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天地

2013-04-29 15:13王俊美
考试周刊 2013年51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同学

王俊美

课堂是老师耕耘的责任田,更是学生收获的庄稼地。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乐园,一直是我在工作中思考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快乐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欲之间创设的一种事物背景,把学生引入与所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中,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心情,诱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要使情境更好地发挥作用,情境的创设必须真实、有趣,具有可操作性。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一课,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同学们的文具盒里都有几支笔,只要你拿出两支,告诉我这两支笔占原来文具盒里面笔的几分之几,我就能猜出你的文具盒里原来装有几支笔,相信吗?”同学们不相信,争着考老师,当然我赢了。有的同学提出:拿3支、4支,任意支笔行不行?我说:行。他们真的把几个同学的笔合在一起,又来考我,当然还是没有考倒我。这样一个诱人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由无意到有意,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诱发了学生探究的乐趣,使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了学习。

二、创造宽松环境,营造快乐氛围

灵动的心只有在自由的思维空间才能诞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情只有愉快时,感觉、观察都较敏锐、记忆效果好、想象丰富、思维较敏捷,因而,在课堂教学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给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民主和谐的氛围。为了有利于学生多向交流、主动探索,我在学生座位的编排上经常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采用四人或者多人围坐的形式,便于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打破拘束呆板的空间格局,创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离开了高高的讲台,与学生一起商量、讨论、动手、动脑,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登上讲台,让他们讲,让他们讨论,使讲台成为学生大练基本功的舞台。学生的胆子大了,师生感情更融洽了,关系更近了,学生敢提一些以往不敢提的问题,敢闯以往不敢闯的“禁区”。老师以友好的态度热爱、信任和尊重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亲密的朋友,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之间平等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形成开放的教学环境。

如在学习角的度量时,大部分同学都遵循教材上的常规要求,将量角器的零刻度对准角的一边,然后读出另一边所在的刻度数,但有的同学不这样做,他把量角器任意放置,然后把角的两边所在的刻度线的度数相减,即得出所要量的角的度数。起初这样的做法在同学中引起了争论,但是经过一番“唇枪舌剑”和具体的度量之后,大家一致肯定了这种做法。这时我抓住时机给予积极评价:“你的表现很出色,老师很欣赏你。”在课堂教学中,应细心观察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捕捉最佳的评价机会给予表扬,让学生快乐学习。这样课堂才会成为学习的乐园,课堂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设计精彩的活动,激发快乐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尤为强烈。”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发现是理解的基础,理解则是兴趣的源泉。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体现力所能及的原则,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了判断“哪块广告牌所用的油漆多”这一引探性的情境: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里同学之间的合作,先用“数方格”的办法来说,再用“割补法”计算它的面积,学生经历了“想—做—悟”,终于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在这个推导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积极思考的状态,通过自己观察、操作、比较、实际交流,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不仅自己得出了问题的答案,而且体验了自主获取知识的快乐,掌握了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学习方法,形成了转化思想,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培养了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

四、紧密联系生活,体验学习快乐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情境设计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问题情境的选择既源于教材又紧扣生活,既高于教材又应用于生活。如,在比的意义课堂教学中,我鼓励同学们说:你想成为发现者吗?那就用你们明亮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比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学们有的说:我和老师年龄的比是12:49,老师和我年龄的比是49:12,说出了同学之间的体重比,身高的比,还列出了一些文具之间的比,等等。学生把学到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对比的意义的理解更富有现实意义。达到了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我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仅要看他们是否理解掌握,更重要的是看他們如何理解数学的价值,能否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大胆地解决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学生一旦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就会觉得解数学题是件极其平常而又有意义的事,特别是尝试着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又获得成功后,更会有一种数学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豪情”,有学好数学征服“世界”的冲动。因此,无论是新课还是训练课,都应该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利用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总之,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游戏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民主带进课堂,让快乐充满课堂。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真正充满活力,才能使学生在现实有趣的情境中快乐学习。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同学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