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经济贫困

2013-04-29 07:00冷方圆
西江月·中旬 2013年5期
关键词: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冷方圆

【摘要】城市新经济贫困下流动人口问题越来越不可忽视。虽然我国在社会救助方面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仍存在一些弊端。本文通过案例调查研究整理分析,了解此类群体真实基本状况,了解他们对现在状况的态度,并收集资料及改进建议,本文结合实际,一方面分析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利弊,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另一方面针对当今政策,在兼顾效率和公平的条件下,提出部分切合实际的建议,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逐步解决城市新经济贫困下流动人口的相关问题,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全面和谐的小康社会。

【关键词】城市新贫困群体;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一、案例调查分析研究

(一)案例调查

案例一:个体经营小商贩:李某夫妻二人,禹城农村户口在济打工者,男39岁,女37岁,有一女孩现上初三,现已办暂住证常年在济南租房子居住,以卖早点谋生。进入一片棚户区,当我第一次走进这个三口之家,映入眼帘的是一间十几平方的小窝,就是他们一路上跟我提到的“城市的家”。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塞满了他们日常三口起居过日子的生活用品,屋子里只有不到两平方的自由走动之地,当我跟另一位调查员进去再加上夫妇俩,屋子里就已经满满当当没有可活动的空间了,而极差的采光线,地面上油渍跟灰尘混杂在一起附着在地面,住宿条件环境也差到了极点。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他们一年只在农忙时节才回家,每年2~3次。平常,卖完早点收摊后,就“潜伏”在这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准备明天需要的东西;当提及到他们的女儿时,他们很自豪地说:“女儿学习很好,也很听话。”“女儿从哪做功课”当我们的调查员问到时,李某指了指一张单人床上架的小橱子上,在床上站着写……,夫妇俩都同时说:“孩子很听话,也很懂事,功课每天都能按时完成,学习成绩还不错”;而当我们提及到一年的收入时候,他们竟很平淡地笑着说;“挣不了多少,除去房租、生活费、供孩子上学,家里还有四位老人要我们抚养,一年下来就几乎所剩无几”。

案例二:张某,一位在外打工供孩子上学的农民工,已是一位45岁头发都有点花白的某建筑队的大工,小学学历,每天可以赚到80~100元。跟张某聊天时,我了解到他每年几乎所有时间都是在城市打工养家,妻子是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留守妇女”,他只有过节和农忙时候才可以回家“看看”,妻子在老家照料老人及孩子。他们没有业余生活,没有休息日;他们的住宿条件很差,基本上都是活动板房;环境卫生条件也得不到基本性的保障;他们没有技术培训,受着“城市人”的歧视;福利待遇更得不到保障……在与大多数农民工调查了解情况时候,都抱怨说:“我们进城的生存环境很差,经常受骗、受歧视,工资待遇也不好,福利保障也不能享受,对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及救助制度不抱乐观态度。他们大部分都处于城市救助优惠政策条件指标受限达不到,而农村救助优惠政策条件指标又不满足,一直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这样一个贫困境况”。

案例三:在外打拼大学生:他们是 “蜗居”新生词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类人。王某,女,24岁,某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农村户口。王某是一位所学专业不算“热门”的学生,在年后找工作期间,一直奔波于人才市场,但却发现对口工作很少, “门槛”很高,只能找一些类似于文员、销售、助理等性质工作,现仍未找到工作。基本日常花销都是父母提供,住宿暂不用愁,但学校离市区很远,每天往返,既累花销又大。据王某说,她的一位师哥在济已经三年,学的技术类相关专业,找工作很好找,但是同样是外地户口,日常花销很大,加上精神生活方面支出,一月下来再加上房租,就根本没有什么积蓄。

(二)城市新经济贫困下流动人口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上述三个案例我们可以直观看到,在城市常年居住的流动人口,不同层次,受过各种不同教育的人,无论是在物质条件、精神条件还是教育保障以及健康问题,他们在城市新经济贫困下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一种或者多种迫切需求。经过调查分析以后,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及需求:

1、物质条件方面:

(1)居住在城市新经济贫困下的大部分流动人口,大多数是在城没有拥有属于自己一套房子的“流浪人”,各种原因使他们不能直接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成为所在地区居住人群之外的非主流存在,他们大多选择城郊结合部居住,形成了“棚户区”,他们建设城市,却生活在城市“边缘”,与城市生活的主流无关。他们虽然没有落魄到流落街头,却都大多居住在单位给提供的活动板房;又或租住在一片棚户区内,任何家电设施都没有,居住安全及居住环境都很差。改善住房条件及环境,更重要的是推动有利于流动人口住房政策的起草执行,流动人口对此有迫切需求。

