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浅谈

2013-04-29 00:44:03王彦军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3年5期
关键词:联系生活激发兴趣小学语文

王彦军

【摘要】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时期是记忆最强、 认字最快的时期,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创设有利条件帮助学生识字。针对新课程标准对识字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点,本人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过程中,努力从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识字等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小学语文 激发兴趣 主动识字 联系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14-01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它不仅是我们生活、学习的工具,还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只有学好语文,才能使我们的孩子读祖国的语言文字产生美感,产生好学愿望,体会到其博大精深。语文是一门工具性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乃至今后的终身学习都有不可小视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呢?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就是重点,是基础。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它不仅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文化素质养成和提高的第一步,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还关系到开发儿童的智慧潜能、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脑科学、心理学研究启示我们,儿童时期是记忆最强、 认字最快的时期,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针对课程标准对识字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点,本人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努力从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探索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提高识字效率等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

一、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识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小学生的识字活动更是被动消极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效率低还会束缚孩子的思维发展,语文教师要在这时多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孩子的识字兴趣,不断激发孩子去体验识字的乐趣,有了乐趣不但可以培养识字能力、激发识字兴趣,还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

1.猜字谜记字形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根据课文特点,把识字任务制定成不同的游戏方案,激起学生的识字热情。如,我在教学《儿子们》一文时,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了解了文中的三个小伙伴,我把三个小伙伴的名字写在三片绿绿的荷叶上,问学生想不想和他们交朋友。学生都说:“想。”我就趁势以小伙伴的口吻说:“要想和我们交朋友,先得过发音关。”学生的识字热情早被激发了,在随后的闯关环节中,学生始终热情高涨。在巩固环节中,又采用了师编谜语生猜,生做动作师猜等形式,把识字学习当成了游戏任务,且在编谜中教师巧妙地渗透了识字方法,学生那种愉悦的识字情感体验得到了强化。反馈结果也表明,生字学得非常扎实。我们还可以根据每课生字的特点,把儿歌、表演、画图等多种游戏形式引进课堂,让学生喜欢识字。

2.巧用身边教学资源

学校最近更新了板报,上课后老师带领学生参观新出的报栏,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柳梢、春雨、河流、燕子……学生看到的这些事物就是今天要学的词语,学生在这样优美的情境中开始了识字活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老师再让孩子们读这些词语时,孩子们的情感更高了,读得很有兴趣。

3.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来观看一个个充满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组象形字,这组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富有动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一定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识字教学,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认知策略,激起学生去探索这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的欲望。

4.在游戏中识字

玩是孩子的天性,而做游戏更是孩子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若能将游戏恰当地运用到识字教学中,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像猜字谜、找朋友、成立错别字“医院”等游戏,孩子们都很感兴趣,踊跃参与。如教学“岁”字时,就可以出一个字谜:“山字下面半个多”;教学“休”、“看”等字时,可出示“人、木、手,目”等字,让学生去找,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而“错别字医院”更是将学生的兴趣推向了高潮,使得原本枯燥的识字变成了有趣的游戏。课堂成了孩子的乐团。这样,学生由被动识字变成主动识字。事实证明,学生在游戏中识字既快且不易忘。

二、千方百计引导学生主动识字

一学期认识数百个汉字是个繁重而艰巨的任务,除了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外,还必须大力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第斯多惠说:“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在识字教学当中,如果让学生被动地记、机械地抄,学生会很快厌倦。教师只有调动学生的识字欲望,在识字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形成独立识字的本领,去主动识字,体会成功的快乐,才能让学生的兴趣持之以恒,让单纯的兴趣变成学生的一种心理满足,形成学习的内驱力。

1.引导学生发现识字的方法和规律

汉字本身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学生识字过程中,可依据汉字构字规律和儿童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教学中,教师要授之以“渔”,抓住汉字音、形、义的联系,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及规律,使学生具有分析字形、自主识字的能力。另外,还有会意法、联想法、比较法等等,结合课文,教师自然渗透这些方法,学生通过自主的识字逐渐领悟,老师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地用这些方法学习,学生识字的能力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兴趣也越来越浓,感受到了创造的快乐。

2.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前面说过,孩子们在识字上的差异很大。因此我们鼓励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有的孩子学前有基础,表现欲强,就让他当小老师,教大家识字,小老师、小学生都兴趣盎然;有的孩子喜欢找小伙伴一起识字,就在交流中提高能力;有的喜欢读儿歌、故事,就在语言环境中巩固;有的喜欢抄写;有的善于联想……只要学生能够尽快地记住汉字,方法不求统一。学生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就不会觉得厌倦,而是一种乐趣,一种心理需求的满足。

三、联系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识字的平台

语文是母语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可把识字教学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在生活中识字是很方便、很重要的途径。教材中很多课文本身就创设了一个个真实的生活情境,如《妈妈的爱》、《我必须去》、《吃水不忘挖井人》等,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结合,反映了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时代生活等,拉近了识字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随时随处识字的良好习惯。结合语文天地,开展在生活中识字的比赛,食品包装袋、广告牌、街标、路标、单位名称牌等等都成了学生识字的教材,学生乐此不疲。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教给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同时我们也要在识字教学中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他们真正喜欢汉字,在自主识字中提高识字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联系生活激发兴趣小学语文
迷你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 01:30:53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探索
浅谈农村初中生口头作文训练的方法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调节体育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1:21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