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中的儒释道

2013-06-25 00:27吴宏阳
北方文学·下旬 2013年6期
关键词:电影

摘 要:《一代宗师》是王家卫导演的首部功夫巨片,不仅传承了独特的“王氏风骨”,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中国武侠电影的成功之作。从儒释道传统文化方面分析《一代宗师》可以使影片的深层意义得以显现。

关键词:《一代宗师》 儒释道 电影

《一代宗师》讲述的是民国的武林,他以历史人物的为载体,用编年体和非线性、模块化的方式叙事。这是典型的王氏电影,两个或几个不同的故事拼贴式的存在于一个电影中,故事的转折和过渡模糊而突然,故事也常常不够完整。这种朦胧性和多义性增加了观众理解影片的难度,同时也提高了影片的深度。王家卫的电影注重的不是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传达一种精神、理念、抑或是情感。《一代宗师》中民国、咏春、八卦、八极、形意等这些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不仅承载了武学千年的武文化内涵,也有着中国古典美学——儒道释文化的渗透。

一、儒家文化内涵的彰显

儒家文化在中国的历史中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深深影响了数千年的中华子孙。孔子主张“仁”,即“爱人”。所谓“爱人”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求自己立身修德也要帮别人立身修德。因此,儒家讲求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强调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儒家提倡中和之美,中庸之道,坚持中正的法则,同时也倡导“礼”,重视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等级观念和社会秩序。董仲舒提倡三纲五常,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对社会伦理的遵守。

《一代宗师》中首先体现儒家文化内涵的是宫羽田。与李存义的隐逸相比,宫羽田出任中华武士会会长,合并形意和八卦,联合十几个门派,促成了北拳南传。在南方办隐退仪式,表面上是以大欺小,实则是为了造时势,让新人出头而不惜自己一生无败绩的名声。这种舍己为人的气度不仅造就了叶问的名声,也是为南北武林的未来选取了有用之材。宫羽田的“造时势”正是儒家“仁”和入世思想的体现。另外,面对马三的投敌,宫羽田劝马三回头,结果断送了性命却又留话给女儿“不问恩仇。”宫羽田从金楼“造时势”,到国难当头警告徒弟回头,面对徒弟的背叛又能做到严厉惩戒,面对女儿的寻衅又能做到劝慰制止,可谓深得儒家“不偏不倚”的中正、中庸之道。

体现儒家文化内涵的另一个人是叶问。叶问在广东武林推举下应对宫羽田的挑战。四十岁之前的叶问靠着祖上的基业过着富足安康的生活,四十岁之后,日本人来了,叶问一贫如洗、颠沛流离,两女也相继饿毙。面对功名利诱,他拒绝当汉奸,直面穷困,正是诠释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儒家精神。后来叶问为了生计来到香港收徒教拳。他声明不教内功点穴和舞龙舞狮,因为有失斯文;收徒的时候认真清点了桌上的钱才开始教武,正是儒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文化内涵的表现。宫羽田和叶问身上都承载了中华文明中正仁和、智勇、信义的传统文化的内涵,有着当仁不让、能屈能伸的精神特质。

儒家对三纲五常、伦理道德的重视一方面起到规范社会秩序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生的悲凉。宫二为了替父报仇,由于许了亲而被马三指出“没资格”,因此退亲后断发而奉道,一生遵守“不嫁人、不传艺、不留后”的规矩,孤独一生,莫不悲凉。宫二和叶问虽彼此有意,却也只是停留在朋友的关系,最后宫二见到叶问时说:“说句真心话,我心里有过你……可我也只能到喜欢为止了。”正是“发乎情,止乎礼”。

二、道家文化内涵的渗透

老子和庄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本,所以要顺应它,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因此,道家主张隐逸出世,遁迹山林,以此达到避世的目的。老子重视保全自身,强调柔弱的作用,主张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另外,道家推崇“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把个人精神的绝对自由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

《一代宗师》的编剧之一徐皓峰,就是一位从事道家文化研究的人。他的作品对道家文化以及武学中的道家精神有着深入的研究,其作品《大成若缺》就是代表。他不仅参与《一代宗师》中文戏的创作,而且因其对太极拳、八卦掌等传统武学的研究也参与了武戏部分的创作。因此,《一代宗师》中无论是文戏还是武戏都渗透着深深的道家文化的内涵。

