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与乙型肝炎病毒核酸载量的相关性临床诊断意义

2013-06-08 09:10苏晓明颜沛云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525200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年3期
关键词:乙肝患者转氨酶肝细胞

杨 浩,苏晓明,颜沛云(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525200)

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感染是一种世界性传染病,我国是高流行区。HBV持续感染是引起肝炎肝硬化的主要原因[1]。而HBV在肝细胞内复制引起一系列病理损伤是导致肝炎肝硬化的始动因子。乙肝患者外周血中HBV-DNA水平是病毒复制活跃最直接可靠的标志,其载量能直接代表患者病毒血症水平。同时由于乙肝病毒复制会启动或激发肝脏组织炎症反应,最终造成患者肝功能的损害,甚至导致肝纤维化。

现阶段肝组织学检查依然是诊断肝纤维化程度及其他肝病的金标准。由于此检查属有创检查,患者依从性较差,特别是卫生水平较差的地区,临床上难以将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作为常规检查手段。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作为评价肝功能的常用指标,很多患者都误以为这两种转氨酶可以间接反映HBV病毒复制水平,故本次研究作者尝试探讨转氨酶的水平是否较好的反映HBV病毒复制水平,对临床的判断有良好的指向意义,特别是对于乙型肝炎病毒“小三阳”患者具有良好的决策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标本来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本院门诊及住院的乙肝患者共353例,所选病例均符合2000年9月西安会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修订的诊断标准[2],排除其他内外科疾病及非乙型肝炎病毒混合或重叠感染及其他肝脏疾病的乙肝病患者。检测此批患者血清标本中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的含量以及AST、ALT两种转氨酶,来观察其相互之间的关系[2]。目标患者血清HBV-DNA所得结果,按血清logHBV-DNA水平分为5组,分别是:阴性A组(<3)、低效价B组(≤3~<5)、中效价C组(≤5~<6)、中高效价D组(≤6~<8)、高效价E组(≥8)。

1.2 检测方法 HBV-DNA: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仪器为美国PE公司的PE7700定量PCR仪,试剂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ALT、AST:利用连续监测比色法检测,仪器为日立7600生化检测仪,试剂购自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及仪器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结果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病毒复制水平与转氨酶的关系见表1,患者ALT在HBVDNA阴性组(A组)与阳性组(B、C、D、E组)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V-DNA表达阳性的各组中,乙肝患者ALT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患者AST在HBV-DNA阴性组(A组)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B、C、D、E)之间的对比中,其中A组与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阳性各组中,AST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AST/ALT值在A组与阳性组(B、C、D、E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阳性的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HBV-DNA与肝转氨酶的关系(±s)

表1 HBV-DNA与肝转氨酶的关系(±s)

HBV-DNA n AST ALT AST/ALT A 120 23.81±10.98 25.90±14.03 0.92±0.15 B 100 29.20±10.98 37.89±16.53 0.77±0.08 C 40 30.00±8.18 42.10±18.92 0.71±0.23 D 66 32.80±16.87 41.54±26.04 0.79±0.23 E 27 32.00±11.99 41.86±28.20 0.76±0.49

3 讨 论

对肝功能评价,ALT、AST是现阶段临床应用最广的指标;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中,AST则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内,二者在正常血清含量均较少。目前认为在排除肝外脏器病变的情况下,两种血清转氨酶的升高可直接反映肝细胞的损伤情况。现普遍认为,引起乙肝患者肝功能损害肝炎肝硬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HBV的持续感染。而患者血清中HBVDNA载量则可真实反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复制及病程变化。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会激发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的清除,同时也引发了机体的免疫病理反应,导致肝细胞损伤、破坏,随之发生的是肝脏组织的修复及纤维化,这一过程呈波动性或持续进行性[3]。

本次研究发现ALT、AST在HBV-DNA阴性对照组与阳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HBV-DNA表达阳性的乙肝患者中,血清HBV-DNA水平的递增并无引起两种转氨酶的明显变化;表明肝功能的损害程度与HBV在宿主体内复制水平并无直接正相关关系。对此作者考虑其原因可能为,肝功能损害程度主要取决于机体对肝炎病毒及其抗原的异常免疫反应[4]。宿主的免疫反应减弱,对肝细胞的损害也就相应较轻,宿主的免疫应答加强,肝细胞也随之受到损害,这个过程中宿主的免疫能力才是决定性作用,病毒的存在及其复制仅是引起宿主免疫应答的启动因子。因此,临床上不能仅靠血清ALT、AST浓度来判断HBV感染患者体内病毒的活跃程度,而应结合HBV-DNA含量水平综合分析,针对患者所处的不同病理阶段选择相应的治疗模式。

大部分成年人感染HBV后表现为急性、自限性病程,机体能够自动清除体内HBV;而只有部分感染者发展成为慢性携带者。HBV在体内持续复制,并最终发展成为肝硬化及肝癌。我国HBV感染率高,且每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展为肝硬化的发生率高达14%。本次研究结果提示临床工作者在临床治疗中应该正确理解转氨酶与外周血HBV-DNA复制的关系,综合考虑患者病程,而采用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不能单纯依靠转氨酶来判断HBV-DNA的复制情况,乙型肝炎患者不仅要定期检查转氨酶还要检查 HBV-DNA要了解病情的变化。

[1] 程明亮,陈永平.传染病学[M].案例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80-81.

[2] 胥明勇,吴茜,向礼贤,等.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与血清学标志物的关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17):1037-1038.

[3] 蔡文品,赵春,吴慧洁,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HBV DNA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72-73.

[4] 刘伟,赵伟,罗婵.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负荷与其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2,18(1):460-161.

猜你喜欢
乙肝患者转氨酶肝细胞
肝脏脾植入误诊为肝细胞癌1例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前列地尔联合拉米呋啶对老年慢性乙肝患者HBV DNA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