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为本,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2013-04-29 09:50:12顾雅芳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文眼课程标准高中语文

顾雅芳

本文就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提升学生思维素养的问题谈了几点想法。语文教学的传统、现状和语文学科的性质,都需要语文教师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以文为本,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有如下阐述:“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无论是语文教学的传统还是当今教育改革的现状,都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

分析文本思路,提升判断力和概括力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必修课程的教学要求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而要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就先要教会学生提取、筛选文段信息。教师要做的就是带领学生研读文本,教给学生阅读、把握文本信息的方法,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敏锐的判断能力和高度的概括能力,为深入阅读和感悟文本奠定基础。

搜寻中心句,快速把握大意。找到了中心句,自然段段意就基本明自了。一般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和总述作用;在段的中间的中心句起承上启下作用;在段的末尾的中心句起归纳和总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这些概念告诉给学生,并在平时的课堂阅读教学中不断强化,增强学生语言的敏感度,提升他们快速搜寻判断中心句、把握文意的能力。

关注关联词,厘清段落关系。关联词语可帮助我们来厘清段间和段内关系。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的《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是他尚未完成的手稿,是分类编排的的偶尔闪现的思想的灵光,体系并不严密,这就对学生的阅读造成很大的障碍。而这篇文章用语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关联词语的大量使用,可引导学生通过关联词语梳理句间、段间关系。第一段“思想形成人的伟大”独立成段,是文章的核心观点;第二段用了“但”、“然而”、“因为”三个关联词语,通过这三个词语,分析各分句、复句间的关系,得出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思想能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而有尊严;第三段的开头使用了关联词语“因而”,告诉读者二、三两段间是因果关系,第三段的结论是第二段论述的基础上得出的: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以此类推,可帮助学生把握整篇文章的思路。

当然,除这两种方法外,教师可根据学情和文本采用切合实际的办法,但不能回避的是要教给学生阅读文本的方法,授之以渔,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概括能力。

深入挖掘文本,提升洞察力和感悟力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深处进行品味、感悟和体验。

细读文眼处。诗有“诗眼”,文有“文眼”。 文眼,是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文眼是文章的精神凝聚点,是读懂文章的关节点。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眼进行文本细读,锻炼学生敏锐的洞察力。

细读内涵处。内涵是一种抽象的感觉,不是表面上的东西,而是内在的,隐藏在事物深处的东西,需要探索、挖掘才可以看到。富有内涵的文段感情深刻含蓄,隐现着文本的中心或价值取向。对这些地方进行细读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读出弦外之音,品出丰富情感。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他的《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中这样说道:“始终保持对文本言语的一种高度敏感,对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必须抱着黛玉第一次进贾府时的那种警觉。”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之时,就要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敏感和警觉,在文章的文眼处、内涵处细细玩味,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深处,感悟文本,那才会产生“悠然会心,细读奥妙难与君说”的体验。

质疑探究文本,提升发散力和批判力

“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这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的表述,把学生的思维训练放在很重要的地位,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文本,以提升学生的求异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在无疑中发现有疑,提升批判力。教材中选入的古今中外的作品,是极为经典的思维经验的结晶,但也不可否认,由于与学生的距离较远,会让学生产生疑惑,或是作品本身会有些许瑕疵。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问、质疑,既可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可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在空白处想象联想,提升发散力。空白,是作者有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的意蕴空间。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在这样的地方促使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留白是中国古典诗画的常用手法,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教师要在其留白处让学生想象揣摩,体会诗歌意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它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在现有文本的基础上,发动学生主动质疑,想象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思维是智慧的火花,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这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但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不能架空课文内容,就思维谈思维,要以教材为本,因材施教,不能喧宾夺主。在学习文本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判断力和概括力、洞察力和感悟力、发散力和批判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文眼课程标准高中语文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辽宁教育(2022年19期)2022-11-18 07:21:44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乡村小学中段阅读教学中“文眼”统领作用发挥探究
读与写(2020年1期)2020-11-25 03:22:08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抓住文眼,让文本解读更有效
解答“文眼”鉴赏类试题“六看”“三步”法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0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语文知识(2014年10期)2014-02-28 2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