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存在的几点误区

2013-04-29 10:58修鸿雁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语文课语文课堂课件

修鸿雁

语文课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新课程倡导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所有这一切,给当前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课堂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细细品味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些语文课堂表面看来热热闹闹,但表面的热闹精彩掩盖不住课堂背后的空虚乏力。课堂中不是众声喧哗、异口同声,便是学生回答天马行空,老师评价点到为止。表面的闹,反而使课堂封闭,学生的心灵之窗紧闭。虽然喊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口号,但在实际课堂上仍然是教师在表演、在利用自身特长展示,甚至用精彩纷呈的多媒体课件吸引孩子的眼球,但实际上却掩盖了孩子们的深层思考。甚至有些是与文本本身没有多大关系的内容,什么环保意识、科学知识、德育渗透这些统统放进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要和语文稍微能沾一点边的全放进课堂时间,但似乎又没有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缺失了自我,缺失了个性,甚至连笑也是勉强挤出来的。笔者认为,这种情况令人不安。

一、语文课堂整合学科,但绝不是负载多种学科

一位教师在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三、四自然段时是这样处理的:

师:根据咱们的课程安排,今天我们先去游览神奇的海底世界。请同学们找一找课文哪一段是写海底的物产的。

生:第三、四自然段。

师:自由读读第三段,说说这段话中向我们介绍了海底的哪些物产。

生:海底有珊瑚、海参、大龙虾、鱼。

师:这些物产有什么特点呢?

生1:珊瑚生长地点在岩石上,海参的活动方式是蠕动。

生2:珊瑚颜色多,有各种颜色。

师:非常好,还有吗?

生:珊瑚形状多,有的像盛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

师:威武的大龙虾又是什么样的呢?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动作把大龙虾的样子表演出来。

(两位学生上台表演。)

师:(出示课件)谁能说说自己的最大感受?

生:鱼多。

师:默读第四段,根据课件画面,向大家介绍一种或几种你喜欢的鱼。(学生介绍。)

师:课前,老师还布置了同学们去收集资料,哪位同学能把收集到的“鱼”拿上来,向课文一样介绍它的特点?(生纷纷拿出自己收集的资料一一展示。)

生1:这是河豚鱼,它长得圆滚滚的,动作很缓慢。当遇到敌人侵害的时候,就往肚子里吸进大量的空气或水,让身体大起来,吓跑敌人。

生2:这是鳕鱼,它生长在南极,能抗寒。

…………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这位老师花了大量时间来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鱼的资料,显然是把语文课上成了科学课。诚然,新课程要求我们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上述课例不可否认,学生通过收集、交流鱼的信息,对海底鱼的种类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的兴趣。但整个课堂教学,仅仅是以了解、探究海底物产为目标,而忽视了语文教学对于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也就是说,这位老师不但没有拓展教学目标,反而舍弃了语文课本身的教学目标,只是拓展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勇于探索的精神目标。暂且不说这是舍本逐末,这种从单一的教学目标拓展为另一种单一的教学目标,是不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呢?这就好比是一辆汽车,从起点开始就铺出了另一条道路让它行驶,最终达到的是另一个目的地。

二、语文课堂使用多媒体课件,但绝不能以视听代替读书

语文课堂上经常看到这样的一幕:教师往讲台上一站,操作电脑一屏一屏地显示,学生在下面静悄悄地看,屏幕上光影闪烁、色彩斑斓,伴随着悦耳动听的音乐,非常有趣;学生则静静囫囵吞枣,“全盘”接受,食而不化。用这样的课件上课,学生似乎接触到许多东西,实则在轰轰烈烈的背后,既没有记住、理解任何东西,又挤占了读书时间,学生何谈思考、创造?

一位老师在执教古诗《独坐敬亭山》时,对于诗歌的理解是这样的:

学生初读完诗歌后,教师随即便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古诗吗?

生:喜欢!

师:那你们知道这首诗都写了什么吗?我们来看大屏幕。

(其实有些学生已经举手。)

(此时课件便播放出一群鸟儿在空中越飞越远,白云也渐渐飘走。还配着悠扬的古筝曲。)

师:同学们,你们说说,这诗中都写了什么呢?