(2)衣着 有一定技术(技术工人、大学生)的在城流动人口,他们在衣着方面与城市人口比较,没有明显的差距。而相对于那些在城靠体力赚钱的大部分人来说,还是格格不入的。他们的子女基本上都是穿亲戚朋友孩子剩下的。目前,城市新经济贫困流动人口在衣着方面倒也无衣不蔽体之虑,但他们在衣着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即通常穿的是亲友送的衣服。大人在衣着上几乎不消费;孩子因为正在成长期,迫不得已时也会买一点。

2、精神需求方面:

(1)休闲 在经济高压的环境下,他们根本没有可以做休闲保障的物质基础跟盈余时间。他们外出不舍得坐的士跟地铁,只坐公交;他们不舍得买票去公园、电影院,而出去旅游更是天方夜谭。他们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为生计而奔波,不敢奢求有什么业余爱好,更顾不上去考虑什么业余休闲、享受生活了。

(2)亲情 据调查,在城市经济贫困下的流动人口,很重视亲情。相当部分的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及家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需求,他们更渴望得到“有形”的爱,更希望与家人团聚……

(3)情绪 他们大多数生活在城市的最底端,靠体力劳动或小本买卖经营为生,家庭负担重,精神压力大,情绪波动较大,日常没有去休闲娱乐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一定程度上易引起犯罪,危及社会治安。他们需要更好地宣泄自己的情绪,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对其进行疏导。

(4)大学生 他们受教育文化程度较高,但依然“贫困”,汤森所说的“相对遗缺”表现得更为充分。相对遗缺的涵义是:社会上一般认为或风俗习惯认为应该享有的食物、基本设施、服务与活动的缺乏与不足。人们常常因遗缺而不能享有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应该享有的生活条件。假如他们缺乏或不能享有这些生活条件,甚至因此丧失成为社会一员的身份,他们就是贫困的。汤森将相对遗缺的涵义从“物质遗缺”扩大到“社会遗缺”,而在城的大学生是这个代名词最具有代表性的群体。

3、教育问题:

(1)子女教育 流动人口的子女在城接受教育,受到很多障碍与干扰。虽然大部分学校已经实施减免学杂费政策,但据了解,学校在孩子们最初上学时仍缴纳一定择校费,并对这部分上学的孩子们几乎没有什么教育优惠政策,而往往仅有的优惠政策也未能够惠及孩子们。经此可以看出,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问题,社会救助政策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2)继续教育 贫困群体本身的继续教育问题,则因工作性质太差,大多数都是体力劳动,本身文化程度低,以及信息技术不畅,更导致继续教育跟不上,而没有文化、没有技术就愈加贫困的现状。

4、健康问题:在城市新经济贫困下流动人口的个人和家庭,他们大多数都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病或遗传性疾病,所做工作性质累、无正常休假,工作环境差,再加上没有严格规定的查体政策,不能享受查体方面的优惠,平日又很少注重身体锻炼,从而患病率较高;他们可能却因经济方面的原因,在患病时常常不能到医院及时治疗,而他们更成为当今社会注重保健养身潮流之外,这使他们陷入一个不断恶性循环的怪圈。

所以,经济上的匮乏给贫困家庭增添了心理压力,而文化生活极其贫乏,社会交往受到限制,接受教育存在障碍,身体健康得不到保证,心理情绪较不稳定,加倍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尤其是患病时不能及时治疗和教育机会上的不平等,给贫困家庭造成的创伤更大。使得大多数流动人口在城市新经济贫困大环境下的生活状况形成恶性循环。

二、 当代城市新经济贫困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困境

我国现阶段的城市新经济贫困下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是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城乡二元对立的思想,是和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发展潮流相对立的。这种做法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新经济贫困下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而且还会阻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从而制约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我们应该顺应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潮流,从此角度考虑城市新经济贫困下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建设问题,找到破解次困境的思路和途径。而社会工作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在解决该问题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将社会工作与政府、民间组织等机构、资源全方位融合,提出合理政策建议:

(一)消除城乡居民户口差别,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

政府在城市新经济贫困下流动人口问题上,应加强完善社会保障立法,规定凡是在城市稳定就业或半稳定就业的流动人口在社会保障方面可以享受所在城市市民待遇,加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明确规定雇主和雇员在社会保险缴费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考虑到在城市就业的劳动力流动性较大,在制度上保证社会保险个人账户资金的可转移性,促进在城市新经济贫困下就业的流动人口加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这样我们可以为在城市工作的流动人口提供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如放宽当今城市比较热的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申请时“苛刻”的本地户口条例;制度上消除城乡间的不平等因素,解决他们在城市工作和劳动却要在农村享受社会保障的困境,增强他们对城市生活的认同和归属感。

