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青年之死”主题杂文解析

2013-06-25 21:17马海霞
北方文学·下旬 2013年6期
关键词:主题杂文鲁迅

马海霞

摘 要:如果说鲁迅在小说和早年谈论文化与礼教等的杂文中重在揭露中国传统文化、礼教的吃人本质,那么鲁迅谈“青年之死”的杂文更多的是揭露杀人者赤裸裸的凶残。鲁迅“青年之死”主题杂文蕴含的沉郁之情与生命之痛,激荡着鲁迅的血性与骨气,蕴含着鲁迅战斗与得救的思想,表现着作家的良知与责任感。

关键词:鲁迅 “青年之死”主题 杂文

鲁迅先生的杂文,深邃如海,每一位阅读者就像入海采珠一样,不管从哪里入手,都可能有不菲的收获。我们可以跟随鲁迅一起把目光聚焦在那条流淌着青年们的鲜血的支流上,细品鲁迅“青年之死”主题杂文所蕴含的沉郁之情与生命之痛。

“青年之死”杂文激荡着鲁迅的骨气与血性

鲁迅《华盖集续编》中的《无花的蔷薇之二》、《“死地”》、《可惨与可笑》、《空谈》、《记念刘和珍君》和《二心集》中的《友邦惊诧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以及《南腔北调集》中的《为了忘却的纪念 》、《且介亭杂文末编》中的《写于深夜里》都是“青年之死”主题杂文中非常有分量和代表性的作品,有的曾经被编入中学语文教材。这些杂文中的青年,有的是学生,有的是作家和革命者,还有演员,他们大多是被反动政府或者反动者而杀害的。正是为此,这些杂文中贯注着鲁迅最深挚的爱,最伟大的同情,最沉郁的悲愤。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到,“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难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1]289这段文字是先生为了三一八惨案中被杀害的青年学生而写下的。鲁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再次为青年一哭。有人说鲁迅先生冷面,但读者在阅读的这些文字时,谁能说先生不动容呢?谁又能不为先生的文字动容呢?当此之时,我们可以感受到先生的内心汹涌着悲愤的河流,文字中充溢着对杀人者的愤恨,对苟且者和帮凶的憎恶!另一方面,我们感受到,鲁迅先生对于青年的爱,就像埋藏得很深很久的岩浆,此时喷薄而出,显露出其特有的热度与力量,文字中流露出先生对青年生命的深深痛惜与珍视!无论是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法上,鲁迅先生都有不少令人激赏的文章。可是在这些有感于青年之死而作的杂文中,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更为可贵,更让人敬仰的一面——这是一位有骨气的文人的有血性的文字!那就是对敌人永无止息的恨和永不妥协的斗争,对优秀青年无比炽热的爱和深藏于心的纪念。正如鲁迅先生在《七论“文人相轻”——两伤》中所写:“至于文人,则不但要以热烈的憎,向‘异已者进攻,还得以热烈的憎,向‘死的说教者抗战。在现在这‘可怜的时代,能杀才能生,能憎才能爱,能生能爱,才能文。”[2]419鲁迅所赞扬的“彼兑飞”的话也可以为他自己抒怀:“我的爱并不是欢欣安静的人家,花园似的,将平和一门关住,其中有“幸福”慈爱地往来,而抚养那“欢欣”,那娇小的仙女。……我的爱,就如荒凉的沙漠一般——一个大盗似的有嫉妒在那里霸着;他的剑是绝望的疯狂,而每一刺是各样的谋杀!”[2]419

“青年之死”主题杂文蕴含着鲁迅战斗与得救的思想

不管是在小说,还是在散文、杂文中,鲁迅先生曾经多次谈到死亡的问题,而且常以超然、达观的态度处之。因为他深知,在人生的一切运命中,“人生必死”的运命无法逃避。但为何一旦论及青年之死时,鲁迅先生的文字尤为悲痛沉重?我想回答这个问题应该回到鲁迅鲁迅为文的根本目的。

同很多从五四时期走来的作家一样,鲁迅的文艺观也有着显明的社会功利性。他的一切思考、写作的最后指归是启蒙、立人,救国、发展,而这旨归之最后寄托又落于青年的自醒和自为上。鲁迅一切呐喊、彷徨、战斗的最后归宿是想让青年开创一个青年的中国,因为青年,于无所希望中得救。鲁迅在《灯下漫笔》中疾呼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并且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3]229由此,在鲁迅眼里,青年是民族复兴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年就是应该勇敢战斗,就是要进步,为国家的强盛带来第一缕光芒。当然,这与鲁迅信奉进化论思想有关。鲁迅将殷切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提出了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的观点,希望他们自重、自醒,找出一条“活路”,将来养成健全的人格,开创并生活于自由、平等、和谐的社会 。

因此,他虽然自己所感觉的是黑暗居多,“对于青年,却处处给予一种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自己也仍以悲观作不悲观,以无可为为可为,向前的走去”[4]475。可是无情的现实,使鲁迅先生一次次陷入悲愤之中。压迫,虐待,杀戮,青年们没有牺牲在抵抗侵略的战场上,而是被本国的黑暗和专制所吞没,甚至青年杀戮青年,尽管他们的罪名只能归之于鲁迅所说的犯了“可恶罪”。

