题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都是本文所要关注并回答的问题。

二、南方都市报气候变化议题报道的关注周期与报道框架

本研究搜集了《南方都市报》从2009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两年内对气候变化议题的相关报道。在这段时期内,南都所有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科学、环境、政治、经济等报道均被纳入考察范围,珠三角地区的城市读本未纳入其中。本研究的单元分析单位为“则”,每一则新闻报道即为本研究的一个考察对象。剔除冗余样本,本研究共搜集到有效样本261则,这些报道主要分布在要闻、时局、特别报道、经济 (低碳经济)这些版面上,均围绕气候变化议题展开。

在框架分析视角下,针对气候变化议题的自身特点,本文先就下列研究问题进行基本类目分析:

Q1.南都在气候变化议题报道上是否具有议题关注周期?

Q2.南都气候变化议题的报道类型是什么?

Q3.南都气候变化议题报道的新闻信源是哪些?

Q4.南都气候变化议题报道的主题内容和议题框架是什么?

1.气候变化议题报道的生命周期变化

本研究周期为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由于气候变化议题如其他环境议题一样,报道分布不平衡。为了更好地考察该议题的生命周期,本研究以一个季度作为一个类目进行考察,共分为8项。

从统计数据中我们发现,南都的气候变化议题报道确实呈现了议题关注周期,但其周期的阶段性特点与道斯提出的有所不同。具体而言:2009年前三个季度,该报对气候变化议题的报道分别为 5则 (1.9%)、4则(1.5%)、8则 (3.1%);而在2009年的第四个季度,南都对该议题的报道进入高峰期,达到125则 (47.9%);随后,议题的报道数目逐渐减少。2010年第一季度的报道总共有9则 (3.5%);而在接下来的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该议题的报道开始缓慢上升,分别为14则 (5.4%)、15则 (5.7%);第四个季度该议题的报道有81则(31.0%),意味着该议题进入了另一个高峰期 (见图1)。从图中可见,每年的1月到11月,南都气候变化议题的报道都处于低谷期。而进入12月份,报道进入高峰期。

图1

可见,从2009年到2010年,南都气候变化议题的报道具有自己的议题关注周期,其演变过程为“波谷——波峰——波谷——波峰”,是一个交替变化状态。联系事件的相关背景分析——每年的12月都是联合国气候大会缔约方大会召开之际,在这两次大会召开期间,南都气候变化议题的报道达到高峰,说明气候变化议题的关注周期完全是受到与气候变化相关新闻事件的影响,而非气候变化议题自身重要性的影响。

2.气候变化议题的报道类型

报道体裁即新闻的报道类型,对报道类型进行考察以便更好地了解媒体再现气候变化议题的方式。在阅读新闻文本的基础上,本研究设计了以下六个类目:

(1)一般新闻:即消息类的新闻,主要是报道一般性的新闻事件,篇幅一般较短;

(2)记者特稿:包括记者特写和记者专访,这类新闻报道一般带有作者的主观评论,可以反映作者的态度和观念;

(3)一般评论:在本研究中,一般评论指出现在南都“社论”、“个论”及“众论”这三个版面上的评论;

(4)专栏及专家评论:一般由专家、学者执笔,能够对气候变化议题做专业性的分析和评论;

(5)图片新闻:指利用图片表达新闻主题的新闻报道,在图片旁边,一般附有对该图片的简短解释,以阐明该图片的内涵;

(6)读者来稿:即读者来信。

通过分析研究261则有效样本可以看到,在报道体裁上,南都对该议题的报道以一般新闻和记者特稿为主,其中记者特稿类报道数量最多 (见图2)。在作者研究的两年间,南都的气候变化报道中共有128则 (49.0%)为特稿;其次是一般新闻,累计达105则 (40.2%);再次是专栏评论,总共有20则 (7.7%);一般评论只有8则(3.1%)。统计发现,在261则有效文本中,图片新闻和读者来稿则数均为0,即该报社基本没有运用这两种报道类型来呈现气候变化议题。

