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彩生活融入培智数学课堂

2013-05-17 08:04范桃萍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1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

范桃萍

摘 要:“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培智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生活的教学情境,挖掘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中体验“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让培智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培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培智数学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培智数学;生活化教学;创设生活情境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由于培智学生智商低,好动又好奇,对于枯燥的数学公式或是练习往往不感兴趣,甚至感到厌烦。为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感到亲切的情境,设计富于生活色彩而且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由被动到主动,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学生的注意力变得集中、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启蒙数感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顺序、有积极思维参与的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是一种“思维的知觉”。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感受数学的趣味与作用。例如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在认识“1”时,先请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用“1”表达的事物,随后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1个个体,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这样便渗透了“1”中有多、多中有“1”的思想。

三、在教材例题中创设生活情境

教材中有部分知识本身就是很生活化的。在处理这部分的内容时要不拘于课堂,不拘于课本。把教材变活,把课堂和课外结合起来,把数学课与其他课结合起来。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以及简单计算”时,把课堂设成超市,走出课堂到商场、超市进行购物练习。在学了“时、分、秒的认识”时,经常地问问学生现在是几点钟,让学生轮流当小老师,提醒其他同学管理好时间,做好应该做的事情,让学生有时间的观念,学会珍惜时间。学了“千克的认识”后,就让学生称称白糖、洗衣粉,称称自己的体重,并当小老板,学着卖东西。学了“比多比少的应用题”后,让学生算一算,爷爷比爸爸大几岁?自己比爸爸小几岁?妈妈比奶奶小几岁……以此贯彻生活化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切切实实地掌握知识。

四、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进行主题教学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培智学生往往不会将学会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只要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学数学就是为了用数学。

五、在实践中让学生体验学习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积极主动的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培智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较少,接触社会的范围较窄,在运用数学的实践活动中,多采取模拟现实与数学游戏相结合的形式,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活动内容。只有这样充满生活气息、充满情感与智慧交织的数学课堂,学生的个性才会得到发展,才能获得各方面的满足与发展。

总之,培养智障学生数学生活化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是愉快的,更是有用的,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茅于燕.智力落后儿童早期教育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黎耀斌.提高弱智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J].现在特殊教育,2013(4):36-37.

(作者单位 江苏省靖江市特殊教育学校)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