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振涛等
[摘要]目的:探讨胸三角皮瓣扩张器置入术的手术体会。方法:本组患者23例,均行胸三角皮瓣扩张器置入术,术中根据解剖特点,按分区依次解剖剥离皮瓣,将头静脉分支和胸肩峰动脉皮支结扎,彻底止血,留置负压引流。结果:23例中除1例出现感染,2例出现妊娠纹样改变外均按预期扩张充分,顺利完成Ⅱ期皮瓣转移。结论:将胸三角皮瓣供区依解剖特点分区后,使手术操作层次更加清楚,解剖剥离易于操作,有效地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胸三角皮瓣;置入术;解剖分区;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3)05-0518-03
胸三角皮瓣因其与面颈部相邻,术后色泽、质地、弹性优于其他远位皮瓣,为面颈部缺损修复与再造常用的皮瓣供区。当面颈部瘢痕或缺损面积较大时,胸三角供区常需植皮,且因皮瓣较厚,转移到面部常显臃肿,为克服以上的不足,可应用扩张后的胸三角皮瓣,可有效地增加皮瓣应用面积,避免了供区植皮,且皮瓣薄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转移到受区不显臃肿,色泽良好[1]。为了保证扩张后皮瓣充分有效地覆盖受区,减少或避免扩张器Ⅰ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扩张器置入的位置、层次、手术相关细节操作等尤为重要。笔者将胸三角皮瓣分区解剖剥离,便于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并发症。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3例,年龄15~33岁,均为烧伤后面颈部瘢痕,其中单侧8例,双侧15例;男性9例,女性14例;扩张器置入均选用锁骨上切口,扩张器均选用长柱形,容量为400~600ml。
2 手术方法
2.1 解剖分区:笔者将胸三角区分为5个区域(如图1)。Ⅰ区,胸大肌胸肋区;Ⅱ区,胸大肌锁骨区;Ⅲ区,胸大肌乳腺上区;Ⅳ区,三角肌肩峰区;Ⅴ区,胸大肌三角肌肌间沟区。手术操作中,根据每个分区的特点予以解剖剥离。
2.2 术中操作:常规消毒后先定点标记胸廓内动脉2、3穿支的穿出点,以其为埋置扩张器的内侧线,按扩张器展平后的最大范围,在预扩张区用亚甲蓝画线,其范围尽量靠近肩部,切口设计在锁骨下,长约10cm。笔者按Ⅰ至Ⅳ区顺序依次剥离,各区解剖特点及剥离要点如下:Ⅰ区,该区胸大肌肌膜与深筋膜层粘连紧密,术中很难钝性剥离,直视下锐性剥离,可携带部分胸大发肌肌膜,尽量不要剥入胸大肌肌间隙,否则易导致肌间穿支血管离断出血,并发血肿;Ⅱ区,该区胸大肌肌膜与深筋膜层粘连不紧密,可直视下钝性剥离;Ⅲ区,该区胸大肌肌膜与深筋膜间结缔组织疏松,且无主要血管、神经,可用示指、中指钝性分离至拟扩张范围即可;Ⅳ区,该区三角肌肌膜与深筋膜间粘连不紧密,采用钝性剥离即可,但三角肌外缘及肩峰区转向肩背侧呈弧形后,宜用锐性剥离,并且一定要剥离充分,可略超出标记线1~2cm范围;Ⅴ区,剥离该区时因两侧均已剥离,宜锐性剥离,将头静脉分支和胸肩峰动脉皮支结扎,对胸肩峰动脉皮支最好缝扎,避免出血。剥离过程最好在冷光源照射下直视操作,彻底止血(包括皮瓣面),防止术后出血及血肿形成,依次按分区剥离好后将扩张器展平置入留置负压引流管彻底引流,注射阀门可采用外置或内置(如图2)。
3 结果
本组23例患者中,1例扩张器感染,经及时清创冲洗后,重新置入扩张器,仍按预期扩张。2例扩张后期皮瓣出现妊娠纹样改变。全部置入扩张器均按计划注水扩张,注水期为2~4个月。扩张满意后,顺利完成皮瓣带蒂转移覆盖面颈部瘢痕切除皮肤缺损区。
4 讨论
4.1 应用解剖:胸三角皮瓣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胸廓内动脉的前胸穿支,以第2、3肋间的皮动脉为最粗,这些前胸穿支在胸骨旁开1cm处从肋间穿出,沿肋间平面走行,止于胸肩峰内侧,供应该区皮下及皮肤。经解剖学研究,该动脉与胸肩峰动脉及颈横动脉颈段皮支间有丰富的吻合支,使其可以跨胸廓内动脉穿支供应的范围供血,最远可达肩三角肌区[2]。结合上述解剖基础,再辅以皮瓣延迟术的灵活运用,可以确保皮瓣不出现血运障碍[3]。
