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利军
摘要:高中语文是一门充满感情的学科,我们教师一定要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兴趣,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生机
语文教学要让课堂充满生机,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看到这样的上课情景,教师在上边讲得慷慨激昂,学生在下边听得死气沉沉,教学完全没有成效,使得课堂没有一点活力。而另一种情况是,教师与学生就像是朋友一样,相互讨论,共同研究,师生合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高昂,教学效率非常高。那么,如何使课堂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呢?
一、教师的语言要有号召力
语文课是一门语言类的基础学科,语言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而高中语文中的文化底蕴及文章中所饱含的感情也是丰富多彩,语文教师在语言造诣方面自然也要有超强的感召力,这样才会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的语言感召力越强,学生的兴趣就越强。
教师语言的感召力从何而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挖掘教材,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美妙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动人的情节,引导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语言美,感受到教师的感召力,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变得活跃、积极,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成为课堂的主人。
比如在学习白居易的《忆江南》中的:“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教师在讲这首词时,朗读得声情并茂,把江南美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传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如饮了一杯美酒春竹叶一样,入口绵甜。这使得学生兴趣大增,也有一些学生跃跃欲试,也想要去带感情地朗读,课堂自然也充满了活力。
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发展语文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想象力,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只有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兴趣,才能积极探索,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相互讨论、互相交流,表达自己所想,敢于质疑,活跃课堂,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智慧的活力。
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在讲到文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这一句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在宽阔而美丽的荷塘上面,一片一片翠绿的荷叶重叠着,微风吹过,层层叠叠煞是好看,使我们想到了江南的美景,那和谐而恬静的荷塘、翠绿的荷叶、清澈的池水等等,甚至还有不时从天边划过的小鸟、一朵淡淡的白云,展现给我们的是智慧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
三、利用多媒体吸引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原来在教学中无法展示的画面、场景,可以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1.多媒体可以将抽象变形象、具体,使学生较为直观地感受教材,激发学生兴趣。在教材中,会涉及一些历史、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但这些知识与学生的实际距离较远,学生无法触摸到这些东西,仅靠书上的一些文字知识,学生无法直观地了解。而多媒体的出现则解决了这一问题,其可以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形式,将一些历史事件、景观、事物形象再现,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兴趣。
2.多媒体的大容量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兴趣。多媒体还有容量大的特点,由于其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为一体,可以同时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大大增加了学生所接收的信息量,提高学习效果。
3.多媒体可以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多媒体的特点,使得它可以将课本进行多方面的延伸,从而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我与地坛》时,教师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作者的身世,了解到作者的情感,也就很容易地理解课文,体会到课文中蕴含的情感、韵味,使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进而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语文是我们中华几千年文化的智慧结晶,是无数古人为我们留下的璀璨文化瑰宝,是世界文明最闪亮的明星中的一颗,如何让它一代一代更好地传承,是我们语文教师所要面对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利用所有能利用的资源,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思想交流的园地,使语文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