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开课授课人角色定位探析

2013-04-29 15:03赵宇舟等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 2013年5期
关键词:教师发展

赵宇舟等

摘要:网络公开课授课人是传统教师与新兴媒体人的交集,其职能是在公开的网络环境中对课程教学实施再现,传播亟需的教育科学文化知识及基本技术与方法。本文基于对现有网络公开课授课人角色定位的分析,结合相关动力因素,探讨了网络公开课授课人定位的演化趋势。

关键词:网络公开课;后现代课程观;受众关系探析;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9-0116-04

作者简介:赵宇舟,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廖文武,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及评估。

国际开放课件联盟(OpenCourseWareConsortium,简称OCWC)于2008年正式成立,其旨在让任何人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够获得任何其所需的教育及文化知识。在OCWC框架下已提供了超过20种语言环境的14000门课程,[1]网络公开课填补了国内众多知识领域的空缺。网络受众通过一门公开课学习了新知识,体验了高校的文化氛围,领略了新兴的课程编制,更认知了一位学术明星,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基本技术与方法。随着林林种种的网络公开课不断推出,正如在网络这个聚光舞台上不断变换的剧目一样,能够长久保持在网络受众记忆中的,除了简明的主题和基本内容脉络外,就是竭尽所能的主角——网络公开课授课人。

美国著名课程理论专家格鲁梅特(M.Grumet)认为,课程是美学产品,也是技术产品,既属于文化秩序,又属于自然秩序。作为美学活动,它创造并包含了角色(figure),又包括了场景(ground)。[2]网络公开课授课人有别于传统意义上主导课堂的教师。作为网络公开课的授课人,在踏上这个见证无数悲剧喜剧的舞台之前,就应该意识到:无论在此之前学术地位如何,行政职位高低,微博粉丝多少,一旦走上网络公开课的讲台,授课人都不再仅仅是一名教师,其社会角色完全不由自己决定,而是在受众需求和学术追求的天平上摇摆,这是一种全新的生态,同样是一种神奇的“聚光效应”,网络公开课的授课人正是完全暴露在明亮的聚光灯下,回应黑暗中不确定受众群体的全部期待、关注和感受,其中大部分是关于高深学问的疑惑。随着越来越多网络公开课授课人进入网络平台,多样化的角色也由此呈现,现有的角色甚至会发生异化。正如同一幕戏剧,网络公开课的全部生命和活力、影响和前景,都寄宿在了授课人这一生动的角色上。同样,试图诠释网络公开课内涵的“循的去一”,也正当由此出发。

一、现有网络公开课授课人角色解析

1.高深学问的“引产者”

在古典教育学当中,作为知识传授的教学被奉为经典,而深受苏格拉底“引产术”影响的中世纪经院哲学则萌发出了现代大学的雏形。网络公开课首先应该是一门课程,其次才具有网络公开的特征,这也是网络公开课赖以区别于其它网络名词的核心所在。主流课程理论能不能够套用于网络公开课?答案是否定的。虽然主流课程理论已经进入课程管理的理念,作为课程管理者的教师在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进程中都有着明确的职责划分,通常要求精确、实用、标准且高效。但是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网络公开课的授课人都不应该向这类教师看齐。在网络公开课这一公共事件下,授课人将从“传授者”或者“管理者”变为“引产者”,其职责是将受众需求的、时鲜而富有启发性的案例和信息进行重新建构组合;在以独特的形象魅力引导受众关注主题内容的同时,提供一种方法论性质上的指导和既有经验的借鉴,进而完成智力启发的全过程;在引发对课程主题持续讨论的同时,以有限的资源,借助相关网络平台,回应部分受众在学习探索过程中的任何疑问。网络公开课授课人的终极目标,在于启发受众进行批判性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对特定主题进行自发而深入的探索。网络公开课的影响由此才能够超越有限的课程内容框架,进而获得更佳的传播效果,这与我们熟悉的成语“抛砖引玉”有异曲同工之妙。

2.特定学术群体的“代言人”

在越来越多的网络公开课登台亮相之后,网络公开课授课人受限于其智力和精力,将会越来越多地依靠其“团队”的帮助。网络公开课授课人在网络的舞台上将不断地演绎下去,而正如在所有戏剧中出现一样,演员并不是一个人就完成了整幕的戏剧,戏剧的成功是整个“戏班”的功劳。只是在网络公开课的情境中,作为“戏班”的“团队”消隐了,相比较于现实中的戏剧,其“后台”更难于接近。

