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威
众所周知,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同时还受学生自身阅读积累、写作兴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不是几堂作文课就能点石成金的。因此,很多老师在复习中视作文为鸡肋,尤其是在惜时如金的毕业复习阶段更是如此,有些老师甚至不安排专门的作文复习课,只是在评讲试卷时讲讲应试技巧,以便节省更多的时间讲些别的内容。
然而,写作能力不仅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更是语文学科考核的主要内容,通常占语文试卷三分之一左右的分值。虽然几堂课对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显得杯水车薪,但只要在内容、方法上做好文章,也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作文中的长处与不足,再配合针对性的练习,也能让学生写作能力有质的飞跃。
精讲:把写作知识与课文“例子”相结合
新版课标在理念部分删去了实验稿中“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的表述,与之相适应,在写作教学的建议中也删除了“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的内容。原因就在于,在“实验版”课标的实施过程中,在丢掉沉重知识包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失重的尴尬,这些内容的修改体现了语文界对于语文知识的重新认识与定位。写作知识没有必要逢写必讲,也没有必要进行系统讲授,但若是在精当之处,在关键之处,进行“画龙点睛”式的教学,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将起到质的飞跃,将会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相对理性的层次。那么,到底在什么时候可以讲呢?笔者认为,除了在训练时进行精当的讲解外,在复习阶段结合经典的课文“例子”,也是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
理性的认识必然是建立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之上。对于写作知识的学习,也必然是建立在学生自己的阅读和写作实践基础上,并且,这样的实践一般都要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训练与体验。就以简单的“有详有略”这一知识点来说,学生往往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从阅读中了解什么是详写、什么是略写;(2)自己写作时意识到应该有详写、有略写;(3)阅读中思考为什么这个内容要详写、那个内容要略写;(4)根据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进行有详有略的写作。只有经过阅读和写作中如此反复的训练、螺旋上升的过程,从中学习到的写作知识才是有用的。进入毕业复习阶段,学生的阅读量、写作训练量都有了相对丰富的积累,平时所讲的点点滴滴、零零星星的写作知识,就像埋在土里的种子,有的开始萌芽,有的刚刚膨胀,而有的或许还在冬眠。这时,把这些写作知识与平时阅读中的经典范文——课文相结合,就如同老师及时地送上温暖的阳光、雨露,催发这些种子快快生长。以苏教版高年段教材为例,常见写作知识在课文中有这些例子:
在复习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两个写作知识点,收集好相关课文,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发现共同之处,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表达等等。在此基础上,联系自己写作的情况来加深理解。当然,正如“实验版”课标所讲的,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即使在复习阶段也没有必要追求系统性的讲解,更重要的是“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巧练:提高积极性,加强针对性
通常作文复习过程中,老师在课堂上安排了满满当当的教学内容,从不同角度,把一个个写作知识点介绍得深刻到位,把课堂变成作文知识大讲堂,变成作文技巧的讲座,变成文学作品欣赏,唯独学生从头到尾没有动笔。岂知再正确的写作知识,只有运用到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写作能力,才能最终转变为自己的语文素养。当然,作文复习课上的写作训练又不同于平常的作文课,它更多地是以写片段、列提纲,甚至是写关键句子的形式呈现。这就需要老师切合学生实际,巧妙地将课堂练笔与写作知识有机融合,提高训练实效。
1.“巧练”就是要巧妙创设训练情境
通常看来,复习课的内容没有新意,教学方法也很难有所突破,再加上复习课上还有大量的练习,学生往往兴趣不浓,投入不足,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作文复习课同样也是如此。因此,这样的课堂格外要求老师精心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上,老师不妨以模拟考试、真题指导、作文比赛等形式,创设训练的情境。某位教师执教的一节作文复习课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执教者以“征文”的形式出示了一道毕业试卷中的作文题,先和学生共同分析了作文题目的要求、要点,然后在学生进行独立构思、选材的基础上,进行集体交流、评议。不比不知道,当大家把自己要表达的内容交流之后,学生很快就能发现什么是好的立意,谁的材料更有价值。最后,执教者就学生的选材选择一两个片段进行指导,并当堂练笔交流,这样完整地呈现了写作的全部过程,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参与也比较积极。当然,若是以比赛、征文等形式来开展教学,材料也务必是真实的,如果只为创设情境而凭空编造信息,结果往往得不偿失。
2.“巧练”还要精心安排训练点
作文复习课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把小学阶段要学习的作文知识、写作能力逐一回头学习、训练,而是要根据学生写作中的实际情况,针对平时作文中的不足,或普遍存在的问题,以片段训练的形式,精心安排写作的内容。在上一轮毕业复习中,笔者发现所代班内的学生在作文中“描写”还不够生动,特别是场面描写的内容常常是干巴巴的几句话,缺乏层次。复习时,笔者先带着学生回顾了课文中的几段场面描写,如《大江保卫战》中解放军官兵与抢险救灾的情景,《郑成功》中郑军官兵与荷兰侵略者的战斗场面,引导学生体会“由面到点、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接着联系生活实际,选择一个生活场面进行练习。交流中,笔者紧紧围绕“点”和“面”的内容,指导学生展开想象,运用相应的修辞手法把内容写生动。通过这一点对点式的训练,学生在场面描写中的层次感、生动性有了明显进步。
3.“巧练”更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训练对象
在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千差万别的,作文复习课不能成为优秀学生的作文展示课,也不能变成为给基础不好的学生上的补习课,而应该成为不同层次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机会。看起来,这是一个很难实现的工作,其实作文复习课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同样的作文内容,课堂上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表达训练,这是其他课堂练习中很难实现的。以“童年趣事”为例,可以训练选材,找到真正有“趣”的那些事;可以训练列提纲,学习有条理地安排文章结构;可以训练写开头与结尾,学习首尾照应的写法;还可以训练对话、动作、场面的描写等等。到底选择什么呢?除了重点内容、共性问题可以集中练习外,老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作文的情况进行分层训练,指导基础薄弱的学生训练选材,让中间的学生学习生动的描写,激励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有创意、有思想的表达……这样,在复习课上就能够让不同学生百花齐放,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