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的成败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和科学研究的顺利展开。中学阶段我们所进行的化学实验基本上都是在大气环境中进行的,大气压强对实验的进行和结果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如果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利用气体压强,不但有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往往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奇特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一、利用气体压强检查装置气密性
气密性检查是气体制备和进行气体实验前必不可少的一个实验环节,可以帮助提高实验的准确性,通常是在加入反应物之前进行的。其原理和步骤主要是:首先将要检查的装置处理成一个密闭的体系,然后通过适当操作使密闭体系内的压强发生变化,使密闭体系内的压强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然后通过一些现象表现出来,如有没有气泡产生,有没有水柱形成等来确定装置的气密性好坏。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常用的方法有微热法和液面差法。微热法具体做法是:把烧瓶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处理成一个密闭体系,用双手捂住烧瓶,借助手的热量使容器内空气膨胀,这时容器内空气则从导管口形成气泡冒出,把手拿开,过一会儿,水会沿着导管上升,形成一段水柱,这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液面差法主要是针对启普发生器而言的,将导管上的活塞关闭,在球形漏斗中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水面达到球形漏斗的球体部位,停止加水后,水面能停留在某一位置保持一段时间不再下降,这样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二、利用气体压强巧做喷泉实验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节日的广场上常看到一些人工喷泉,在化学实验中利用气体压强差,让液体在入口处的压强大于出口处的压强,当压强差达到一定值时就能形成喷泉。氯化氢气体和氨气由于极易溶于水,当在烧瓶内充满这种气体后,再向烧瓶内注入一定量的水,由于水和它们结合后,造成瓶内气体急剧减少,瓶内气压急剧降低,使瓶内气压远远小于瓶外气压,这时放在烧瓶下面烧杯中的液体,就会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沿着插在烧瓶上的导管进入烧瓶内,形成喷泉。这样的实验往往让学生记忆深刻,难以忘怀,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利用气体压强进行减压分馏
蒸馏和分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它的原理是利用液体沸点的差异,将沸点较低的液体通过先汽化的方式,与沸点较高的液体分离。以石油的分馏为例,石油的分馏分为常压分馏和减压分馏两种。常压分馏得到低沸点汽油、柴油馏分,塔底产品为重油,但是重油在一定的温度下,容易与馏分中所含的大分子烃发生裂解反应,使馏出的油品变质,炭化结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减压下分馏,因为液体的沸点和液体表面的气压密切相关,液体表面气压越小,液体沸点就越低,在减压条件下,重油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分馏,避免了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分馏产品的纯度。
四、利用气体压强指导漏斗和分液漏斗的使用
过滤时有时滤液会流得很慢,用分液漏斗组装气体发生器或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往下流动的速度有时会由快变慢甚至停止。原因是什么呢?原来前者是因为滤纸与漏斗内壁之间存在许多气泡,受气泡中气压的影响,导致滤液不易透过滤纸而使过滤速度慢;后者则是因为分液漏斗上的盖子的凹槽与漏斗颈内的凹槽没有对齐,致使外面的空气无法进入,而里面的压强由于液体流下一部分后,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而导致流速变慢甚至停止。因此在实验中,前者要注意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后者则应使分液漏斗内液体与外界大气相通,这样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才会顺利流下。
五、气体压强与气体的溶解和吸收
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通过增大压强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大一些气体的溶解度,比如汽水等一些碳酸饮料,就是通过加压使CO2气体溶于水,从而制成的。实验室制备氯水时,由于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可将氯气直接通入装有适量水的圆底烧瓶中,一方面由于氯气吸收较完全,不会发生倒吸,另一方面由于烧瓶口较小,减少了氯气的挥发,增大了氯气的蒸气压,从而增大了氯气的溶解度。
六、气体压强与爆炸的防控
在有些化学实验中,气体在有限的空间发生剧烈的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和气体的量迅速增大,导致压强迅速增大,当超过了容器的承压能力时,如果不及时预防和处理,往往会导致爆炸的发生,因此在实验中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并注意以下问题。
1. 在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
2.用CO和H2在加热条件下还原CuO和Fe2O3时,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和H2,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再加热CuO和Fe2O3,防止加热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爆炸。
3. 在气体参加反应的实验中,要防止导气管堵塞,气流不顺,否则气体越积越多,压强越来越大,有引起爆炸的危险。
4. 启普发生器式反应器不能用于反应非常剧烈的制气装置,这样即使当关闭活塞使反应停止时,也会使发生器内气压显著增大,有爆炸的危险。
由此可见,气体压强对化学实验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一些弊端。有时它是化学实验顺利进行不可缺少的条件,有时处理不当也会带来巨大的危险,因此进行实验时我们要合理分析,正确应用,这样才能确保实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