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文
有人提出:“中国文化根本秘密正在于中国诗学之中。”是的,我们的前人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那么,作为教育、教学引导人的教师,应该怎样把学生引进这“秘密的诗学之中”呢?我认为循序渐进的诗歌教学,能让学生对中国古诗产生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
结合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模式:“以师生互动为中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我采用了循序渐进的诗歌教学方法进行课改尝试。
一、承上启下,巧妙过渡
当14岁的少年踏进中学的校门时,他们带着好奇的心情,憧憬着未来。此时的学生是稚嫩的,需要教师的引导。早读课上,他们拿着课本高声朗读着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等。这时,我问学生,知不知道自己朗读的诗歌是什么意思,他们都摇摇头。那么,该如何让他们快速地进入新的诗歌学习呢?我向学生提出要求,回家找出自己喜欢的诗歌,上课时向全班朗读出自己所喜欢的诗歌。于是下堂课上,初一的新生们就踊跃地展示了他们的成果,如:
骆宾王的《咏鹅》、贺知章的《咏柳》、王之涣的《凉州词》、《登鹳雀楼》、孟浩然的《春晓》、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王维的《鹿柴》、《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李商隐的《乐游原》、孟郊的《游子吟》、杜甫的《春夜喜雨》、《绝句》、柳宗元的《江雪》、李绅的《悯农》等。我把这些诗歌收集起来,问学生,为什么喜欢这些诗歌?学生们回答,这些诗歌好读,易背,是小学学过的。我又问,小学学过的就认为好读,易背,那现在我们也把中学的诗歌学会,不就也好读,易背了吗?学生们都高兴地点头。于是,我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把学过的诗歌,找出自己喜欢的,并把喜欢的原因写出来。第二天检查时,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准备得很充分,回答各具特色。如,有学生说喜欢《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原因是:我喜欢睡觉,诗中作者也喜欢睡觉,而且睡得很甜,不知不觉天已大亮,一觉醒来,只听见处处有鸟儿在歌唱,连晚上下雨也不知道;我也经常睡得很熟,妈妈叫我也听不到,被子掉在地上也不知道。同学们听了都乐了,争先恐后地要回答自己喜欢的原因。我就让他们一个个地回答。有学生喜欢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喜欢的理由是: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还有学生喜欢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喜欢的理由是:农民伯伯在烈日当空的正午仍然在田里劳动,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我们现在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粮食……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诗歌内容是能了解的,而他们的想象也是很丰富的。
中国心理学家的观点认为:青少年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创造性思维,或思维的独创性迅速发展,这个阶段的教育和教学是很重要的。因此,在这一阶段激发出学生的潜能,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通过让学生回忆起小学学习诗歌的情景,进而引起他们对初中古诗学习的兴趣,由此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对新课进行探讨。在这一阶段,我主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诗的韵律美,并且能根据诗歌的内容,结合诗歌作者及写作背景,发挥自己的联想,用文字表达自己对诗歌的认识。虽然,学生们叙写都很幼稚,但充满童趣,让我感受到一种单纯的快乐。期间,我还把学生优秀的作业拿到班上朗读,并及时表扬,赞美他们。同时,又在网上或杂志上找一些和他们同龄的学生的作品念给他们听,让学生自己进行对比,激发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学生的叙写随着时间的推移,练习次数的增多,思维的角度也慢慢拓展开来了。如前面写《春晓》的那位学生,在初一下学期写了对《天净沙·秋思》的理解。
他这样写道:“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写了九个景物,分别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廋马,‘枯藤、‘老树、‘昏鸦这些景物反映了诗人心情的低沉和凄凉,‘夕阳西下写时间,‘断肠人在天涯这句才写到游子及游子的心情,因为看到眼前的景物进而想到故乡的人,由此触动情怀,引起悠悠的哀愁。”看了学生这样的作业,我不禁感慨学生的成长。
