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李鹏 李成龙
【摘要】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商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问题,结合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开展的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学期实践和职业能力培养等的专业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根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提出了商务类专业的改革思路,在学习现代高职理念、课程体系构建、培养“双证书”毕业生、打造“实践型”教学团队、加强校企紧密合作、促进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和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课程体系改革 校企合作 职业化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278-01
1 引言
现代高职教育理念应该是“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的职业化人才,但在高职教育中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凸显其弊端,实践证明,只有转变现在不符合社会需求的教育模式,把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的需求、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和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相结合,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才能培养出适应各方面要求的职业化人才。
2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现实需要
商务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才能让学生领悟到单纯文字表达出来的枯燥内容,但实际上,现在的高职教育还是停留在讲授式的“填鸭”教育模式,课程名称对企业和学生来说很吸引人,实际上讲的内容已经无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在课堂上,不论老师讲的理论知识多么精彩,却始终无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拉到课堂上来。同时,等学生就业时,企业却找不到马上可以投入实际工作的人才,这是目前高职学生与用人企业一个突出的矛盾。
2.2 人才培养缺乏对口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优势无法真正体现
随着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加强,学生可以通过实习、实训等形式进入企业。但这种形式目前还很不成熟,突出矛盾是商务类专业的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到企业无法学习到跟本专业相关的管理知识,而是单纯的从事体力劳动或机械型工作。同时,目前还是有很多校企合作停留在请企业专家讲座、建立一般性的实习实训基地等,这样的方式,学生无法在毕业时具备商务类专业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
2.3 专业教师缺少企业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实践教学师资比较缺乏
高职学校的很多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由于他们大多是研究生或本科毕业后直接参加高职教育工作,本身本科和研究生的教育方式就是偏重理论研究,导致大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不清楚企业的实际运作方式和管理流程,在讲课的过程中只能“从课本到课本”,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 我院在商务类专业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中的探索
3.1 深入课程体系改革,以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
利用各个专业的特点,我院进行了深入的课程体系改革,使课程体系与企业的专业岗位要求相一致,突出“职业化”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充分满足企业的实际用人需要。例如,在制定连锁企业经营管理的课程体系时,把“企业”纳入进来,把每学期的专业技能提高课“搬进”企业,学生每周抽一天时间由任课老师带队到乐购、苏宁、三联等连锁经营门店实习,在实习过程中由门店经理安排具体岗位,每次实习完,由门店经理对实习效果进行评价,学期结束本门课程的成绩由实习效果决定,并撰写实习报告,以便及时总结实习经验。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毕业前能掌握大量的实践经营管理知识,帮助其迅速成长为职业化专业人才。
3.2 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完成从基层人员到管理岗位的过渡
高职院校的学生,课余时间比较充分,我院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顶岗实训,既节约了课堂时间,还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能为学生带来一部分经济收入,特别是能使学生的思想、行为、与人沟通的技巧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例如,在班主任知情的情况下,利用我院处于潍坊市中心的优越地理位置,本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周末、寒暑假、节假日等课余时间,到肯德基、德克士等大型快餐店从事长期基层兼职工作,在工作过程中积累经验、学习门店经营管理方法、学会如何跟顾客、上司等的相处,从而通过长期的顶岗实训,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积累人脉,在毕业时能直接进入门店从事管理岗位工作。
3.3 由学校牵头,进行校企合作,让学生在毕业时获得“双证书”
我院与北京阳光海天集团达成校企合作协议,成立阳光海天“项目经理班”。学生不用多交纳学费,毕业后既可以拿到我院的毕业证书又可以拥有阳光海天项目经理资格,直接签约就业,考核合格后可以直接从事企业项目管理,享受管理人员待遇,就业层次高。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把大二下学期的后半段时间拿出来用作学生到阳光海天进行带薪培训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观摩企业管理流程,熟悉企业文化,积累经验,蓄积人脉,提高管理技能,提升管理素质。同时,企业每年提供奖学金,奖励优秀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真正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获得收益。此外,带队进入企业的老师通过实际观摩,也可以获得更贴近就业实际的专业知识,从而提高课堂讲授质量,满足学生现实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职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的问题。
3.4 通过专业技能大赛,打造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专业技能大赛是展示教学成果、锻炼学生应变能力、相互交流技能经验的平台。我院商务类专业学生通过参加电子商务技能大赛、全国商科技能大赛、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大型赛事,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实践素质。
3.5 重视职业资格认证的作用,促进学生就业的高层次
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举措,也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说:“职业资格证书已开始在劳动力市场中发挥就业通行证的作用,成为完善市场就业机制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2]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商务学院人才培养方案[Z].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