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晏榕 陆荫文
作业与练习和教育活动的其他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与练习对于学生巩固和运用知识,发展能力,以及增强自主性和责任感,都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就十分强调“主动性作业”的特殊重要性。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在谈到教学最优化和减轻学生负担时,告诉人们“不要取消作业”,而是要“从一道练习作业中取得最大可能的效果”。然而,在实施和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不少教师依然存在着这样的困惑:怎样的作业才是有效的?怎样布置作业才是合理的?
经过实践与探究,我们认为,有效的作业布置应该讲究层次性,因为有层次性才能有针对性,有针对性才能做到有效性。下面就初中语文有效作业的层次分类方法略谈几点。
一、作业主体分层
作业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之间有差异,应划分学生类别,建立成绩档案。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智力状况以及学生个体对语言的感悟,并结合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可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层次:A层为基础生;B层为能力发展生(中等生);C层为特长发展生(优等生)。建立学生成绩档案,根据变化发展原则及时调整学生的类别和成绩档案。
二、作业量分层
新课程语文作业的设计,教师要因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切忌一视同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做不同的作业,变以往的统一作业为自主性作业,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作业的内容和数量。另外,作业设计要尽量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其产生要完成的欲望。如一些背诵性课文,允许一部分学生在课后进行,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识记,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巩固基础知识;记忆力强的学生除了要求当堂背出本篇文章外,可布置他们课后搜集同类型的内容去对比、去背诵,使他们不断超越自我。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除基础练习必不可少,以扎实基础知识和技能外,对拓展性作业他们可做可不做;而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增加他们的作业量,让他们“吃得饱”,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
三、作业难度分层
针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现实,教师在设计作业时特别要注意把握好难易程度,不同层次学生作业的难易程度应有区别。为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需求,让他们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可设计难度分层作业,有三类:必做题(基础题)、选做题(综合题)和挑战题(发展深化题),分别适用于水平下中上三类学生。必做的基础题,以基本知识为主,有一定的模仿性,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达到“会”的目的。综合性题目体现知识技能的转化,设计能够体现知识相互关联性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技能,使学生达到“熟”的目的。挑战性题目体现知识优化过程,具有创新性、灵活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达到“活用”的目的。比如,教完“多彩四季”这个单元后,我就设计了A、B、C三个层次的练习题。A层次:摘抄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描写四季的句子。B层次:请写出描写春夏秋冬季节的诗句各一句。C层次:描绘自己心中喜欢的季节(要求:1.抓住景物特征;2.运用多种修辞手法;3.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能力强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这样既确保了优等生“吃得精”,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饱”,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自觉地积极地有目的地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
四、作业批改分层
教师对分层作业的批改处理,采用学生自改、学生互改及教师批改三种方式。
1.学生自改。对于题型单一、要求较低的作业(如抄写字词),学生对照标准答案自己订正,教师抽查即可。
2.学生互改。“自改”与“互改”的批改方式,不仅反馈及时,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提高他们自我教育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批改作业中得到启迪。
3.教师批改。对于难度大的作业,尽量由教师批改,并由教师对错题进行记录,及时做好反馈工作。
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他们在完成作业的速度、时间上也有很大的差别。语文作业的设计在完成时间上也应考虑分层要求,区别对待。如作文的完成,优等生可用一到两个课时,后进生、学困生可考虑放宽到一到两天,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构思,去查资料,以保证他们的作业质量。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使他们既感受到了乐趣,又扎实了知识技能。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要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从而引导全体学生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应用语文知识,丰富人文素养,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