授课人的“后台”的构成十分复杂,而且不断有新的角色加入。网络公开课以一种网络视频的方式呈现,专业的摄像人员始终在场进行拍摄录制,负责网络技术的人员将确保视频能够被所有的或是特定的受众群体直接点击观看或是下载保存;网络公开课是一种网络媒介产品,媒体人会为其制定完善的传播方案,对传播的进程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微博等网络工具时刻关注受众的反馈;绝大部分网络公开课都是来自于高校,授课人普遍是知名教师,会有助教和学生直接参与到现场教学的过程中。镜头有很强的聚焦效应,当欣赏网络公开课授课人的精彩讲授时,受众不由自主地进行了选择性认知(SelectivePerception),难以意识到“后台”的存在。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网络公开课授课人绝非“一个人在战斗”。

网络公开课的编制,意味着要以有限的时间长度涵盖尽可能多有价值的智力成果,这使得开放性的课程编制成为可能。会有不止一位教师或者学者参与到某一网络公开课编制的过程中,为其提供研究成果或是改进建议。但卓越的网络公开课并不是各种矛盾对立观点的大杂烩,相反,优秀的网络公开课会包含有明确的、极有说服力的观点和具有启发性、开放性的结论。这往往意味着具有师承关系的某一学派可能作为一个整体成为网络公开课的主导者。鉴于这种情况在高校学术研究中是普遍现象,网络公开课的授课人可以被视为所在学派的“代言人”。塔尔博士的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受众需求与学术追求的“平衡者”

网络公开课授课人会不断接收到来自于受众的反馈,这些反馈会促使其对其课程编制和课程实施的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授课人要在多大程度上遵循来自受众群体的声音?这成为一个令人困扰的重要问题。媒介产品都有着明确的受众定位,迎合受众对于各种要素的需求,刺激受众的感官,吸引更多的受众进行消费,这是所有媒介生存和发展的渐进式螺旋。这是不是意味着网络公开课作为一款即将走向成熟的媒介产品,需要授课人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最大化受众群体的期待,以使网络公开课成为雅俗共赏的公共消费品?

时至今日,在现代课程论的框架体系下,无论如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教师主导知识传授的地位都不能被否定。涂尔干认为:“正像牧师是上帝的解释者一样,教师也是他所处的时代和国家的伟大道德观念的解释者”。[3]网络公开课的授课人首先是一名教师或是一位学者,其次才能被阐释为社会赋予的其它角色。这意味着授课人在网络公开课的实施过程中,会将其对网络公开课全程的主导地位,完整地展现在受众面前。无论受众赞许与否,只要进入到网络公开课的情境中,都必须要服从于授课人的引导。在从网络公开课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受众会有自主观点和价值判断产生,但能直接在课堂上与网络公开课授课人互动的受众群体是极少数,授课人与受众的互动大部分借助第三方网络工具开展,而在此过程中,除少数极具代表性的意见之外,大部分受众的观点和看法都会淹没在网络终端里。缺乏后现代课程观所倡导的师生互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现有网络公开课的实施过程是对授课人权威的强化。

现有网络公开课的课程实施,正是其独特魅力之所在。网络公开课授课人在课堂上所展现的学术风范,满足了受众对于高水平知识传授的期待。受众需求的力量对于媒介产品的影响显而易见,而网络公开课授课人的权威强化从某种意义上平衡了外力的侵袭,恪守着学术研究的矜持。网络公开课的授课人始终在对受众需求与学术追求进行微妙的平衡,以确保网络公开课不竭的生命力。

二、网络公开课授课人角色转变的动力因素

1.后现代课程观的影响

后现代课程观是课程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网络公开课的编制与实施同样汲取了后现代课程观的核心思想。冯俊认为“按利奥塔的观点,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后工业社会,即他所说的后现代社会,知识越来越计算机化、商品化,效率原则或行为性原则成为衡量科学知识的唯一标准”。[4]网络公开课的受众与后现代课程观中的学生有着类似的角色,借助网络平台,对所需资源有着充分的选择权,并不被任何规章所束缚。教师必须为这种新的相互关系积极调整自己的角色。正如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重要代表人物小威廉姆·E·多尔认为的那样,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反思性关系之中,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教师要求学生延缓对那一权威的不信任,与教师共同参与探究,并与学生一起共同反思每个人所获得的心照不宣的理解。[5]

