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进秋刘其芹王 标王卫兵周绿林
(1解放军第101医院经管办 无锡 214044;2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镇江 212013)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医院医保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胡进秋1刘其芹1王 标1王卫兵1周绿林2
(1解放军第101医院经管办 无锡 214044;2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镇江 212013)
目的:构建一套适宜医院医保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医院更好地进行医保管理。方法:运用平衡记分卡的核心思想,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最终确定的指标体系包括医疗费用、医保患者、医保管理和学习与发展4个维度的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结论:该指标体系针对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强,适用于医院医保管理的绩效评价。
平衡计分卡;医院;医疗保险;绩效评价
当前我国以医院医保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为对象的研究并不多,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各地医保经办机构根据当地情况制定的考核评价体系大多以医疗服务协议条款的形式出现,没有科学核定各指标的权重,也没有科学的计算方法或评价标准,无法进行准确的绩效评价;定点医院本身也难以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自身医保管理水平。因此,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医院医保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从而不断提高医院医保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d Score Card,BSC)是由哈佛教授卡普兰和美国复兴方案公司总裁诺顿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新的绩效评估方法,该方法在传统的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3个非常重要的非财务指标: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发展,综合这4项指标,可有效构建多种因素相互平衡的绩效评价体系。本文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理念与方法建立一套适宜医院医保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1 资料来源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在国内外绩效评估和平衡计分卡等方面理论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参考《2012年度全国医院医保管理考核标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2012年某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及某市关于完善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用结算办法的意见中关于医院医保管理及医院绩效评价相关内容,初步筛选评价指标,用于医院医保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2 研究方法
1.2.1 专家咨询法(Delphi)。针对初步拟定的调查方案,邀请从事医保管理的实际工作者(包括政府医保经办机构的专业管理人员、医院的医保办人员及科室管理人员)以及高校医保教研人员对其进行讨论,提出意见和完善建议。通过第一轮专家咨询,对医院医保管理绩效评价的指标进行筛选,通过第二轮专家咨询,对指标权重系数进行赋值。
1.2.2 统计分析方法。运用SPSS17.0对专家给各指标的重要性赋值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判断指标体系中不同层面不同因素的相对权重,数据处理采用目前互联网可免费下载的全中文版yaahp Version 0.5.3(2011版)软件实现。
2.1 初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顾客、流程、学习与成长、财务4个维度综合考核的思想,结合医院医保管理及医院绩效评价相关内容,参考其他学者研究医院医保管理绩效考核时所用指标,初步建立了包含医疗费用、医保患者、医保管理和学习与发展四个层面的医院医保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4个(医疗保险医疗费用层面指标、医疗保险患者层面指标、医疗保险管理层面指标、学习与发展层面指标)。二级指标10个(医疗总费用指标、病人费用指标、药品费用指标、患者知情同意情况、行风评价指标、医保管理制度建立执行情况、医疗质量指标、工作效率指标、优势学科指标、医保科研指标)。三级指标55个。
2.2 专家咨询法筛选指标
本研究选请的专家总共20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2人,中级职称8人;社保行政人员6人,教研人员4人,医院人员10人。邀请专家各自对初选指标体系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并请专家就每个指标进行筛选和重要性打分,重要性打分按1~5分的等级进行,1代表最低,5代表最高。以指标同时满足重要性赋值均数大于4.00,变异系数小于0.20的筛选标准,经课题小组集体评议,最终确定评价指标。
我们发现政府医保管理人员、高校卫生理论研究人员以及医疗机构人员对BSC所涉及的医保管理指标兴趣点不一样:政府医保管理人员关注医疗总费用指标、医保管理指标和参保患者个人负担率指标;高校卫生理论研究人员重视医保科研指标、医保次均费用指标和门诊住院率指标;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关心医疗总费用超支率指标、医疗质量指标、工作效率指标;这些与被咨询专家各自的工作任务、所承担的职能职责和所养成的职业习惯有关。
大多数专家(20名专家中有19名)认为医院医保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数量在30个以内较为适宜。应遵循全面性和重要性相结合的原则选取评价指标,不过分强调指标体系的严密和完整,突出重点、简化程序、提高效率。
多数专家(20名专家中有12名)认为优势学科指标中研究生联合培养点数量不能完全代表优势学科指标指数,建议采用医院市级以上重点学科或专科中心数量这一指标进行替换。
部分专家(20名专家中有8名)认为医保门诊费用控制不是医院医保管理的重点,在管理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应抓大放小,抓住主要矛盾,重点研究医保住院费用控制。
少部分专家(20名专家中有1名)认为定量数据采集方便,定性数据采集相对困难,但因为医院医保管理的政策性较强,定性指标必不可少,建议设置1~2个关键性的定性指标为宜。
最终确定下来的指标是: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24个。
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运用群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中的各层次、各指标的权重。根据第二轮专家问卷调查数据作为判断矩阵数据来源,共有二十名专家参与了本研究的问卷调查,于是共获得了二十个判断矩阵。在专家权重设置方面,十二个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权重值均设定为0.06,八个中级职称的专家权重值均设定为0.035。计算判断矩阵每一层因素的乘积,作AW= W。所得W归一化处理后,即得同一层次因素相对应于上一层次某一因素重要性的权重向量。归集专家结果权重这里采用加权几何平均法。具体计算结果见表。
3.1 医院医保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