走进广东新华印刷展厅,我们看到橱窗里摆放着熟悉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一种亲切感顿时油然而生,此后的车间参观,更让我们亲眼目睹了课本印制的全过程。在厂房外的通道上,整齐码放着一队队打好包、整装待发的教科书,它们将从这里出发,最终到达广东省内每一位中小学生的手中。

图2

可见,南都对气候变化议题的报道类型相对单一。记者特稿是最为常用的方式,即报道中带有作者主观评论,可以反映作者的态度和观念的报道方式最为常见。而读者对此议题的看法并未通过任何方式进行互动。从报道类型来看,南都在气候变化议题的报道上仍然采用一种自上而下、由媒体向公众普及和传播信息的方式。

3.南都气候变化议题报道的新闻信源

新闻信源指的是新闻报道的线索及来源。〔9〕新闻信源往往为新闻报道提供了新闻议题的相关背景知识,并暗含着该新闻的要义所在。新闻信源往往被视为塑造新闻框架的重要变项,被认为是形成意识形态的关键步骤。〔10〕学者夏倩芳和张明新指出,由于引用的信源与阶层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多数情况下,记者习惯于过度依赖“常规信源”,而忽略或者自动屏蔽了其他消息来源。这种现象被他们称为“信源标准化”现象。〔11〕这种倾向性会影响媒介报道议题框架的形成。

特鲁波 (Trumbo)在对气候变化议题的报道研究中发现,有关气候变化的新闻报道内容与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引用的信源紧密相关。他发现,媒体在引用“科学家”作为信源时,报道的内容往往多是气候变化的原因和问题;而引用政治家和特殊利益团体作为信源时,报道的内容则多是气候变化的评判及补救措施。他还通过对1985-1995年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发现,气候变化报道中以科学家作为信源的新闻报道逐渐减少,而以政治家和特殊利益团体为信源的新闻报道则逐渐增多。〔12〕这种信源的变化体现出气候变化议题的报道越来越政治化和经济利益化。

本研究将新闻信源这一变量的类目建构为:(1)我国政府机构、官员;(2)相关学者、专家;(3)民间团体 (NGO);(4)企业;(5)其他国家政府机构;(6)国外媒体;(7)联合国官员;(8)一般民众;(9)记者观察。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记者观察指由记者自己观察所撰写的新闻报道,此类目中的新闻报道没有明确的外在消息来源,记者本身即是信源。

通过统计调查我们看到,南都引用的新闻信源主要为中国政府机构及官员,这类新闻信源占到了新闻报道总数的34.1%;排在第二位的新闻信源是相关学者和专家,所占比重不到中国政府机构和官员的一半,累计有42则,占报道总则数的16.1%;再次则是其他国家政府机构官员以及记者自己的观察,分别占报道总数的12.6%和11.1%;气候变化议题中以联合国官员、民间团体、企业和境外媒体作为新闻信源的比例不足10%,分别占新闻报道总数的7.3%、6.9%、3.8%和5.4%;以一般民众作为新闻信源的报道数目最少,总共有7则,占报道总数的2.7%(见表1)。

表1

而具体到两个年份的比较 (见表2),我们发现从2009年到2010年,新闻信源的类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国内政府机构和官员作为信源的新闻报道比重大幅上升,从2009年的27.5%上升至2010年的42.0%;同样处于上升态势的新闻信源还有相关专家学者、企业以及一般民众;而以民间团体、国外媒体和联合国官员为信源的新闻报道逐渐减少。

可见,在气候变化议题的报道上,南都倾向于以国内政府机构和官员作为新闻报道的主要来源,较少引用相关专家学者、国外政府机构及国外媒体的信息和观点。而且随着时间变化及事件发展,这种依赖政府机构和官员作为信源的倾向有上升的趋势。相应地,民间团体、企业等信源所占比重相对较小,且数量有所下降。

表2

从新闻信源的数据中我们可以认为,在气候变化议题这个关乎所有阶层利益的议题报道上,南都有过于政治化倾向,专家学者声音较弱,而其他利益群体的观点呈现则过少。

4.南都气候变化议题的报道主题与议题框架

(1)环境科学:主要指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科学知识,包括对气候变化原因、影响的论述和分析,或者介绍气候变化的科学依据;

