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倩
[摘 要]随机整群抽取三年级中的一个班级51名学生为对象。采用岳冬梅修订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调查,学习成绩为期末全校统考语文与数学成绩的平均分。结果发现,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得分均较高,男生和女生对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的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与学习成绩均呈正相关,父亲过分干涉与学习成绩均呈负相关。父母教育方式对学习成绩有一定影响,父母应采取情感温暖、理解、民主的教养方式,有利于促进子女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小学生; 学习成绩;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智力开发、个性培养和家庭教育方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父母教育方式直接作用于亲子互动过程,对儿童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三年级初始,很多家长都反映孩子在一、二年级成绩一直很好,甚至常考满分,可到了三年级成绩直线下降。的确,三年级教师授课量很大,家庭作业较一、二年级明显增加,学生的压力感明显。而三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要使学生顺利的完成这个过渡过程,除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之外,还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帮助。故本研究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为学校工作和家庭养育提供建议和指导。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以南昌市某小学三年级中随机整群抽取其中一个班级51名学生为对象,年龄为9-10岁。
2.方法。采用岳冬梅修订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调查[1]。问卷是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佩瑞斯等人共同编制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问卷为4点计分法,1=从不,4=总是。由于目前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故计算时删除量表中的“偏爱被试”因子,父亲教养方式的5个因素分别为:“情感温暖和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母亲教养方式的4个因素分别为:“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干涉和过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得分越高,表明父母在某个因子上行为表现越多。
发放问卷51份,回收有效问卷49份,收回有效率为96.1%。其中男生27名,女生22名。学习成绩为期末全校统考语文与数学成绩的平均分。
3.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录入数据,统计方法是描述性统计、配对t检验、2个独立样本t检验。
二、 结果
1.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得分情况。由表1可见,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得分均较高(均数分别为51.7和54.2),其次母亲的过干涉与过保护(均数分别为34.7)。
2.不同性别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比较。男女生对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的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2)。
3.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小学生期末考试的平均分为86.8±9.78,最高分99分,最低分51分。
由于成绩呈偏态分布,故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与学习成绩均呈正相关,即父母越关心孩子,孩子的成绩越好。父亲过分干涉与学习成绩均呈负相关,即父亲越干涉孩子,孩子的成绩越差。(见表3)
三、讨论
1.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子女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它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以血缘和亲情为纽带的家庭应该是很温馨的,但是在从平时工作观察发现,家对某些儿童意味着港湾,对某些儿童则意味着樊笼,而对某些儿童却意味着战场。从本次调查结果可见,虽然全班学生感受到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较多,但是也有学生给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的评分仅为30和35,父亲严厉程度评分高达39分。可见,这些学生感受到父母的温暖是有限的。因此,建议教师在工作中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帮助家长认识到关心温暖的教养方式对于儿童成长的益处,指导家长尝试改变对待儿童的态度。
本研究中发现,母亲的过保护和干涉得分较高,这可能是由于中华传统文化导致父母性别角色的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内”“严父慈母”的文化模式依然占据重要地位。母亲对子女教养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要比父亲多,她们经常给子女以鼓励与赏识,给子女更多的情感温暖,同时,她们又为了不使孩子受到伤害,过分地给予了保护。
本次调查发现,家长对男女生的教养方式无统计学差异,这与国内的研究不一致。国内有的研究表明不同性别学生的父母养育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男生比女生更多地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这可能是与现在的孩子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对待男孩女孩的态度与传统的观念不一致有关。
2.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教养方式是考察父母的态度以及对孩子的养育行为是如何影响孩子在学校中获得成功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其成功的表现之一。本研究发现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与学习成绩均呈正相关,即父母越关心孩子,孩子的成绩越好。父亲过分干涉与学习成绩均呈负相关,即父亲越干涉孩子,孩子的成绩越差。这与国内研究结果一致。原因是:父母对孩子各方面的关心程度高,对孩子的学习也关心,给予帮助和辅导多。或者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智力、学校适应性及成就动机是有关系的。诸多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的人格、成就动机、学校适应性等是有影响的。父母以关心理解、温暖的方式养育儿童,儿童可以成为外向性格、情绪稳定。父母过分干涉、拒绝否则甚至是陈发严厉的态度对待儿童极易造成儿童的情绪不稳定。有学者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研究表明,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对儿童的学校适应行为有较显著的积极影响,而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对儿童的学校适应行为有较显著的消极影响。
3.建议。小学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向家长尤其是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家长指出,父母用严厉、惩罚等的经验方式去教育子女与时代不适应,这不但易使子女产生抵触、不满情绪,形成逆反心理,而且对学习成绩的提高极为不利。父母应该在良好家庭氛围中关注和培养子女的健全人格,对不同时期、不同性别的儿童分别进行心理辅导。父母应面对现实,对子女学习成绩不能期望过高,成绩落后时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积极帮助孩子找出原因,多鼓励、少批评,逐步提高,特别是母亲在积极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多给予子女关爱,互相理解,多与子女沟通,有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
同时,教师也应该特别关心那些受父母关爱少的学生,在学校范围内更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和教师的关心,以更好得促进这些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M]. 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61-167.
[3] 谢蓓芳,方永年,林永清,励文绢,陈勇华.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适应行为学业成绩的关系[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05):571-573.
[4] 赵兴奎. 中年级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健康[J]. 小学教学研究,2009,(09):54-56.
[5] 李燕芬,李廷杰,邹宇华,梁桂玲. 父母教育方式与个性对小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2005,(03):201-202.
[6] 徐慧,张建新,张梅玲.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 心理科学,2008,(04):940-942, 959.
[7] 汪琼.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成就动机的影响探析[J]. 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8,(05):62-64.
[8] 邢杰,李玉芬,徐萍,李成瑶,李晓艳. 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个性关系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04,(09):115-116.
[9] 曾琦,芦咏莉,邹泓,董奇,陈欣银. 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02):46-51.
责任编辑 沁 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