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璐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语文教学应在社会文化情境中,加强学生的主体情感体验,使学生用心灵体验真善美、感悟生命的价值。在强化情感的过程中因材施教,如“构建自主能力”、“提升课堂文化品位”、“选择最佳的发问点”、“引入时代的活水”、“培养扩散思维能力”等。教学中还应注意两点:一是师生在对话活动中要地位平等,二是师生彼此要态度真诚。
关键词: 新语文课程 社会文化情境 情感体验
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社会的整体发展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统一的、互动的。因此,语文教学应在社会文化情境中,加强学生的主体情感体验,使学生用心灵体验真善美、感悟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千万不要同年轻人干巴巴地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所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识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所了解”。卢梭在《爱弥尔》一文中告诉我们“情感体验”的重要性。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体验中产生的,青少年的情感尤其容易在适宜的社会文化情境体验中产生。我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注意贯彻这一原则,突破课文、课堂的局限,尽可能地创设相应的社会文化情境,让学生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和情感、感悟人生的价值意义。
语文情感教学要求学生进入情境,感知美的表象;分析情感,理解美的实质;再现想象,表达美的感受,使学生获得审美感、情趣感、意蕴感、道德感。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为强化情感过程,必须制定相关策略,其操作行为多种多样、关键是遵循情感规律,发挥师生的创造性。
一、改变学习方式,培养自主能力
在“新课程实践课”活动周中我开了一堂《诗歌鉴赏探究——“丁香”意象研究性阅读》公开课,感悟到要实现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综合性学习”目标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建构能力,从被动学习中走出来。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主动找自己想表达的。我设计的是一堂研究性学习课,课前布置学生上网、去阅览室、到书店查找有关“丁香”的资料(简介、图片、诗歌、歌曲等),也就是说,在探究“丁香”意象的专题中,在探究“丁香”哀怨的意象与中国诗歌关系的过程中,学生各自查找自己感兴趣的资料,通过资源共享,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课堂讨论、相互学习中不断提高。这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回答问题流畅,因为他们课前查阅了大量资料,认真阅读了有关文章。所以,教学应重在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情感自我体验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到,学生也是教学资源,只有“善假于物”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智者。我在让学生改写课文《小狗包弟》时,发现许多联系社会现实的优秀篇章,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吃透了文章。因此,学生读文章读到这个程度,就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建构能力。因此,教师应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开拓学生的思维拓展空间。
二、在教学中放开手脚,提升课堂文化品位
根据“大语文观”,教学方式、内容可多种多样。语文作为工具性学科,和其他学科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语文即是生活,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比如我在探究课上简单介绍了丁香花,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和唐磊创作的《丁香花》。我找了诗歌《雨巷》、歌曲《丁香花》,课上让学生欣赏。目的就是渲染“丁香”哀怨的意象,因为“丁香”在中国诗歌里往往被赋予“愁”的象征。语文的情感过程,重在学生的自我感受,这样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器官同时感受一种事物,能使各个感官沟通转化,形成“通感”,如身临其境,产生感染效应。这样,学生就有了一定的文化品位,也就实现了在社会文化情境中自由体验作品赋予的情感的目标。
三、选择最佳的发问点,激荡学生的情感
一篇好的文章总有一些言简意赅、言简意深的关键词句,要将这些提纲挈领的词句找出来并引导学生重锤敲打,选择最佳的发问点,使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迸出耀眼的火花,照亮学生的心灵。为实现这一目标,我选择诵读的教学策略。诵读是学生以声音表现文本语言的行为,诵读之声是表现文本之声,实现学生语感与文本言语之声的碰撞、交流、融合。诵读要采用“出入法”才会有成效,“读进去”是感知体悟文本言语的生命情气,“读出来”是用声音释放已生新质的心灵,通过学生的发言就可知学生是否了解了作者的情感世界。
例如史铁生的抒情散文《我与地坛》深刻阐明了一个道理:只有超越生和死,勇敢地面对人生,不懈地努力奋斗,生命才会放射出灿烂的光芒。课文是一曲生命的颂歌,是作者心灵的呼唤,是人们爱的奉献。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定为:让学生在特定的社会文化情景中体验作者情感,并将这种体验内化为自身的人文素养;选择最佳的发问点,找出关键词句,熟读精思,产生共振。语文学习,应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实践证明,学生通过熟读精思,与教材心灵沟通,以情动情,产生共鸣,达到情感共振的效应。人们把有情有味的朗读称为美读。叶圣陶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时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心相印”。
四、引入时代活水,升华情感体验
