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莲等
[摘要]目的:通过测量山东汉族青年上颌前牙区游离龈的形态,得到该地区健康青年的游离龈美学参数值。方法:测量50名健康男女青年的牙龈顶点、侧切牙龈缘水平距离以及牙龈线角,得到上颌前牙区游离龈的基本美学参数值。结果:该地区青年上颌中切牙和侧切牙的牙龈顶点大部分偏远中,尖牙的牙龈顶点位于牙长轴上;侧切牙牙龈顶点偏冠方,龈缘水平距离大约为1mm;牙龈线角左侧大于右侧。男女青年在龈缘水平距离上存在差异。结论:所测数值在口腔义齿修复及牙周治疗中有重要作用,部分指标存在性别差异。
[关键词]游离龈美学;牙龈顶点;牙龈线,山东;汉族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5-0576-03
牙龈美学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仅是因为美观的需求,治疗后恢复牙龈的正常形态和功能也是医生和患者共同的目标。牙龈美学中,除了牙龈乳头,最直观显露的还有游离龈。游离龈的形态和轮廓显著影响着微笑美学。对于游离龈的研究,大多比较概括,尤其是国人,没有一个正常标准的数据供医生参考。因此,本实验通过测量山东地区汉族健康青年上前牙牙龈顶点和牙龈线,提供该地区游离龈美学参数的正常值范围,为口腔治疗中更好的获得牙龈美观提供参考数据。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在山东地区筛选50名健康志愿者(男28名,女22名),年龄18~35岁,平均26岁。研究对象符合:①汉族,祖籍为山东省;②上颌前段牙弓唇侧牙龈健康,无炎症,无牙龈退缩、牙龈增生;③上前牙无缺失、无拥挤,无治疗史及修复史,无磨耗;④除常规的预防洁治外,没有进行任何的牙周治疗;⑤不在怀孕期或哺乳期,未服用任何可能引起牙龈增生的药物;⑥无显著的系统性疾病及家族史;⑦征得志愿者的同意。
1.2观察指标及研究方法:用藻酸盐取志愿者上下颌模型,并灌注超硬石膏,上牙合架。用数显游标卡尺测量下列指标。
1.2.1牙龈顶点(gingival zenith position,GZP):标记上颌右侧尖牙到上颌左侧尖牙6个牙齿牙龈龈缘的切点,即牙龈轮廓的最高点。确定每个临床牙冠的牙长轴(vertical bisected midline,VBM),首先标记参考点,分别标记每个牙冠近远中临近切端的接触点和临近牙龈端接触点,连接各接触点成两条直线,取两线的中点为中间点,连接中间点并延长至牙冠的切端、龈端形成VBM。观察每个牙冠GZP与VBM的近远中关系,并用数显游标卡尺测量GZP到VBM的垂直距离,精确到0.1mm。
1.2.2龈缘水平距离(gingival zenith level,GZL):连接中切牙和尖牙GZP,形成牙龈线。测量侧切牙GZP到牙龈线的垂直距离,精确到0.1mm。
1.2.3牙龈线角(gingival line angle,GLA):测量牙龈线和上颌中线所成的角度,右侧牙龈线角标记为α,左侧标记为β。
1.3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各测量内容进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分析性别与游离龈各美学参数有无相关性。
2 结果 (见表1~2)
2.1牙龈顶点(GZP)和龈缘水平距离(GZL):在男性,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的GZP到VBM的距离分别是0.99mm、0.46mm和0mm,偏远中的概率分别是100%、75%和2%。而在女性,偏远中的距离分别是0.94mm、0.49mm和0mm,偏远中的概率分别是91%、73%和3.5%。男、女性各牙GZP到VBM的距离没有显著性差异。男、女性上颌侧切牙的GZL分别为0.99mm和0.74mm,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男性的侧切牙牙龈顶点距离牙龈线较女性大,两者各有18%和14%的牙龈顶点位于龈线上,无显著性差异。
2.2牙龈线角(GLA):观察测量发现,男女青年的GLA,左侧均比右侧大,且男性较女性角度较大,但两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GZP和GZL显著影响着上颌前牙美学,恰当的牙龈顶点的位置对于判断牙齿的倾斜角度以及牙周外科手术有重要帮助。研究发现,上颌前牙的GZP并不一定位于VBM上。Stephen等[1]研究指出,上颌前牙的GZP大部分位于VBM的远中,其中中切牙和侧切牙的GZP位于VBM远中,平均约1.1.mm和0.4mm,尖牙的GZP位于VBM上,平均约0mm。Rufenacht[2]认为,中切牙和尖牙的GZP位于VBM的远中,而侧切牙的GZP在VBM上。而Magne和Belser[3]则认为,所有上前牙的GZP均位于VBM远中。Goodlin[4]研究认为,中切牙和尖牙的GZP都位于VBM的远中,侧切牙的GZP在VBM上。
本实验综合参考国外文献中所用的方法进行分析测量,结果显示,男女青年中切牙和侧切牙的GZP大部分偏远中,而尖牙大部分位于VBM上。此结果与Stephen[1]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由于GZP、VBM的确定方法、分析技术以及样本差异[5],导致各实验研究结果各异,但不难看出,所有的结果中,上颌中切牙的GZP大部分都偏远中,上颌前牙的GZP不一定都位于VBM上在进行全冠或贴面修复的牙体预备时,应该根据牙龈的形状适当的放置排龈线[6],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护牙龈组织健康,也可以使冠修复后的牙体轮廓恢复自然。