青年在鲁迅心中的地位与价值非常高,鲁迅自己有战斗精神,也鼓励青年战斗和革命,但是鲁迅并不主张青年做无谓的牺牲,而是希望他们和所有人一样,经由战斗和革命,得到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得救。痛恨于中国历史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鲁迅鼓励、希望青年能够走出一条新路,但不主张青年做无谓的牺牲。他尊重、珍视生命,如果没有了生命,所谓人的个性、尊严、价值焉附?鲁迅不叫人去无谓牺牲,认为革命是并非叫人死而是叫人活的。所以在这类杂文中,鲁迅不仅表达了对于年轻生命的丧失的痛惜之情,也感到了文学之于有枪阶级的软弱和启蒙之路的艰难。但是鲁迅并没有绝望,逃避。1926年8月22日,即女子师范大学学生会举行毁校周年纪念日这一天,鲁迅在会上公开演讲,最后说道,历史证明,世界上的事物没有因为黑暗而长存的先例。黑暗其实是附丽于渐就灭亡的事物的,黑暗不永久。人们,特别是青年人只要“不做黑暗的附着物,为光明而灭亡,则我们一定有悠久的将来,而且一定是光明的将来。”[5]344未来和青年一样美好的生命终将得救。

“青年之死”主题杂文表现着作家的良知和责任感

郁达夫曾这样评价过鲁迅:当我们看到局部时,他见到的却是全面,当我们热衷于掌握现实时,他已经把握住了古今与未来。的确,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体察和论述。然而我以为,遍数当时的思想家,文艺家、甚至政治家,他们之中不会没有人同鲁迅一样,或者比鲁迅更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道德意识、民族性、国民性。他们之中可能有人比鲁迅的文笔更有表现力,感情更丰富。可是当带血的头颅被放在生命的天平上,就衡量出了一切拿着钢刀子、软刀子,拿着枪杆子、笔杆子的人们的良知,衡量出了鲁迅先生作品的真正价值。有关“青年之死”问题的杂文,更加鲜明的体现出鲁迅珍视生命,以人文本,以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感,而非政党和强权的立场上干预现实的战斗精神。

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到北伐战争;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再到日军侵华(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血的游戏已经开头,而角色又是青年,并且有得意之色。我现在已经看不见这出戏的收场。”[5]315几十年来是与非,一样杀人来翼教。旧中国的统治阶级不但无力也无心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去抵抗侵略,反而会跟侵略者联合起来共同压迫中国的老百姓。肆意杀戮,做秀、欺瞒,帮忙、帮闲,目的都是为了压制民众的觉醒,青年的鲜血也是层层淤积。当此之时,有的人在报刊上谈幽默、讲性灵,展示空灵优雅的、淡泊宁静的人生小品。有的报刊不愿、不屑、不敢发表这样“偏激”、“阴暗”的文字。青春生命的消失无意间成了试金石,衡量出了知识分子的良知与社会责任感。无论有多么完美的理论,多么成熟的技巧,多么独到的思想,多么动听的语言,如果不是尊重生命,而是对于青年的困境无动于衷;如果不是为了弱势者战叫,而是为权势者涂脂,粉饰;如果不是睁了眼看,而是自欺、欺人,那么一切文字的价值都会轻如鸿毛,或者无异于空言。

可贵的是面对危难,面对青年生命的消失,依然有人以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无情地揭批国民性格中习以为常的“假”与“恶” [3],以疾呼呐喊唤醒昏睡民众中熟视无睹的“真”与“善”,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鲁迅先生的这种文艺风骨体现出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骨气,用他自已的话说,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虽千万人吾往矣,鲁迅的杂文就像一把利剑,拔鞘而出,撕去一切伪善的假面,无论它假以怎样堂皇的名目、多么和善的面具,如何好看的幌子。1934年5月24日,鲁迅为被封建礼教逼迫与三个子女一起自杀的申报馆英文译员秦理斋的遗孀龚尹霞写下了著名的《论秦理斋夫人事》,1935年5月5日,鲁迅为年仅25岁的,自杀而死的著名影星阮玲玉写下了《论人言可畏》。面对两个自杀的女性,他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同时批判了中国人国民性中陋质的一面,比如总是把被强者的蹂躏所致的怨愤发泄在弱者身上,却不很向强者反抗的卑怯的心理。鲁迅说“责别人的自杀者,一面责人,一面正也应该向驱人于自杀之途的环境挑战,进攻。倘使对于黑暗的主力,不置一辞,不发一矢,而但向“弱者”唠叨不已,则纵使他如何义形于色,我也不能不说——我真也忍不住了——他其实乃是杀人者的帮凶而已。”[7]52我们看到鲁迅不是站在某个政党的、某种人群的利益上说话、纪念,干预现实的。在鲁迅这里,有关权力者和无权者,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互相对立的观点十分鲜明。

从鲁迅论及“青年之死”的杂文中,我们看到了鲁迅强烈的爱与同样强烈的憎,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情感流露,折射出身处黑暗中国的鲁迅先生伟大的人格——最深广的爱和决不妥协的战斗精神。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0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鲁迅.鲁迅全集(0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鲁迅.鲁迅全集(0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鲁迅.鲁迅全集(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5]鲁迅.鲁迅散文全编[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孟子.孟子·尽心上[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

[7]鲁迅.花边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猜你喜欢
主题杂文鲁迅
鲁迅,好可爱一爹
画与理
鲁迅《自嘲》句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
《杂文选刊》邀您读杂文佳作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杂文选刊》2013年1月下半月版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