(二)消灭社会排斥与“城市门槛”,加大包容性社会政策的支持

现阶段城市新经济贫困下流动人口中农民阶层的许多成员呈现出一种弱势化的倾向。他们经济收入低,生活较贫困、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常常被主流社会忽略、歧视与排斥,成为弱势群体中的一类。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经济、政治及社会领域中存在着的社会排斥所造成,我们应该加大社会包容性政策的支持,以公民权作为社会政策建构的价值基础,建立健全弱势群体的政策诉求表达机制。政府通过对弱势群体的实行积极教育政策、就业政策等,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能力,加大对城市市民社会公正的宣传力度,改变原有的封建观念及态度。

(三)加快建立普惠型社会福利结构体系步伐

王思斌教授认为,所谓的普惠型社会福利就是由政府基于本国(或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向全体国民(居民)提供的、涵盖其基本生活主要方面(失业保险、贫困救助、医疗保险、住房保障等)的社会福利我们应该加快建立普惠型社会福利结构体系步伐,更好的为城市新经济贫困下流动人口提供全面、实质性的优质服务;改变当今社会流动人口在城市新经济贫困环境下的内在无权感以及所处边缘地位和资源匮乏造成的心理压力;我们要积极推动政策性赋权,营造一个关怀平等的支持性政策环境,推动城市中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和完善。政府要发挥新闻媒体的定位与监督作用,营造重视、理解,关心流动人口的舆论和氛围,保证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四)发展社会工作——助人自助,改善流动人口在城窘况

社会工作者在解决现有新城市贫困群体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维护他们的权力,增强他们的幸福感,消减两极矛盾问题中有现实性作用。

(1)社工对政策的影响 社工可以利用自身所处的特殊地位(政府已经开始逐步购买社工岗位),运用自身已有的资源、实践和话语权,不断影响政府的决策和行政,为流动人口争取更多的权利,帮助政府推动现有改革。如:①促进政府对我国现有的医疗保险机制、助学机制、养老机制改进。②推动将医疗、教育、房租、水电等优惠政策改成“特别救助”;③协助政府对低保制度的范围覆盖、制度管理、标准制定、公平与效率等问题进行逐步解决;加强这些政策向流动人口倾斜,体现流动人口的利益,为流动人口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2)赋权与潜能 流动人口要更好的融入现有的城市生活,最重要的是加强其自身的能力,社会工作者要利用优势视角,积极开发他们自身的潜能,增强他们自身的积极主动性,改变他们不合理的观念(如不良就业观、自我轻视),不断增强他们的劳动技能和相应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他们的谈判能力,增加其“自救性”,培养他们的维权意识,借此社工可以根据他们的需求联系一些资源进行一定的技能培训计划,增强他们的职业竞争力。进行一些维权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增强他们的维权技巧,帮助他们培养一些自己的维权带头人。

(3)构建多层次社会支持网络 现有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生活方式单一且趋同,人际交往范围较狭窄,多为职业网络和乡际网络,所接触的资源和遇到的问题易雷同,社会支持网络的种类较少层级低,所以社会工作者应加强流动人口自身网络的建设和扩大,为他们与本地居民的联系与交流搭建平台,为他们与相关部门和社会机构牵线搭桥,形成不同层级、包罗众多资源的社会支持网络。

总结

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流动人口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因此,解决流动人口问题既要把握当前,更要着眼于长远,针对这部分群体的需求及造成这种状况原因,根据我国国情,切合实际的积极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跟完善,同时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要以政府为依托为其服务,另一方面要利用自身专业特性,发动民间公益组织,利用“草根”的力量,携手着力解决产生流动人口问题的根本症结。努力打造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健康”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刘林,刘承勇.城市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钟仁耀.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45~47.

[3]民政部社会工作司.救助社会工作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4]唐钧,王承思,蔡京睿.中国城市贫困家庭的生活状况和需求——上海市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9:105~118.

[5]王思斌.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

[6]郑会霞.我国应构建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7).

[7]高红.包容性社会建设的政策支持研究——基于社会质量理论的视角[J].中加社会包容政策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09.

猜你喜欢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老龄化背景下保定市老年贫困人口社会救助研究
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社会救助的有效性研究
从关注到行动:自闭症儿童社会救助的困境与对策
社会救助多元化助力精准扶贫浅议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创新研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