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媚聪
按照课标的要求,我们的教学模式要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转变。课堂的主角是学生,教师在教学上必须放手,才能达成这一目标。
但是,课堂放开,热热闹闹的语文课之后,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一定比得上传统的课堂模式。其实这里的“比不上”,存在着一个评价标准的问题。单纯以单位时间内知识的接受程度来看,确实有时候放开的课堂是比不上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但若考虑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习能力的培养等诸多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因素,那么放开的课堂就要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强多了。
事实上,只要把握好高效语文课堂所必须重视的三要素——“讲”“导”“放”——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威力。
先“讲”,再“导”,后“放”,这是高效语文教学必经的基本程序。如果不按照这样的程序办事,盲目跳脱其中的环节,只强调“放”,教学达不到目的,这就是难免的事情了。
首先说一说“讲”。讲指教师讲解、传授知识的行为。讲的内容很广泛,凡是学生匮乏的基础内容都是讲的选题。基础知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是必须讲的。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这些文体知识方面的内容是必须“讲”的;毛泽东同志创作该词前的经历和当时的历史背景要讲。这些知识主要由教师讲,也可以是教师让学生事先搜集,然后由学生讲,教师补充。不管采用何种形式,其本质是把学生难以占有的资源交给学生,让学生有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知识资源。“讲”一般是在“导”、“放”前讲,在特殊情况下,“放”之后也要“讲”。如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难以进行是由于缺乏基础知识造成的,应当马上“讲”,以最简明扼要的方式来“讲”,尽量不打断学生的学习、思考节奏。如不少学生对《沁园春·长沙》“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句感到难以理解,因为其中的“粪土”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万户侯”涉及历史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当中适时讲一讲。当然,如果学生有懂得的,让学生来讲就更好了。
导,就是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在他们由于思维能力的局限无法有效突破学习上的难点时加以引导。学习要有效率,一定不能漫无目标。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应当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是必要的。一般情况下,明确了学习目标之后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了,但遇到特殊的学习内容,就有必要在思考方法上加以引导。如郁达夫《故都的秋》,文中作者所热爱的故都的秋景特点是“清、静、悲凉”,为什么作者会热爱这样的一个秋?许多学生会作出随意性、推测性极强的回答,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郁达夫的身世经历去理解,在知人论世的前提下去思考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才可靠。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当中,思维上的堵塞在所难免,教师可以直接引导,也可以旁敲侧击,让学生通过回忆、类比、推理等方式,获得思维上的突破。在学习将要结束的时候,教师往往会做一个小结,这个时候的导,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如学生学习了寓言类的文章,教师在学习行将结束的时候加上“我们现在生活当中这类现象多不多呢?我们应当如何正视此类现象呢”等语言,往往会让学生的思考更加深入。这时候的“导”,是在“放”后的“导”,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思考,放飞思想,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思维能力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关于“放”,一定要“放”足,就是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思考时间。千万不可首鼠两端,“放”得不够的后果,往往是得不偿失,白白耗费时间。思考时间的“放”容易理解,就是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合作学习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碰撞,极易擦出动人的火花,也是最难控制时间的,教师要懂得如何把握好“放”的尺度,使时间的投入与教学的收获达到最佳比例。思维空间的“放”也要十分注意,不可过宽,亦不宜过窄。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要适当限制学生思维空间,不应当脱离“在体会作者对光明的渴望之情和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进而深刻领悟文章蕴涵的人生哲理,从中获得有益启迪”这个基本的范围,如果任由学生去作种种“假如”,那就失之过宽了。但如果仅让学生就文章的内容作思考,不让他们结合自身实际、生活实际作研讨,则又失之过窄了。
“讲”是“放”的知识基础,“导”是“放”的思想指引,“放”是为了让学生真正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学生在“放”中得出结论的过程可能比较慢,比较复杂,甚至会不正确,表面看效率不高,其实他们一旦领悟,则终身难忘,终生受益,是真正的高效。
采取“讲”“导”“放”的方法,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把“讲”“导”当主角,“放”才是主角。只要牢牢抓住语文课堂教学的“讲”“导”“放”三要素,认清主次,高效的语文课堂就易于构建了。
参考文献
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