一是没有成熟的指标体系可借鉴。关于医院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有大量的文献资料可参考,关于医疗保险运行的指标体系也有不少前人已做过研究,但是针对医院医保管理的研究开展得比较少,研究的深度也不够,基本停留在现场考核、主观评分的初级阶段。二是需要结合医院管理和医保管理两方面内容。医院管理和医保管理在理论上不一致,在方法上有差异,虽然终级目标都是为病患提供优质服务,但是很显然两者的关注点不一样,医院管理偏向于医疗质量的提高,医保管理偏重于医疗费用的控制。三是专家意见往往不相一致。由于关注点的不同,医院管理专家和医保管理专家在某些指标重要性的认同上很容易产生分歧,因此在综合专家意见时往往需要多次、反复、循环地沟通,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和进行调整。
3.2 采用德尔菲法进行指标筛选是相对合理的方法
一是基于平衡计分卡设计的医院医保管理绩效评价方法是一种新的医院医保管理方法,大多数人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医院的医保管理者多为医、药、护、技人员半路改行,可能在管理理念上有较大差异,双方的观点不易协调一致,因此在筛选指标时可能会出现较大分歧。采用德尔菲法可消除或降低这方面的影响,因为专家组成员没有面对面一起开会,从而各成员可以独立作出判断,避免相互干扰和盲从。二是医院医保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专家小组成员来自医院内部医务人员、管理人员,来自医院外部的医保管理专家、卫生研究人员两个方面四种类型。医院内部专家对医院医保管理的直观认识比较深刻,但相关理论研究相对欠缺,因而筛选指标应尽量简单易行,而德尔菲法满足了这一特点。
表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医院医保管理绩效评价指标
3.3 指标体系应反映医院医保管理的主要特点
本研究的医院医保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了医院医保管理目标的主要内容,可直观反映医院医保管理的主要特点。“医保检查中违规费用占比”和“参保患者住院费用超支率”等指标,来源于医疗保险管理部门的反馈,这是一种外部评价的结果;另外,“住院次均费用增长率”、“药品比例”及“个人负担率”等指标的设立,既能反映参保患者经济负担情况,又能发挥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作用,对保证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以及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等问题,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确立的医院医保管理绩效评价模型,方法比较可靠,资料容易收集,计算比较简单,所选取的指标有层次性、少而精、敏感性高,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医院医保管理情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4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有一定的局限
本文采用的层次分析法原理简单,通过相互比较的方式确定各层次中各个因素在层次结构里的相对重要性,能充分显示权重的作用、对原始数据不用另做变量变换、不用担心削弱原始信息量、能够客观检验并判断思维全过程的一致性等优点。但在权重的确定上,评价结果难免受评价人主观因素的左右,而且存在无法明确评价对象之间差距实际大小等缺陷,还有就是层次分析法的应用需要一套确定的指标体系,而指标体系的选取基于德尔菲法,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从而使得层次分析法的运用有可能是在并非科学的指标体系之上的量化。因此,层次分析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国内外应用平衡计分卡进行医院绩效管理的成功案例很多,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本文应用平衡计分卡设计医院医保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应用德尔菲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建立一套科学的、客观的、全面的评价体系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建立的指标是否真正达到了研究的目的,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和筛选。
[1]程小平,吴正虎.平衡记分卡方法在我国医院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中的修正[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10):668-670.
[2] 张英夫,李萍.平衡计分卡在医院的实施[J].中国医院,2005,9(10):19-25.
[3] 谢春艳,胡善联,孙国祯,等. 我国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改革的探索与经验[J].中国卫生经济,2010,29(5):27-29.
[4] 胡大洋,冷明祥,夏迎秋,等. 江苏省三种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与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2):48-51.
(本栏目责任编辑:刘允海)
Research o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Management of Medical Insurance in
Hospital Based on the Balanced Scorecard Jinqiu Hu1, Qiqin Liu1, Biao Wang1, Weibing Wang1, Lvlin Zhou2(1No.101 Military Hospital, Wuxi, 214044,2Jiangsu University School of Management,Zhenjiang,212013)
Objective: To construct a suitable indicators system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or the medical insurance management for hospitals to have better performance management.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the core idea of the Balanced Score Card, we used Delphi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establish the indicators system and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the indicators. Results: The indicators system included 4 first-level indicators, 9 second-level indicators and 24 three-level indicator in dimensions of the level of medical insurance expenditure, patients and management as well as the level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Conclusions: As its direction, integrity and operability were strong, the indicators system was suitable for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medical insurance management for hospitals.
balanced scorecard, hospital, medical insuranc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840.684 C913.7
A
1674-3830(2013)2-46-4
10.369/j.issn.1674-3830.2013.2.13
2012-10-25
胡进秋,解放军第101医院经管办主任,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卫生经济管理和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