4.2 按分区解剖剥离:结合胸三角区局部解剖特点和临床手术剥离时体会,笔者把胸三角区分为5个解剖分区,即胸大肌胸肋部、锁骨部、乳腺上区、三角肌肩峰区和胸大肌三角肌肌间沟区。据相应区域肌膜和深筋膜层次间粘连是否紧密,采用锐性或钝性剥离,使解剖剥离过程更简单化。依次按区域剥离后,将胸大肌三角肌肌间沟两侧充分剥离后,可以精细解剖剥离出该区域头静脉分支和胸肩峰动脉皮支,并确切结扎。另外,建议在剥离胸大肌胸肋区时,不要剥入胸大肌肌间隙,以免损伤肌间穿支血管,并发出血。术中必须充分止血,否则出血积于扩张囊和皮瓣间致血肿机化、皮瓣变薄,从而影响远端皮瓣的血供,术后放置引流管,可有效预防扩张囊与皮瓣间血肿形成[4]。手术中应在深筋膜与胸大肌肌膜间剥离,不可损伤深筋膜,因为颈横动脉颈段皮支、胸肩峰动脉皮支、胸廓内动脉胸前穿支间的吻合均在深筋膜浅层,损伤深筋膜则难免损伤上述吻合支,影响皮瓣移植后的血运[5]。
4.3 术中与术后细节处理:置入扩张器的切口选择在锁骨下区,可将颈横动脉颈段皮支切断,起到良好的延迟作用。该处解剖层次清楚,操作方便,剥离的腔隙要尽量靠近肩部,使扩张后皮瓣之长轴尽量延长,以利二期转移。由于胸前区深筋膜组织疏松,肩部及三角肌区组织致密的特点,加之注水后重力因素的影响,使扩张器常常向内、向下移位。因此术中剥离时尽量将肩部三角肌区充分剥离,而强调下界及内侧尽量保守,甚至略有不足,防止扩张器移位[6-7]。术后可以早期注水,注水量要控制在扩张囊容量的10%~15%,防止注水过快过多致张力过大使弹力纤维断裂,从而形成妊娠纹样改变[8]。
笔者将胸三角区依解剖特点分区后,使手术操作层次更加清楚,解剖剥离易于操作,从而有效地避免扩张器Ⅰ期术后血肿并发症的发生。按区剥离皮瓣后,避免了一味暴力地钝性手术操作,符合无创、微创的整形美容手术操作原则。同时术中解剖层次的清晰,精细的手术剥离,以及相应的细节处理,避免扩张器外露、移位并发症的发生。胸三角扩张器置入术后,将拟扩张的皮瓣扩张充分,保障皮瓣血运良好,为胸三角Ⅱ期手术提供可靠基础。此外,分区系笔者人为分区,无明显解剖界限标记,只为手术操作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马显杰,鲁开化,艾玉峰,等.应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J].中国实用整形美容外科杂志,2005,16(3):134-136.
[2]马显杰,鲁开化,艾玉峰. 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的显微外科解剖[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4,12(1):81.
[3]Ghali S,Butler PE,Tepper OM,et al.Vascular delay revisited[J].Plast Reconstr Surg,2007,119(6):1735-1744.
[4]李江,刘郭,陈存富,等. 用扩张后超薄胸三角皮瓣修复颌面部较大面积瘢痕[J].中国美容医学,2007,16(10): 1353-1355.
[5]马显杰,夏炜,郑岩,等.扩张后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J].中华烧伤杂志,2008, 6(3): 207-209.
[6]李先慧,王璐,简彩,等.胸三角皮瓣预扩张术后 防止扩张囊移位的方法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 20-22.
[7]彭湃,马显杰,宋保强,等.扩张器Ⅰ期术的手术设计及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07,16(6):774-776.
[8]鲁开化,郭树忠,艾玉峰,等.皮肤扩张术20年临床应用的回顾[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5,16(4): 209-210.
[收稿日期]2012-12-11 [修回日期]2013-03-10
编辑/张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