(2)环保观念:包括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以及环保观念的传播,例如个人的环保行动或团体、组织开展的碳减排活动;

(3)政府政策:指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出的策略,具体内容包括气候变化立法、碳关税政策的制定或施行、政府试点低碳城市等;

(4)经济发展:指由于气候变化问题引发的相应的经济现象,或是为了改善气候变化而做出的经济上的应对措施,包括发展低碳经济、建立碳贸易市场等;

(5)能源技术:指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而提倡开发、推广、利用新能源技术的报道;

(6)国际政治博弈:指国家之间在气候变化议题上存在的争议和矛盾,包括一国对另一国行动、态度的指责和不满等;

(7)国际合作:指国家之间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共同开展的合作,例如资金援助、共同开发新能源技术,纳入此类目的新闻报道主要强调国家之间的合作。

从统计数据来看 (见表3),对于气候变化议题,国际政治博弈这一主题占据了主要地位,报道数目达到了96篇,占报道总数的36.8%;以政府政策和经济发展的新闻报道数目较为接近,所占比例分别达到报道总数的15.7%和15.3%;排在后面的是对国际合作、环境科学和环保教育这类主题的报道,报道则数分别为24、22和20,所占新闻报道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9.2%、8.4%和7.6%;相对来说,对能源技术和其他议题的报道数量最少,都是9则,占报道总数的3.5%。

表3

可以看出,对于气候变化议题,南都的报道主题选择是偏政治性的。而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环境科学、环保教育及能源技术这类主题反而未受到重视。如果援引前文所述恩特曼的气候变化议题四框架划分方式,将气候变化议题的八个报道主题归纳到四个框架类目之中 (见表4),并对2009年与2010年两年的报道进行历时性分析,我们发现南都的议题框架发生了变化。

表4

从研究数据来看,从2009年到2010年,以处理方式为框架的新闻报道显著上升,从2009年的47则(33.1%)增长到67则 (56.3%);而界定问题框架的新闻报道则显著下降,从2009年的21则 (14.8%)下降到2010年的8则 (6.7%)。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两年内,南都气候变化议题的新闻框架发生了变化,但总体来看,该报的新闻框架依然以道德评估和处理方式这两类框架为主。在新闻报道中选择、凸显的是国际政治博弈、政府政策、经济发展这三个主题。而以国际政治博弈为主题的新闻报道比重远远高于其他主题类型,表明南都在气候变化议题报道上倾向于采用与官方议题核心一致的国际政治博弈主题。

相较而言,该报忽略了对环境科学、环保教育、国际合作以及能源技术这四个主题的报道,忽视了气候变化议题的“界定问题”框架和“归因推论”框架。

三、南方都市报气候变化报道议题关注周期内的报道主题变化

由于气候变化议题自身的特点,报道往往具有议题关注周期。学者斯特罗德霍夫 (Strodthoff,1985)等人认为环境议题的报道往往具有三个阶段:明确化 (disambiguation)、正当化 (legitimation)、和常规化 (routinization)。而陈静茹和蔡美瑛 (2009)在对《纽约时报》对全球暖化报道的研究中发现气候变暖议题的生命周期经历着潜伏期、上升期、高峰期等阶段。〔13〕本研究也发现南都的气候变化报道也有其低谷和高峰,而且这种波形议题关注周期持续到第二年的报道之中。我们在研究中同时发现,在南都气候变化议题报道的议题关注周期内,随着高峰和低谷的不同阶段发展,其报道议题也有显著的变化 (见图3、图4)。

图3

图4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没有气候变化大会召开的平常时期,南都对气候变化议题进行报道的相关主题主要是经济与发展,意即在常规意义上,气候变化主要被看作是与经济相关的问题。