叶问和宫羽田在金楼比想法那段话里说:“其实天下之大,又何止南北。勉强求全,等于固步自封。在你眼中在,这块饼是个武林。对我来讲是一个世界。所谓大成若缺,有缺憾才能有进步。”道家讲究“大成若缺”,最完美的的东西也似乎有欠缺,正是缺憾才能促进完美的进程。叶问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文化内涵应对宫羽田,可谓高明。另外,咏春的“摊、膀、伏”三板斧足可应对八卦、形意、宫家六十四手,这里蕴含着一种极简主义的武道观,所谓“大道至简”、“大巧若拙”。深刻的道理往往蕴含在极平常的话语中,高明的技艺好似笨拙却暗藏深意。咏春拳的关键在于以柔克刚,影片中的几场武戏处处显示出刚与柔的较量,正是道家“贵柔说”的宣扬。咏春之所以能发扬光大与其简而不易、柔而不弱的武学精髓分不开。

道家有“大隐于市朝”语。叶问介绍金楼时说“那里也是我们师兄弟长聚的地方,风尘之中,必有性情中人,其中不少是藏身不露的高手。”宫羽田的引退仪式选在这里办;金楼里的三姐会点八卦掌;账房先生会使形意拳;勇哥用一串炮仗贺叶问;代表南北武林的叶问和宫二在这里较量。这个堂子是脂粉地,也是一片英雄地,武林高人谈武论道的地方。红尘之中却能保持武者的正气和尊严。道家主张出世隐逸,清静无为,寻求一种超越现实的的精神自由。宫二报仇之后开医馆,过着清淡寡欲的生活,再也不使宫家六十四手,真正到了清静无为、隐逸避世的境界。她说“所谓的大时代,不过就是一个选择,或去或留,我选择了留在属于我的年月,那是我最开心的日子。“宫二性格中的强势、独立、坚持注定了她追求精神自由的道路,也因她的坚持而人生平添了些许落寞。

三、佛家文化的升华

佛家思想分为小乘和大乘, 小乘讲究个体的自我修行, 现世福报, 而大乘讲究由色入空,就是内心摆脱束缚,众生平等,万法无异。佛家主张无欲无求、与人为善、普度众生,救众生于水火之中。

影片中首先体现佛家思想的是宫羽田。他用“老猿挂印”的 “关隘不在挂印,而在回头”劝马三回头是岸,断送了性命却又留话给女儿“不问恩仇。”佛家有“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之语,指有罪的人只要回心转意,痛改前非,就有出路。宫羽田身上体现了劝人悔改和慈悲为怀的佛家文化内涵。宫羽田向宫二所述习武之人有三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意即武者的第一阶段要认识自己,懂得进取和谦卑;第二阶段要明白天外有天,眼界要开阔,博采众长。第三阶段要明心见性,心怀众生,把所学发扬光大,使众生受益。宫二说“我见过自己,也算见过天地,可惜见不到众生。这条路我没走完,希望你能把它走下去。”宫二报过仇之后就不再用六十四手,遵从不传艺的誓言,使宫家六十四手烟消云散,称不上是“见众生”。叶问把咏春发扬光大,培养了一代代武学志士,可谓是普度众生的佛家情怀。

叶问说“在我看来,武术就是大同,千拳归一路,到头来就两个字:一横一竖。”无论是咏春、八卦还是太极都是以取得胜利为目的,因此,叶问传徒无数,却从不挂招牌。他眼中的武术纵是门派各异却都有相通之处,所谓佛语“万法归一”。只是佛家讲究的是回归到自己本性的光明处以善为目的,叶问讲究的是武学的精髓。

《一代宗师》融合了儒、道、释文化,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同时借鉴西方配乐,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独特的武林。这个武林里的每个人随着时代的沉浮,做着不同的选择,宫羽田的隐退、叶问的传艺、宫二的坚守、一线天的授徒以及三江水的拜师等等,无不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只是,中华文化历经千年,儒道释文化也在不断地融合演变,不变的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参考文献:

[1]孔智光,中国古典美学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吴宏阳(1990-),女,汉族,河南洛阳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2012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小说与戏剧。

猜你喜欢
电影
徐克电影的视觉风格解读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电影《飘》中的女权主义意识研究
由《万物理论》看英国传记文学的改编
从小说到电影:看《推拿》的改编
论胡玫《孔子》编剧艺术得失
莫言文学作品电影改编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解读张艺谋影片的视觉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