从另一个角度看来,网络公开课的授课人的境遇与后现代课程观中的教师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同样是公开的网络环境,同样是挑剔的受众或是学生,但网络公开课授课人并不需要遵循后现代课程观的复杂要求。授课人并不被要求直接与受众互动,可以不降低姿态进入到一种平等的教学情境中,而是专注于课程实施过程的完满。网络公开课授课人通过课程实施过程完成“人性的唤醒与个性的塑造”,而并不需要走入受众中间,与他们促膝长谈,或是面对面回应他们的质疑。网络公开课的授课人成为了教师仰慕的对象,同样担任教职,网络公开课的授课人不但可以在聚光灯下高声宣扬自己的观点,而且不需要处理后现代课程观中复杂的师生关系;可以专注于研究的主题,而不需要进行系统的阐释。网络公开课授课人的身份对于众多教师、特别是身处高校的教师或是学者,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越来越多的教师向成为一名网络公开课授课人的方向努力,希望回到他们理想的教学模式中去。

2.角色“他认”远胜“自认”

网络公开课授课人是在网络媒介环境下,由传统教师发展而来的一种特殊角色,对立矛盾的因素在其中相互作用,要想对其进行清晰的角色认定非常困难。角色认定包含着“自认”与“他认”两种视角。所谓角色自认:就是某一群体主动建立一个认知和表达体系,在自己是谁、自己是做什么的、扮演何种社会角色、遵循何种规范等问题上形成清晰的主体意识,即可简称为“我是谁”;所谓角色他认:就是社会对某一职业群体的角色认定,即“他是谁”。[6]“自认”与“他认”共同构成了认识网络公开课授课人的基本角度,虽然二者的对立不断丰富着对网络公开课授课人角色的认定,但两种认定角度对网络公开课授课人的影响力并不平衡,“他认”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回到对于传统教师角色的阐述上,教育社会学家比德尔(B.ddle)在前人的基础上将教师的角色界定为以下三种类型:其一,教师角色即教师行为;其二,教师角色即教师的社会地位;其三,教师角色即对教师的期望。[7]对于教师角色的认识,在过去几十年间发生了显著变化,“他认”逐渐瓦解着教师们“自认”的师道形象,教师们依照来自社会的态度和看法调整自己的行为,而非继续栖居于“象牙塔”之中,正如布鲁贝克所述“开始向社会中心移动,开始通过参与广泛的社会活动来确立自己的合法地位。”[8]

网络公开课授课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他认”角色。人类认识新事物是从其“特性”而非“共性”开始,一门卓越的网络公开课需要有着特殊个性的授课人。当受众试图回忆起某一门精彩网络公开课的情境之时,除了值得深思的主题,便是授课人进行知识传授时独特的口音、表达方式以及媒介形象。无论网络公开课的授课人愿意与否,与受众观察到的“他认”的角色相比,“自认”角色的影响力微乎其微,这是一种不平衡的力量博弈。聚焦在镜头前的仅仅是授课人的当下表现,而不是其作品或是思想的全部内涵。

3.回应受众期待的螺旋

当网络公开课的授课人认识到角色“他认”的强大力量时,其主要的努力方向,便是回应受众对于其课程的期待,而非传授完整的知识体系或是学术研究成果。利奥塔认为,“知识并不限于科学,甚至不限于认识。”“但人们使用知识根本不是仅指全部指示性陈述,这个词中还掺杂着做事能力、处世能力、倾听能力等意义。”“它(知识)与各种能力扩展而成的建构相吻合,它是在一个由各种能力构成的主体中体现的唯一的形式。”[9]受众对于网络公开课授课人的期待,同样复杂多样。

网络公开课的授课人在回应受众期待的过程中,告别了“象牙塔”。在媒介因素的作用下,网络公开课的授课人一点点向受众需求中的代表性意见倾斜,试图制造一种苏格拉底或者是孔子式的教育氛围,营造出类似学术权威的媒介形象,而愈加容易轻视来自于学界的意见和建议,这也是网络公开课授课人在受众需求和学术追求冲突间寻求效益最大化的结果。如果某位网络公开课授课人想要不断推出网络公开课,就很难脱离这一不断演进的“螺旋”。毕竟具有一定学术素养的受众是少数,拒绝回应受众的广泛期待就很难取得“后台”的支持。

三、网络公开课授课人角色的异化

1.网络化学习“文件”的制造者

网络公开课的蓬勃发展,是网络化学习时代出现的独特公共事件之一。网络公开课的出现彻底地动摇了课堂参与的必要性,影响到了所有类型学校教育的底限。正如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德鲁克预言“三十年内,巨型的大学校园将会成为历史遗址”。[10]网络公开课正是对先进课堂教学过程的忠实记录,是对高水平知识传授过程的翔实重现。优秀的网络公开课授课人通过主导制造学习“文件”——网络公开课,不但赢得了包括适龄在校学生的广大受众群体,更是迫使教师群体系统反思其课程理论和教学行为,以迎接来自强势课程文化的挑战。对网络公开课是彻底认同并模仿引用,还是批判反思并进行改良,对教师群体而言都不是容易的选择。

