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2013-04-29 18:24李鹏
家教世界·下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建设

摘 要: 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工作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长期、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保证了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稳定、长期、有效,也是高校、基地自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与整合的研究,可以总结各类经验,加快社会实践的基地化建设,增强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提升高校自身影响力,为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宽人才培养途径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人才培养

一、引言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就业问题已成为了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我国仅高校毕业生就有611万人,加上各类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360万人,总数接近1000万人。而用人单位强调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成为影响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就业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门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反思现有的教育模式,吸取国外先进的理念和做法,扬长避短,使我国的教育模式更贴近市场,贴近社会,为各行各业提供各类人才。

二、 构建校外实践基地动因分析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在新的条件下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遵循理论教育与实践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教育实践环节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外实践教育其本质就是产学研合作教育,它不仅直接影响到学校生源市场的占有率,更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率,甚至影响到学生未来整个职业生涯。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能有效地提升学校实践教学水平,使人才培养手段在传授必需够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实践、实习过程,迅速提高学生将来进入企业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因此,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是解决人才培养的有效渠道和方法。

三、目前校外实践基地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在设立基地、管理基地、协调关系上存在诸多问题

目前许多高校在建设大学生实践基地时,缺乏深入调查和仔细研究,没有针对性地选择基地并设计实践活动内容,仅仅是因为需要组织活动,需要一些基地,就盲目上马设立基地,没有考虑基地建立后的长效利用。另外,尽管很多基地签订合作协议书,但是对双方的职责、义务规定不够明确,协议仅仅是面上的呼吁,这样的结果是基地建设失去了长效机制。

(二)各类基地建设缺少统筹规划

一个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建立,进而发挥作用,不是一次挂牌、一次剪彩就能完成的。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建设需要学校和基地之间长期合作,双方需要懂得双赢。然而,目前的好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能达到双赢的目的,究其原因是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四、构建新型校外实践基地模式

高校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途径。但是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并非易事,它涉及面广,类型多样,工作复杂而艰难。因此,研究基地建设基本模式,为基地具体建设提供指导,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校企共建实践基地模式是高等院校利用企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以培养企业需要的、并达到岗位能力要求的高技能人才为根本目的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作为学校要同企业合作,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意识,主动为企业服务。作为企业也应该认识到学校是在为企业培养有知识、有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企业可以从实践表现突出的学生中进行选拔,毕业后将其吸收为企业员工。这样校企双方建立全方位,深层次,紧密型的合作关系,形成“互惠和双赢”的局面。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模式。

(一)情感关系型模式

这种模式是建立在企业完全自愿的基础上,企业愿意免费地为学校学生提供服务,它完全超越了各种利益与政策法规的制约,是一种原始、质朴且是不存在其他风险的一种模式。维系这种基地存在的是情感与关系。这种情感与关系可以是学校与基地的公共情感,也可是学校教师与基地关键人物的私人情感,还可以是基地所在的企事业单位领导个人或企事业单位群体的崇高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依据这种模式建立的基地具有运行成本低,关系融洽,实习效果好等优点。但随着社会变化以及学校、企事业单位人员的变化,基地与学校的联系会变得越来越不稳定。比如,由于原来联系人员的工作变动,这种联系就可能立即被终止。

(二)互惠互利共建模式

这种模式是建立在学校与企业双方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的。它也是最常见的基地建立模式。根据双方合作方式和内容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依托行业学会,建立“双赢”的互动机制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是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高校就必须与企业广泛合作,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和标准,制定恰当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充分利用企业的教学资源,并与企业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工作。只有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才能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协会对行业的发展壮大起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协会和企业这种密切关系,利用这种独特的资源与优势来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实践教学进行相应的研究和探索。行业学会及其拥有的专业技术队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是提高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重要条件。行业学会在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具有以下优势:人才集散流动的中心;在行业发展、科技规划和学术创新方面居于先导地位;能够捕捉到大量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课题。当前,学会是各行业普遍存在的社会组织形式。对行业的发展提供咨询与研究服务,具有一定的行业权威性。充分发挥行业学会的作用,能够极大地促进高校与行业之间的合作,更能够为学生实践提供好的条件。

(2)人才培养与交流模式

高校利用自己在培养人才和培训人才的优势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基地。这种模式的具体运行可以是学校以帮助企事业单位培训技术及管理人员、为企事业单位定向培养毕业生、向企事业单位派遣校内工作人员等方式,取得学生在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权利,并以合同形式加以约定。这是以人才为媒介的联系方式,表面上看没有直接经济利益,也未获得学校专有技术的使用权。但由于人才培养与交流的实质就是以人为载体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交流。所以企事业单位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潜在的经济利益。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学校把自己教学单位的优势与企事业单位的优势相结合,形成优势互补,直接经济成本低,实习效果好。但这种模式的前提必须是学校专业培养方向与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一致,企事业单位持续发展前景较好,企事业单位有长期人员培训愿望和持续进入计划的需求。

(3)校企互动,建立特色实践教学模式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互动机制,目的是把共建行为形成制度,系统地利用企业和学院资源,提高共建的效率和效益。实践教学是学生迈向专业工作的第一步,而实践教学基地则是迈向这第一步的保证。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各有作用,是不能互相取代的。依托企业,利用企业设施、设备和技术资源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质上实现了教学现场由校内向生产现场的延伸。学生进企业实习不仅仅是在最大限度上实现了学校和企业资源、环境的共享,有效发挥了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降低了教育成本问题;主要是学生置身于企业的生产过程之中。体验着企业的生产氛围,同时通过参加顶岗操作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经验;使他们在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培养了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增强了质量意识和责任感,接受了企业文化的熏陶;可以真正了解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使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有效地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校外实践基地教学。学生适应岗位能力强,适应期短,减少教学成本;还有助于促进教师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并且有助于实现培养和就业的零距离对接,是高校培养出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并能直接面向社会的学生的有效途径。

(三)行政法规模式

这是国家为了保证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以行政手段甚至制定法规的方式确定的某些企事业单位必须承担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一种模式。学生在这些地方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企事业单位有义务提供服务,但高校不必支付相关费用。具体来讲,就是国家以政策和法规规定,某些企事业单位必须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其它学员进行培训教育承担义务,并授以其“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称号,高校不向企事业单位支付费用,但政府拨付一定经费以维持基地运转,或在税收、物价等应支付款项中给予政策优惠,对企事业单位进行补偿等。培养的人才适应和满足人才市场需求,是高等教育得以生存与发展之本。近年来,政府积极投入各种资源和措施支持高等教育,构筑人才需求互动平台。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及企业人才需求,贴紧、贴实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需求,构筑学校与企业人才需求的互动平台。使学校成为行业和企业的“人才蓄水池”,形成学校在就业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五、结论

实践基地建设工作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长期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实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地化,才能克服教育的盲目性、实践的随意性。通过基地可建立起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使实践活动真正成为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教育环节。我们相信,随着对实践工作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必将能够得到新发展,实践基地必将在实践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正伟.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1).

[2] 郏国中. 高等教育校外实践基地模式探析[J]. 新教师教学,2010,11

[3]潘国廷.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建设与整合[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6,1.

[4] 符绳发.建立大学生就业基地的几点思考[J],职业时空,2008,2.

作者简介:

李鹏(1969-)男,汉族,山西神池人,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