在教学《我与地坛》时,我除了抓关键词句、熟读精思、仔细推敲外,还继续拓展延伸。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主要以扩展阅读、增加阅读信息量的形式,使学生对先前的情感体验保持强化,进一步使情感的体验达到高潮。补充内容与文本内容相近的,均是坚強面对生活,与不幸命运做斗争的实例。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花未眠》、《我的生命没有烛光》等诗文。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离我们的生活时代较远的、也有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强化了先前获得的情感,并内化为了自己的人生态度,这也是本课教学的使命与目标。
“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克服磨难、奉献社会”是语文教学进行人文关怀的教育主线,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这一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学生内心世界的情感驱动。因此,教语文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让学生“披文以入情”,用心感受、体验。在现今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很少投入自己的真情品味课文,更不要说被作品感动。《背影》中“父亲”臃肿的身影与散落一地的橘子成了学生嘲笑的对象,而《祭妹文》中的兄妹之情也很难打动学生。此类现象看似表现在学生身上,根源还在教师。过于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导致我们一学到散文,就理清段落、理清思路,注意表达方式,看看这个词为什么不能删掉或换成那个词。而遇到文言文,则更字字入释,背出注解,看清词法、句法等,至于“披文入情”,实在是可有可无之事。所以,在《我与地坛》的教学实践中,我创设了适当的社会文化情境,使学生的个人心灵与社会文化情境互动,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学生在诵读中感悟体验了作者的心声,并内化为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在与老师、同学不断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思想与情感的升华。
五、培养扩散思维能力,再现想象
学生钻研课文,需要借助书面语言,运用创造性思维,唤起内心视像,把文中的人、事、景变成可以看到、听到、闻到的客观事物,获得情感的再现效应。学生扩散思维、再现想象,对课文中的原形象补充和再创造,充实形象的感知,获得再现的情感。如在学习《为了忘却的纪念》时,可联系学过的《纪念刘和珍君》进行充实再造想象。后者,作者具体描绘了刘和珍等三位女子“从容于转辗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英勇形象。通过对刘和珍悲壮美的描述,歌颂了“惊心动魄”的伟大,激励人们“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奋勇前进。前者,作者以委婉的笔调、诚挚的情感,回忆了和殷夫、柔石等青年作家的生活与工作交往,描绘了他们为迎接曙光,只要是“损己利人”的,就“挑选上”的精神美。通过联想两者,学生对当时年轻革命者的战斗生活、崇高的品质有了更具体的了解、更切实的感受。这样,英雄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产生了再现效应,使年轻一代获得了无穷力量。
语文教学强化情感过程,注重社会文化情境下的情感体验,还在于它一刻也离不开师生感情的交流。人是认知——感情合一的高级动物,不能没有感情。“哀莫大于心死”就是明证。语文教学离不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无情未必真豪杰”(鲁导)。正因为“文以载情”,必须“以情入文”、“以情启真”,所以,我在教学中还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师生在对话活动中要地位平等。虽然教师知之较多,但学生对于特定的事物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教师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主动学习,而只是强制学生接受,那么,即使他们知晓这些知识、情感,也不会自动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情感。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双方互相接纳、互相尊重,每个人都有参与交往的均等权利,每个人都可以对他人的见解做出判断、解释及反驳,这样才能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师生彼此态度真诚。真诚是实现对话的基本条件之一。没有真诚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交流。教师只有真诚地对待学生,与学生交往,给予他们帮助,并指导他们理解生活、世界,才能获得学生的真心。学生才会真诚地、毫无保留地畅所欲言。如果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真诚,就会对教师产生排斥感。因此,师生之间的对话应是双向的、积极的、富于创造性和建设性的过程,也应是感性的、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对教材信息的加工,确定学生愿意接受“同化”的程度,并通过情感的激活,使学生与课文之间展开情感交流,达到文章情、教师情、学生情的“三情”合一的效果。
现代学科教学论认为:学科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以学法研究为根本。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情感特征,从情感角度入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赞可夫明确地指出:“必须让学生在学习中具有叹赏、心情愉悦、快乐、赞许等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教育理论的研究与语文教学的实践都告诉人们,重视认知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完善强化情感过程的学习策略,对学生的人格发展、素质提高有相当大的价值。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给我们很大启示,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人,不能只把学生关在课堂“读死书”,课堂教学应走向生活,把课堂教学放在社会文化情境中,在社会文化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生命观和价值观。这是新课程语文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新课改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刘福根.中学语文教学热点探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3]孙春成.语文课堂立体教学模式.广西教育出版社.
[4]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案例.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