网络媒介将在短时间内成为学习内容的最主要载体,而这必然与学习内容的最权威载体——官方教科书产生冲突,特别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在具体知识上的分歧,都会因网络公开课的网络化特征而显性化。网络公开课授课人是强势的观点持有者,其与官方教科书观点持有者之间的冲突会在网络的各个角落持续展开,而网络公开课这一“文件”只是类型之一。网络公开课授课人会尝试在各种网络平台上制造各种类型的“文件”,这些“文件”则有可能受到来自政府的封禁,但网络公开课授课人的观点则会借助网络达成无孔不入的渗透,进而形成对话语权的争夺。

2.话语权的争夺

在高校的情境之中,网络公开课授课人角色的出现,使得“话语夺权”成为可能。学术自由与教授治校一直都是高校教师所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但在科层制的框架下,学术资源存在被集中垄断的情况,青年教师不易获得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而且学术与行政团体的相互关系也难以界定。

网络公开课的授课人不一定是高校讲坛上的风云人物,其结合媒体对课程进行加工制作,依靠媒体进行传播,并不必要得到所属的高校或是机构的首肯,但其网络公开课所产生影响的范围却远远超越了其高校或是机构所在的范围。以网络为平台的传播者通常以草根阶级居多,但网络公开课授课人的出现却铭刻于所在高校的印记,其本人也会在经意不经意间强调所属,从而建立起受众对某一所高校的认知。网络公开课授课人成为了传统教育组织构架中的不确定因素,其与媒体建立有密切联系,拥有独立于校方的话语权,难以受到所属机构的直接控制。这也迫使校方给予网络公开课授课人相应的空间和权利,以实现利益的协调。通过作为独立角色的网络公开课授课人,学术自由与教授治校得以更好的实现。

3.演说家还是学者:舆论的新贵

网络公开课就课程实施方式而言,是对既有教师权威的强化。而这种权威强化的过程,恰恰包含有媒体的全程参与。在舞台的聚光和媒体镜头的聚焦下,网络公开课授课人本身也会向着一个成熟媒体人的方向发展。通过媒体在传播方面的优化,网络公开课授课人的话语有了引导人心的力量,话语所及之处,即是对权威的阐释。网络公开课不是一种对话的过程,而是通过展现内容进行单向的启发,控制权不完全掌握在网络公开课授课人手中,处处都有媒体修改的痕迹。

网络公开课的授课人是重新回归学者的身份,还是成为舆论领袖?可能都难以如愿或定位。有人认为,自从高度依靠媒体之后,网络公开课的授课人就不是纯粹的学者,网络公开课强化权威的课程实施也不利于学者展现系统性,不加偏颇的思考。与此同时,网络公开课的授课人试图主导舆论的努力也难以有所成就,因为缺乏媒体的全力配合,其无法形成独立的意见,更无法自由接收特定群体的意见并进行独立加工。网络公开课的授课人无疑是舆论的新贵,但其要成为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角色,还需要许多外力的介入,甚至是对既有网络公开课模式的彻底变革。正如BBC给予哈佛大学“公正”系列网络公开课授课人桑德尔的新昵称“公众演说家”(ASuperbPublicSpeaker),这便是媒体对于网络公开课授课人的一种代表性看法。至于演说的内容,尽在媒体掌控。媒体身后的权力意志,是真正左右网络公开课发展,以及网络公开课授课人角色定位的决定性因素。

参考文献:

[1]OCWC主页[EB/OL].http://www.ocwconsortium.org/.

[2]威廉F派纳等.理解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DurkheimE.MoralEducation[M]NewYork:FreePress,1961.

[4]王彩霞.利奥塔知识论评析[D].苏州:苏州大学,2008.

[5]王国玲.后现代教师观解析与教师角色重构[J].教育与职业,2012,(9).

[6]高飞.高校教师角色冲突及其调适[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

[7]柳栋等.网上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角色[J].全球教育展望,2001,(11).

[8]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9]利奥塔.后现代状态[M]北京:三联书店,1997.

[10]康宁.网络化与大学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0,(01).

猜你喜欢
教师发展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职教师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农村学前教师发展困境及策略研究
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发展自律动力问题探讨
民办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选课制的推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研究
提升幼儿园教师素养的策略研究
利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促进校本课程建设
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和培训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