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学生的课堂参与已成为新课标下评价幼稚课的重要尺度之一。小学生课堂参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以学生为本,提升学生课堂参与,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已是广大教师面临的核心任务。
关键词: 小学生;课堂参与;影响因素
学生的课堂参与指学生具备一定的参与意识,在教师创设的参与条件下,在正确动机驱使下平等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课堂参与分为四个要素,即学生具备一定的参与意识、教师为学生的课堂参与创造条件、全体学生具有平等的参与机会、学生的课堂参与应由正确动机驱使。此外,学生的课堂参与还会受师生关系影响。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探索的、共同参与的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互动中主动地形成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学生的课堂参与反映了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向态度,反映了学生在课堂中的生存状态及其学习方式。
一、传统课堂参与情况的现状分析
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个性和多方面素质的培养。教学活动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作为知识的统帅是课堂教学的权威者,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传授知识,过分地关注对知识的掌握,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在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上,大多采取是讲授法,在这一过程中,绝大部分学生只能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不能积极的思维、思考、主动建构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在教师的“牵引”下完成教师为他们预设的学习目标,亦步亦趋地走着所谓的“学习”知识的道路。在这种状况下,整个课堂教学之中,教师高高在上,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拥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则“唯师是从”。这种状况之下,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生的被动接受的客体,其主体性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教育部于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些体现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而在课堂教学中,最能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就是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只有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学生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小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学生的参与要受到很多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探讨制约学生参与的因素是关于学生参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通过研究发现,影响小学生课堂的参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性别、学习成绩、学生的自我概念和课堂的环境因素。
1. 性别因素
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存在性别差异,主要体现为男生的课堂参与比女生更为积极主动。一是男女学生存在性别角色的影响,女生相对安静、专心、守纪律;而男生较冲动,更富攻击性,因此在课堂中,男生比女生更主动参与课堂。二是教师对男女学生的关注度和期望存在差异。教师的提问、互动、纠正、指导更多地指向男生,进而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参与。
2. 学习成绩
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显著的正相关。一方面学习成绩的高低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水平,另一方面学生的课堂参与能预测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来说,成绩好的学生有足够的自信解答老师的问题,在课堂上积极主动。而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则没有信心在课堂上主动表现自己。
3.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自我意识的核心成分,集中反映了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研究发现,认为自己能力差的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互动,以避免暴露自己的无能;而认为自己能力强于他人的学生则会乐于参与课堂,以显示自己的能力。因此,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的发展影响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从而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
4. 课堂环境
(1)班级规模。班级规模影响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学生在规模较小的班级中因为可以受到教师较多的关注,而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会表现得更加的积极主动,其参与的有效性也相应增强。而过大的班级规模则负面影响着学生的课堂参与。所以小学教育是呼唤小班化教学的。
(2)座位编排方式。课堂空间的构成对课堂参与有巨大的影响。而“前排—中间效应”受到很多学者认同,即坐在教室前排和中间的学生比坐在后排和两边的学生具有更高的学习动力,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更高,学习成绩更好,更能获得教师与同学的认同。
三、提高小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方法与策略
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深度、力度和效度取决于理论对实践的关照力度。这就要求我们以坚实的理论为依托进行课堂教学的现场研究,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情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充满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积极、全面的发展。同时,对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研究也将为课程改革提供切实的立足点。因此,课程改革的现实状况也需要对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实践研究,这种微观研究所具有的优点,必将使课程改革真正作用于社会现实。
小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的模式并不是单一的,学生首先在行为上投入教学过程中。在同样的课程和教学条件下,不同的学生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表现为学生在听课和课堂讨论中,专心和努力程度的不同;在课堂练习中,解决问题的钻研程度不同;在课外,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有较大区别。其次,在同样的课程和教学条件下,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有乐趣感、成功感,有的学生则感到焦虑甚至厌倦。即使有大致相同行为的学生,其情感的体验也可能有所不同,表现为学生虽然考试成绩差不多,但对学习的感受很不相同:有的学生对学习内容和过程感兴趣;有的学生虽然谈不上对学习感兴趣,但完成学习任务或取得好成绩能给自己带来愉快和满足。
许多小学教师则根据自己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提高或促进小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教学策略。如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学生兴趣;设计问题情境、组织教学游戏,促使学生多元参与等。有的教师认为应注意学生思维同新的授课内容的衔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主动性,注重引导学生活动同教学目标的衔接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的教师认为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手段、设置认知冲突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因素、因材施教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2] 郑金洲.参与教学[M].福州:福建出版社,2005.4.
[3]曾琦.小学生课堂参与的类型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
作者简介:
汪浩(1982-),女,辽宁省昌图人,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助教,主要从事教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