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渐至完备,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而音乐综合学习能力作为综合素质培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既影响着学生的审美又关系到学生高雅情操的形成,对其未来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占有很高的地位。本文紧跟时代步伐,致力于调动音乐课堂气氛研究,结合人音版音乐教学内容,对于如何调动音乐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初中音乐 课堂气氛 教学质量 风采展示
音乐对于提升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修养具有很大的作用。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把自己对一件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讲给学生听,使学生的思维出现惰性,对问题的解决过分依赖教师,由于教师的主观的言论而养成学生对问题不求甚解的态度,这对提升学生的审美观与情感培养非常不利。所以,教师要不断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倡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独立思考与合作互相结合的氛围,以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主动和学生交流,拉近师生距离
沟通是成功者必备的法宝,而对于教育者而言,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则是成功教育的开端。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喜好和行为方式,因此,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就显得极为必要。
1.站起来讲课,蹲下身交流。作为初中的音乐教师,最重要的是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以音乐审美为主线,使学生能够发现和掌握作品之中传达的主要思想和其自身的审美因素,从而具有高雅的情操。这需要学生充分地配合。作为教育者,在课堂上是老师,在课下是朋友,课下的交流为课堂的讲授服务,才能使学生对课堂感兴趣,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更好的效果。
2.师生互动,让课堂气氛High起来。精彩就是思想碰撞擦出的火花。在课堂上,如果只是单一地授与学,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也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别提良好的课堂氛围。音乐课堂上最重要的是参与,只有大家各抒己见,才能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热情,取得最好的效果。在这一环节,教师能否主动让自己站得低一些,和学生一起讨论,无疑会对教学成效产生决定性作用。例如,在“腔调情韵”的欣赏中,可以由教师引导,让学生说出对这些民歌的看法,对不同地区、民族音乐强调韵律的感受,教师负责中间的整理和最后的总结,不只培养了学生个人的思维能力,还充分活跃了课堂,从而使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二、视听结合,发散学生思维
在人们最直观的印象中,音乐是纯粹的听觉艺术,是通过我们的听力使我们享受最原始贴切的美。如果说“听觉”是音乐赏评的基础,那么“视觉”则是音乐赏评不可或缺的辅助环节。音乐其实是可以看到的。对音乐的感知,不可否认“听”是主要的,而如若结合“视”则能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作曲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促进学生对音乐更好地欣赏、品评,养成其独有的审美情操。此时,需要有相应的多媒体设备进行支持。例如,在本书中对《草原牧歌》的学习,如若在展示音乐的同时,利用幻灯片的形式放映相关草原牧作的图景,学生可以通过牧民们勤劳放牧劳作的生活场景更好地感知音乐背景,并在对歌词的理解中,感受草原风格的独特魅力。所以,音乐和当地的风土人情结合,人们也可以用心灵触摸。
三、现场演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也都有自己的诠释方式。而据调查显示,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不只能够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更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对作品的认知。尤其是器乐类鉴赏,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感受音乐作品的节奏、速度给自己带来的不同情绪;通过打击乐器和模仿不同的声音,并对此进行感悟,不只活跃了课堂气氛,更扩展了学生的审美,使学生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情操,加深对音乐艺术的理解。
四、课堂创新,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
好的音乐作品一般都有一定的创作背景、创作初衷,融入了创作者最真的感情。而在对音乐作品的评鉴中,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融入创作者的情境,从而感同身受产生共鸣。在课堂上,如若想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音乐作品的该特点,让同学们根据题目猜测作品的表现内容、表达基调以及表现方式,并讲出原因。不只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热情,更可以加深同学们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整首曲子。
总之,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课堂氛围是否轻松,能否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教学质量能否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为教师,只有站在学生的高度和他们交流,才能认清学生的需要;只有给学生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空间,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参与教学;诸如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合理运用,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而学生的现场演绎和课堂创新,则不只发散了他们的思维,也让它们充分体验了音乐的艺术魅力,从而使音乐渗透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