而气候变化大会召开期间,报道最多的是官方议题核心内容。相较而言,记者在非气候变化大会时期,还可以从气候变化议题的科学本质角度出发,较为多元地进行报道。而当气候变化议题摆到国际谈判桌上时,南都报道的态度和立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记者开始站在国家立场上来分析问题,凸显国际政治博弈,爱国情绪表现明显。也许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在2010年1月至11月非气候变化大会期,南都大大增强了对气候变化政府政策的报道。

四、结论与反思

气候变化议题是环境科学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个全球性的新兴议题。气候变化问题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解决路径需要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甚至包括大众改变生活方式。大众媒介建构着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应该以全面、科学、多维的视角为大众提供气候变化问题的相关信息与知识,从而使大众理解并为其未来的解决方案形成共识做好准备。如果大众传媒仅仅以政治或者经济视角对气候变化问题进行诠释,就极不利于大众理解并为改变现状而采取行动。

通过对《南方都市报》2009年至2010年对气候变化议题报道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并对此做出相应的反思:

1.气候变化议题已经开始进入大众化媒体视野,并具有报道的议题关注周期。但是,南都对该议题进行报道的低谷期和高峰期过于突兀,不具有相应的持续性。因而,不利于维持气候变化议题的关注度,从而对公众产生普遍的影响,并促成行动力。

2.气候变化议题的报道信源过于单一。依据前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南都在新闻信源的选取上有着明显的倾向性,国内政府机构和官员类新闻信源明显多于其他类型的信源。由于其他新闻信源较少,致使该报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诠释和理解角度也相对单一。

3.气候变化报道主题以国际政治博弈为主线,凸显国家之间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争端,但环境科学议题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的表述太少。这一方面是由于在气候变化议题报道的高峰期即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的期间,对该议题的报道倾向于与会议相关的内容;另一方面,由于该报倾向于引用国内政府机构及官员作为新闻信源,因此官方的议题核心较容易成为媒体框架。

然而,气候变化议题本质是一个环境科学议题。科学知识的性质以及媒体工作的迫切性之间,原本就存在一种结构性的矛盾。因为科学与媒体具有极为不同的属性,正如新闻界常常流传的一种说法:“科学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但新闻在意的却是一瞬间”。〔14〕因此透过媒体再现科学知识,其难度很大。即使如此,媒体在对气候变化议题进行报道时,还是应该回归本质,更多地介绍气候变化议题的科学环境知识,回到气候变化议题的“定义问题”框架和“归因推论”框架,而不能过多偏重于气候变化大会上国际政治博弈的“一瞬”,忽视了对气候变化科学本质的报道。而且,气候变化问题也需要从社会、文化等各个向度作诠释。

〔1〕〔13〕陈静茹,蔡美瑛.全球暖化与京都议定书议题框架之研究——以2001-2007年纽约时报新闻为例〔J〕.新闻学研究,2009,(100):253-295.

〔2〕〔美〕盖伊·塔奇曼 (Gaye Tuchman).做新闻〔M〕.麻争旗,刘笑盈,徐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181.

〔3〕〔8〕Craig Trumbo,Constructing climate change:claims and frames in US news coverage of an environmental issue,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1996,5,pp.269-283.

〔4〕〔5〕臧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M〕.台北:三民书局,1999.277,278.

〔6〕〔7〕Anthony Downs,Up and Down with Ecology-the“Issue-Attention cycle”,The Public Interest,1972,28,pp.39-41,pp.38-50.

〔9〕〔10〕〔11〕夏倩芳,张明新.新闻框架与固定成见——1997-2005年中国大陆主流报纸新闻中的党员形象与精英形象〔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2):29-41.

〔12〕Katherine Mccomas,James Shanahan,Telling Stories About Global Climate Change:Measuring the Impact of Narratives on Issue Cycles,Communication Research,1999,26,pp.30-57.

〔14〕黄俊儒,简妙如.在科学与媒体的接壤中所开展之科学传播研究:从科技社会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发〔J〕.新闻学研究,2010,(105):127-166.

猜你喜欢
信源议题气候变化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基于极化码的分布式多信源信道联合编码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信源自动切换装置的设计及控制原理
灾难传播中的媒体人微博的信源结构分析
——以鲁甸地震相关新浪微博为例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