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视角下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思考

2013-04-29 00:44张少彦
家教世界·下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视角师生互动课程改革

张少彦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主人应该是学生,我们要改变以往“一言堂”的课堂模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此来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我们将站在师生互动的视角下来思考小学数学课堂,先从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的缘起谈开,进而引出师生互动的框架,师生互动的内容,最后探索性的提出师生互动的方法,让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在此,请教于各位教育界的专家和同行,希望共同交流,进步。

关键词: 课程改革;小学数学;师生互动;视角;方法

1.前言

师生互动是新课程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在2011年刚刚修订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就点明“教师必须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使他们理解和倾听别人的思路,使他们有条理的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进而反思自己的思考,再从不同角度来进行拓展….[1]”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积极互动的环境,从而扮演主导者和引路人的角色,主体地位必须由学生来承担。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个师生互动交流,教学对话,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此种背景下,从师生互动的角度来审视和思考小学数学课堂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命题。

2.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缘起

很多的教育实验和研究都表明,高效的课堂必须要有意识的创造教学对话的机会,在教学对话中学生们和老师能够共享知识,促进理解。例如,就小学数学普普通通的一节课 “圆锥体积计算”的教学来讲,引入课题时,我们的教师一般是往讲桌上放一个圆锥体的容器,然后往里注满水,再将这些水倒入一个圆柱体的容器中,教师接下来会问同学们发现了什么没有,学生们很容易就会发现这些水并没有倒满圆柱体容器,老师接下来就会继续引导为什么,然后促使同学们观察两个容器底面积的大小……显而易见的是,就教师通过这种操作性的实验来激发学生们观察进而思考其中的数学原理,但实际上,这种 “殷勤”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们的话语权,学生们并没有来得及开动思维的引擎就被教师控制了对话。这种看似热闹的“倒水”实验其实真正缺乏的是学生的主动思考。现实中,我们虽然将情景教学法等各种教学方法引入了小学课堂,但这种“一问一答”的僵化教学模式并没有得到改变。教师们用自己的权威主宰着教学过程,甚至完全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进而不能进一步启动学生的思维。也就是说,教师们关注计算过程和最终结果,忽略让学生们来解释思维过程,缺乏有效的对话指导,使得学生缺失了倾听与表达[2]。这些问题都让我们不得不来思考,小学数学课堂的师生互动的框架是什么,内容是什么,如何来开展。

3.小学数学课堂的框架和内容

小学数学课堂上师生参与互动对话的结构就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互动框架。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师生对话都只限于“一问一答”的模式,当学生回答不上来时,教师立即会进行自我回答。真正有效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生师互动”的交叉互动模式并没有建立,因此,我们应该把师生互动框架建设的侧重点放在“师生互动”、“生师互动”、“生生互动”的交叉互动模式。

小学数学课堂的互动内容则重在三个方面,即教学内容的互动,数学思维方法的互动和数学语言的对话,大致包括内容互动、思维互动和语言互动。我们互动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们掌握教学的重点,理解本节的数学内容,进而促进数学思维。小学生们有着特定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在互动内容上,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教师一定要有逻辑性,一定要有清晰度和精炼度高的语言表达,能够把较为抽象和晦涩的数学语言转化为小学生们能够理解的数学语言[3]。

4.小学数学课堂的互动策略

互动,不只是师生之间简单的对话,只有高效,有效的课堂互动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接下来,笔者将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和工作经验探索性的总结以下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互动策略。

4.1 把激发兴趣作为互动的动力

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新课程改革启动于1999年,经过各个专家的调查,考证,申报,评审,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2001年正式出台。新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尊重每个同学之间的个体差异,既有统一性,也有灵活性。课堂教学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点其实是:了解学生是否愿意来学,是否主动来学,学生该怎么学,会不会学?我国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的这一观点提醒我们重新去思考新课改的真正价值。

在课堂中,激发小学生们的兴趣,是互动最重要的动力和来源,比如在笔者教授《认识三角形》这节课的课堂上,笔者有意识的在练习的环节中设计了一个这样的过程:笔者先利用课件呈现给同学们了一个两边分别为5cm和7cm的三角形,进而启发问到“谁能猜出另一条边的长度?”有的学生利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猜出另一边可能是6cm,也有的同学认为另一边可能是最长边,所以该小于12cm,还有的同学受到启发,认为当另一边作为最短边是,必须大于2cm,这样众说纷纭,课堂氛围被调动了起来,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被充分激发了,这个“猜一猜”,“说一说”,“辩一辩”的课堂互动过程真正加深了小学生们对三角形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4.2 把自主探究作为互动的路径

小学生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特别是对于“一知半解”的知识,他们总是抓住不放,深入思考。我们的教师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互动中要抓住这一点,给孩子们制造新旧知识上的冲突,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究活动[4]。

比如在《8加几》的授课过程中,本节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8加几的算式,其实这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并非难事,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其实是对算理的理解。笔者设置了这样的环节:出示情境图后,让同学们列出算式,并追问“8+7等于多少?”小学生们迫不及待的便说“15”,然后继续追问“你是如何知道等于15的,可不可以与其他小朋友来共享?”这时,小学生们歪着脑袋,有的用小棒操作来演示过程,有的口头表述算理:把7分解为2和5,8+2等于10,10+5也就是15了。更有的同学在启发下说出,这与9+几的算理是一样的……。这种种互动都实现了知识上的正迁移,是小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和巩固了知识。

4.3 把亲身经历作为互动的载体

现代教学观的理念便是让学生尽可能的体验和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所以,我们在小学课堂的互动上要把亲身经历作为互动的载体。笔者在《认识平行四边形》这一节中,让小朋友们亲子动手,用纸折,用钉子板围,用小棒摆等方式来自己塑造平行四边形,经过一系列的操作之后,老师抛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有何特征?”,这一提问让同学们实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越,从而对课堂知识进行了一定的建构。

5.结语

总之,有效有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广大教师所追求的共同目标,也是符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更是是教育赋予我们这一代一线教师的伟大使命。我们要真正把小学数学课堂打造成师生互动的高效课堂,让智慧在互动中创生,让知识在互动中习得。

参考文献

[1]陈长云. 步步反馈,逐层提高——浅谈小学数学的互动.[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0(8)

[2] 刘五胜.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7(9)

[3] 陈春梅 .小学数学课课堂教学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10)

[4]方叶强 .新课标下提升数学课有效性的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9)

猜你喜欢
视角师生互动课程改革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真实世界的寓言
郭沫若与惠特曼诗歌比较研究述评
论电影中角色参与的心理快感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