观察上颌前牙的牙龈顶点可以发现,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的牙龈顶点并不位于同一高度,其中以侧切牙最低。Stephen等[1]研究认为,侧切牙的GZL为(0.68±0.52)mm,其中15%的GZL位于龈线上,即中切牙、侧切牙及尖牙的GZP高度一致。Charruel[7]和Goodlin等[4]研究与上述结果相似,Charruel[7]认为81.1%的侧切牙其GZP低于牙龈线,平均也是(0.68±0.52)mm。Rufenacht[2]研究显示,在Ⅰ类错牙合中,中切牙和尖牙的GZP应该位于同一水平,而侧切牙稍偏向于冠方。Ⅱ类错牙合中,侧切牙的GZP稍偏向龈方。本研究显示,男女青年上颌侧切牙的GZL分别为(0.99±0.12)mm和(0.74±0.16)mm,偏向冠方的概率分别为82%和86%,与国外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大部分的侧切牙其牙龈顶点都偏向于牙冠方向,但男女性结果有显著差异,男性的GZL明显大于女性。在义齿修复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左右两侧的对称,正确的恢复牙龈顶点的位置,保证牙列的自然和谐。
游离龈外形参数对于修复过程中(如种植术、冠延长术以及牙周治疗)正确的恢复牙龈的外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上述提到的牙龈线是牙龈形态学的一个显著特征。观察发现,当受试者头部处于正中,双眼平视前方,眶耳平面与地面平行时,尖牙的牙龈顶点可能比切牙的更靠近牙根方向。Sylvain Charruel[7]观察206例受试者发现,左侧的GLA平均86.5°±5.1°,右侧平均85.2°±4.9°。和本实验的研究数据相比,中国山东地区汉族男性青年的GLA较法国人大,但左侧牙龈线角均大于右侧,男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在头部处于正中位时,尖牙的牙龈顶点的确高于切牙,左右侧轻微不对称,与Ahmad[8]、Chiche、Pinault[9]、Magne和Belser[10]的研究结果一致。与上述研究侧切牙的龈缘水平距离相结合可得出结论,大部分中国山东地区汉族青年,其尖牙的牙龈顶点高于切牙,而侧切牙的牙龈顶点位于牙龈线以下,在前牙中位置最低,且左侧的斜率要大于右侧。临床医师可根据此信息,在治疗和修复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牙龈线和各牙牙龈顶点的关系,正确的恢复牙龈顶点的位置,达到更好的美学效果。
本实验通过测量山东地区汉族健康青年游离龈的有关美学参数,确定了该地区男女青年上颌美学区牙龈顶点及牙龈线角的参考值范围,并总结了牙龈顶点和牙龈线的关系,为今后在口腔修复治疗、牙周治疗以及种植修复阶段的游离龈边缘恢复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为能够更好的达到微笑美学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1]Stephen J,Jocelyn HP,Christian FJ,et al.Gingival zenith positions and levels of the maxillary anterior dentition[J].Wiley Periodicals,2009,21(2):113-120.
[2]Rufenacht CR.Principles of esthetic integration[M].Berlin:Chicago Quintessence Publishing Company,2000:154-158.
[3]Magne P,Belser U.Bonded Porcelain Restorations in the Anterior Dentition: A biomimetic approach[M]. Berlin:Quintessence Publishing Company,2002:242-263.
[4]Goodlin R.Gingival aesthetics: a critical factor in smile design[J].Oral Health and Dental Practice, 2003,93(4):10-27.
[5]章福保,张林.上颌前牙区牙龈美学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0,3(10):636-638.
[6]王新知.前牙瓷粘结性仿生修复[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40-41.
[7]Charruel S,Perez C,Foti B,et al.Gingival contour assessment: clinical parameters useful for esthetic diagnosis and threatment[J].J Periodontol,2008,79(5):795-801.
[8]Ahmad I.Geometric considerations in anterior dental aesthetics: restorative principles[J].Pract Periodontics Aesthet Dent,1998,10(7):813-824.
[9]Chiche GJ,Pinault A.Esthetics of Anterior Fixed Prosthodontics[M].Chicago:Quintessence Publishing,1994: 13-32.
[10]Magne P,Belser UC.Bonded Porcelain Restorations in the Anterior Dentition[M].Chicago:Quintessence Publishing Company,2002: 57-96.
[收稿日期]2012-12-27 [修回日期]2013-02-17
编辑/何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