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语文教育的实用性

2013-04-29 00:44王薇
家教世界·下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实用性高中语文教育

王薇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正逐渐认识到教育的实用性,他们相信教育在社会及个人的发展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中坚作用。语文教学作为高中教学的基础学习,实用性更是不容小觑,本文主要探讨高中语文教育实用性的内涵以及未来的奋斗目标。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育;实用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正逐渐认识到教育的实用性,他们相信教育在社会及个人的发展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中坚作用。正因为人们这种坚定的信念,教育也因此承担了日益广泛而繁重的任务,而作为与社会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语文学科,其教育的实用性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而高中语文教学,因其接受对象的特殊性,其实用性更为重要。

1 高中语文教育实用性的具体内涵

在当今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人们自身也在不断观察、反省自身的不足,进而由过去被动的、单一的学习模式转为主动的、多向的学习。正因为生活的丰富,机遇与挑战的并存,人们热切期盼通过教育来改变提升个人技能及其价值观和生活规则,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 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学好其他学科必不可少的工具。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比如,英语也是语言学科,自然与语文有着密切的联系。政治、历史、地理同样离不开语文。即使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似乎与语文风马牛不相及了,其实,如果语文基础太差,要理解那些公式定理也非常困难。

1.2 语文是一个人一生中离不开的工具。

不管你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都是不可缺少的。它将制约着你事业的发展和生活的质量。

1.3 学习语文可以陶冶你的情操。

“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学语文可以提高你的生活品位,使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1.4 语文还有不可替代的经济效用。

从表面上看,教育是人们对自身或是子女的一种消费活动,但教育的意义远不止如此简单浅薄。人们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各项基本素质及提升自身的知识能力,并且发掘出身上的潜能,从而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激烈的生存竞争,并且能更好地抓住工作机会中的机遇。舒尔茨就曾说“:教育远不是一种消费活动。相反,政府和私人有意识地作投资为的是获得一种具有生产能力的潜力,它蕴藏在人体内,会在将来作出贡献”。

2 高中语文教育的奋斗目标

现代社会中,人才的培养,有赖于与时俱进的现代教育方式。新时代的中学语文教育,应是“立足现代,面向未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教育,其目标是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2.1 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观,促进其自我完善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内容极为丰富。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因此,语文在传递爱国主义的思想、人格的价值观念、人际和谐的思想、社会的责任观念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谓人文精神,袁进先生认为即“对人存在的思考,对人的价值、生存意义的关注,对人类命运、人类痛苦与解脱的探索。人文精神是形而上的,属于人的终极关怀,显示了人的终极价值”。人文精神,是历代先贤仁士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对人类社会的思考与探索的凝聚。

现实生活中,学生的经历毕竟是有限的,那么,如何帮助他们多角度了解进而思考人生、社会,这是一个难题。方法之一,就是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古典文化中的精髓,它可以丰富学生的的视野,促使学生多方位且辩证地思考人类、以及人类社会中的种种情怀。新课改后的中学语文教材特别重视古典文化,当中选有大量的古典名著,如孔子儒家学说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坦然胸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处世哲学;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贞执着;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洒脱不羁;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不屈;杜甫“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济世情怀;苏轼“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旷达胸襟;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风华正茂和凌云壮志;教师在讲授这些作品时,在学生了解作品中丰富的内容的基础上,还可以详加介绍课文作者和写作背景以此点拨启发学生,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体悟先贤们的精神营养,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2.2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温家宝同志曾说:“从国内外的比较看,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可见,传统的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而新世纪,是学习的世纪、创新的世纪,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要根据学科性质、语言特点,凭借教材和其他教学媒体在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开掘学生的创新潜质。简而言之,要让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新、恒于创新。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教师应及时学习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主动转换角色,成为学生的朋友和良师,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观点,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教师还应及时予以中肯评价,营造出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主动的创新意识。

2.3 关注并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自主学习”,是教学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体现,甚至也可以说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能做自己的老师,因为他们可以充分调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体验来解决问题。比如《窦娥冤》中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不仅是全剧的高潮,也是作者创作意图的关键所在。学生一般能理解这三桩誓愿是窦娥蒙冤受刑的强烈愤怒和不屈抗争。但也有学生会问,后两桩太过“歹毒”,与窦娥孝顺善良的性格是否矛盾。在这个问题上,可以引导学生从浪漫主义的手法去分析,明白这种艺术的夸张和想象,只不过是特定意义的文学符号,不能当真,作者只是借此来表现爱憎的分明。其次,三桩誓愿的应验也是为了彰显窦娥的性格刚烈一面,将一个民间女子的冤案上升为感天动地的人间悲剧。

参考文献

[1]李佳.浅谈实用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体现[期刊论文],考试(教研版),2012,11(01)

[2]王娟.新形势下提高中职语文实用性之对策[期刊论文],学园(教育科研),2012,12(23)

猜你喜欢
实用性高中语文教育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