生:一群鸟儿越飞越远。

生:一片白云也渐渐飘走了……

且不论这首诗歌学生是否可以理解,这位老师这种以视频代替学生理解的方法,表面上似乎降低了学习难度,但实则学生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却被多媒体课件所取代了。这样长此以往下去的话,学生很难有创造性了。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自行完成,诗中不仅题目有“独”,而且诗中处处藏“独”。抓住这一主线让学生放手理解、感悟。相信收获会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李白的这份孤独、寂寞学生是会体会出来的。

语文教学的规律告诉我们: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 “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诗句里包含的诗意,许多是只可意会,很难用声音和画面来表现,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古诗的阅读,重在读出情,悟出理,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再现作品的意境美和形式美。而这一切,都要靠学生去阅读、去感悟。而不是简单的多媒体课件所能完成的。

三、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绝不是花哨迷人眼的活动课

由于语文新课程对跨学科学习的注重,小学语文阅读课便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活动,如画、唱、跳、演等等,可谓是十八般武艺全用上,煞费苦心,弄得人眼花缭乱。好好的语文课被弄得像表演似的,课堂是变得热热闹闹、学生也学得“不亦乐乎”了,可这样的语文课还姓“语”吗?学生在这些花哨的活动中语文素养能得到全面提高吗?

听过一节低年级老师的识字课,当学习到“高耸、低陷”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词语的意思,这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师:谁愿意上前来画一座高耸的山峰?

(一生画。)

(画得不尽人意。)

师:谁来说说他画得怎么样?

生:这座山峰画得不够高耸,高耸可以再直立些。

师:你再来试试。

接着,同样的方法又画了一块低陷的土地。这一环节便耗用了近5分钟。其实,笔者认为“高耸、低陷”“山峰、山谷”这几个词,完全可以在图上标一标,这样无须多说,学生便一目了然了,既省时又高效。学科间的整合也应注意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开展和语文无关的活动,阅读教学将失去自我,成为表演的舞台。我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要开展一些活动,但是花架子和语文学习无关的活动不应充斥我们的课堂。

四、语文课堂要尊重“学生主体”,但更要注重教师的“主导”

曾经听过一位教师在教学《观潮》一课时出现以下情景:

师:潮越来越近,(播放课件),你感受到了什么?(生众说纷纭。)

生:潮来了就像日本鬼子扫荡。

师:(一愣)日本鬼子扫荡是这样的吗?

生:(理直气壮)刚才放出来看到很多人飞快地逃跑,而且电视新闻中每年都报道因观潮而出的事故。

师:(点头)你真会思考。(生得意地坐下,接着学生们便带着“鬼子进村”般的语气朗读这一部分内容。)

很显然,上述的案例中这位教师无疑是在力求体现新课改提出的“尊重学生多元理解”这一理念。而事实上,这种“无原则”的“尊重”却恰恰导致了一种课堂闹剧,甚至使语文课失去了原有的一些严肃与科学。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在课堂中的把握程度一直是一个讨论已久的话题。习惯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一直以来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因而,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学习共同体”,这实际上是为学生在课堂中争取地位,而问题是,这种理念的出现却导致了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无法找到自己的“定位”,即把课堂学习的主动几乎是完全放权于学生,多元阅读的“背后”正是折射了这种现象。不可否认,课堂中如果完全是以“学生为中心”或“教师为中心”都是一种极端的做法。新课程提出的“学习共同体”理念,其出发点是力求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一种场域,而非一味地“迁就”于学生。如上述例子,教师的引导作用无疑是失效了,因为整个教学的思维是完全在“跟”着学生走了。

总之,新课改下的教学不是依葫芦画瓢式的简单模仿,而是深刻领悟、灵活运用的过程。需要的不仅是外在形式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对教育内涵的理解,形神兼备,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活起来。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教师须要不断加强学习研究,不仅要有改革的勇气和魄力,更需要足够的教育智慧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新课改才能改得扎实,改得稳健!

猜你喜欢
语文课语文课堂课件
可怕的语文课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