二、提高兴趣,挖掘潜能
在引导学生学习,积累古诗的同时,我很注意保护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是不用老师和家长费心的。在古诗学习中,我要预防他们产生畏惧心理、厌恶心理。这就要求学习的内容要更新,这里的更新,是指对诗歌赏析的角度要丰富些。在初一时主要是从内容上让学生学习分析诗歌,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在分析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使用到修辞或其他方法,就如前面的小元同学。其实学生们在当时是无意识地使用这些方法的,这就是学生的潜能。如何再深入地将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就还需要教师的引导。记得对于小元同学的《天净沙·秋思》的作业,我在点评时有意识地对他的赏析手法进行强调,并且带着赞赏的口吻表扬了他,同时也表扬了其他同样能使用这些手法的学生,鼓励学生们展开思维,从更多角度对诗歌进行分析。学生们听后,都很高兴。下课后,小元来到我的面前,对我说,老师,我没有想到使用的是什么方法,只是想着这样分析,就这样做了。这学期的暑假作业,我布置学生在有心情,有兴趣的时候,找一些自己喜欢的诗歌,并从各个角度对诗歌进行赏析,这里,我用了“赏析”这个词。
记得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赏识。”无论是什么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我在教学时,会经常使用到赏识教育,因为赏识教育是一种开发潜能同时保护孩子可持续发展资源(灵性)的教育。赏识教育是唯一能让教育者和孩子共同快乐成长的素质教育。开学后,我在批阅学生的作业时,把学生作业进行分析并归类,同时在课堂上赞扬学生:“自己能将平时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诗歌赏析中去,这是很棒的。连老师都很佩服你们,就让我们来看看自己有多厉害吧。”此时,我是把学生的作业一一读给大家听的,而学生们听到自己的作业被老师表扬,都会有一种自豪感,同时,他们会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会在课后到我的办公室跟我说,自己可以做得更棒。当然,在点评学生作业时,我是把一些赏析诗歌的方法掺和着教给学生的,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感到自己有这种潜力,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然后培养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拓展兴趣,形成能力
上了初三,学生们都从当年的幼稚慢慢走向成熟。此时学生的心理特点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们观察的目的性、自觉性提高了,观察的时间更为持久,在概括性和精确性上都有所提高。他们思维已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并且由经验型转向理论型。表现在逻辑思维的组织性、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得到发展,在面临问题时能够较快地从根本上抓住矛盾焦点,能够独立、批判地思考,对同学、老师、家长、书本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喜欢争论和怀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迷信权威。这些特点,在他们对诗歌的赏析中表现得很突出。如在学习赵师秀的《约客》时,学生朗读完后,我同样让学生对这首诗进行自主赏析。他们此时已经能比较熟练地从各个角度对诗歌进行赏析了,但对诗人等客时的心情却有了争议,因有学生提出教科书上的答案是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此时的学生多是在争论和怀疑。我在这时便行走在各个小组之间,倾听学生们的看法,一小组的观点是:我看主要不是或根本就没有什么焦躁和烦闷的情绪,而更可能是一种闲逸、散淡和恬然自适的心境,也许曾有那么一会儿焦躁过(这种焦躁情绪怎么会持续到“过夜半”呢)。二小组的观点是:诗人被眼前江南夏夜之情之景感染了——多情的梅雨,欢快的哇鸣,闪烁的灯火,清脆的棋子敲击声……这是一幅既热闹又冷清、既凝重又飘逸的画面。也许诗人已经忘了他是在等友人,而完全沉浸到内心的激荡和静谧中。应该感谢友人的失约,让诗人享受到了这样一个独处的美妙的不眠之夜。三小组的观点是:这首诗是写诗人雨夜等候已约客人来访的情景,但约客久久未至而产生一种怅惘、焦躁的心情。对于各小组的观点,有学生又质疑:“在赵师秀所处的年代,多情的梅雨,欢快的哇鸣,闪烁的灯火,都是习以为常的景观,他肯定不会沉浸在我们现代人所认为的这样的‘美景中的。”对于学生们的争论,我感觉,所谓的正确答案都显得很苍白。
采用循序渐进的诗歌教学模式,让我感受到学生的成长,感受到学生对中国古诗鉴赏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让我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地充实自己,获得自我的提升。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