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2013-04-29 11:51查晓怡
考试周刊 2013年58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教学模式

查晓怡

摘 要: 中学英语学科的教学方法类别多样,如何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优化组合,更好地发挥其效用?本文以The Taiwan Earthquake一课为例,对英语情景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讲述法、问题探究法等主要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作介绍。

关键词: 教学模式 英语课堂教学 The Taiwan Earthquake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教学方法的研究已逐渐成为教学改革中的热点与重点问题。中学英语教学方法从教学认知逻辑的角度出发,可细分为讲述法、情景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问题探究法、角色扮演法、启发教学法、图例教学法等。要使这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发挥效用,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出发,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原则出发,从“一切为了学生而教”的目的出发,教师必须针对教学中学生的实际反应和需要,既对各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又对既定的教学方法作及时调整。换言之,在英语教学中,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是绝对的主导方法,也没有哪一种教法是一成不变的,认为一种教学方法有效即应可用于所有范围是错误的。没有一种教法是通用的,是达到特定教育目标的唯一途径。灵活地运用英语教学方法并不断地创新,正是英语教学方法的活力所在。笔者以牛津英语The Taiwan Earthquake一课为例,对上述几种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作说明。

一、创设真实的情境或者准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其观察和思考兴趣,导入新知识。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有效地获得相应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展示鲜明的教学形象,使学生身临其境,由形象感知变为抽象思维的理性顿悟。首先,可以运用游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可以利用多媒体教育手段,创设直观情境,在现代教学设备如音响器材、实物投影仪、多媒体电脑等日益完善的今天,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创设鲜明形象的情境,强化学生的感知,以真切的情感调动学生参与认识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启发学生的认识。从具体生动的表象开始,发展到理性的认识,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新知识。最后,可以运用故事创设情境,增添趣味性。如在此课教学的导入新课部分,就可采用这种教法,课堂教学节录如下:利用多媒体播放地震发生时人群慌乱地四处狂奔,教师提问:地震时人们周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回答:玻璃震碎,墙体倒塌。教师问:人们慌乱的表现有哪些?学生回答:人们尖声惊叫,不知所措,四处狂奔。响声和震动结束之后,被困的人们该如何取得援救或者自救。请大家翻开书本第六单元Reading-The Taiwan Earthquake。

创设情境,决不单单是指借助多媒体或音响设备展现出的历史图片或视频。我们还可以用语言表述加以展现。例如,在本课中教师可以朗读相关词句:I dont know where I was.I even dont know if anyone was around me.It was dark around me.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语言功底、行为表演、媒体操作等能力提出了要求,同时,教师也要特别注意控制和调节情景复现的过程和节奏,并适时进行总结。大体来说,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用形象丰富的知识点的教学。例如,惊心动魄的地震场面。在此节课中,除导入新课部分用此方法外,在让学生回答和复述课文段落知识点上,也可应用多媒体展现地震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们在地震来临时的各种应对。

二、利用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任务型教学自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完成任务进行的教学,强调“在做中学”。教师要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施教,使学生感受成功,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调整学习策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任务型课堂教学就是把课堂活动任务化,以任务为核心,设计教学步骤,所以“任务”设计的质量的高低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设计的任务应具有挑战性,能让学生体验成功,因此教师需要设计学以致用的任务。例如,在教学A Survivors Home Page-The Taiwan Earthquake一课时,笔者围绕逃生这个主题,设计了以下任务;1.Find out where Timmy was before the Earthquake.2.Where was he after the earthquake ended?3.what did he do?4.How to survive an earthquake?

地震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如果学生掌握一些自救措施,就能在生活中有效减轻地震带来的恐慌和它所造成的伤害。因此,笔者设计了上述任务,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解决真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达到“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中用”的目的。此任务的实施步骤如下:

在完成任务之前让学生看一段介绍Timmy在购物中心的录像片段,观察他的所在位置,从而为完成这一任务打下基础。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二“被困在何处”,笔者让学生4人一组进行有针对的讨论。学生在完成前两项任务的基础上结合录像内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People were running wildly,running in all directions”等方面进行讨论,进而完成任务三“What did he do”。第四个任务是“如何安全逃离地震现场”,学生结合课文所学到的知识和一般性常识找出应对措施。通过完成此项任务,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地震发生时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何才能安全逃脱现场。笔者将学生讨论的结果总结和整理如下:1.stay in the open air without any big objects.2.keep calm.3.hide yourself under a strong object.4.try to find some help.

三、适度穿插展现教师基本功的讲述法,发挥教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启发和调动学生接受新知识,扩大知识传授的容量。

讲述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语言及其艺术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首先要在语言能力方面下一番工夫,其次是努力将文章素材口语化,做到通俗、形象、流畅和简练,以自己的“口才”,使学生掌握知识,活跃思维,提高认识,这是新课改之前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方法。由于这种教学方法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强调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今天,这种教学方法已经落伍。笔者认为,在学生获取大量的知识,尤其是在学生比较难理解的语法概念的教学中,讲述法依旧是最基本、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在实际的运用中,对课文中阐释比较清楚的语法知识,可以适度减少教师对具体语言结论的直接讲述,运用其他方法实现教学目的。例如,在讲述calm这个词时,不仅先要讲清楚它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形容词,而且要列出情景造句:We should calm down since we are still alive.(形容词)We should told ourselves to calm down.(动词)(=calm ourselves),be/keep calm.这些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个词的理解掌握。对于alive也可以灵活运用这种方法。具体如下:

We know we are still alive.

There is a person alive.

Who is the greatest man alive?

Who is the greatest living man?

The Sun is important to all the living things.

(alive常用作形容词,作表语成分,但也有做补作语:At last,they found the person alive.)

教师讲解:1.alive常用作后置定语修饰名词,living则可以作前置定语。2.alive做表语形容词,用在Verb to be后面。living既可以做表语形容词,又可以做定语形容词,可以放在修饰的名词之前,也可放在名词之后。3.就使用场合而言,alive大多用于人或者动物,用作比喻或强调时也用物。例如:The city was all alive by the time we arrived.(我们到达时城市非常热闹。)另外,可以结合课本讲述live,life和lively的用法、区别和联系的知识,这样既实现了教学目的,又节省了课堂时间。

四、在中学英语课堂中,多运用问题探究法,以严谨和科学的态度构建探究问题的整体层次框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以问题为载体,以探究为动力,把问题教学法和探究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互相启发或争辩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主动性的问题探究法已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得到推广,这种教学方法的适用范围很广,它既可以用一组问题解决全课的教学任务,又可以用几个问题解决部分的教学任务,既可以用问题形式教学,又可以用一两个问题突出重点。例如在寻求援助的过程当中,1.Did people hear Timmy at first?Why?2.What happened at last?既可以应用于新课教学,又可以应用于复习教学。要注意在运用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特点,精心设计问题,以严谨和科学的态度构建探究问题的整体层次框架,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此到彼,形成递进式的课堂教学结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例如本课中,Timmy在地震中被困在砖块石头底下,他怎样脱险是重点。在教学中,笔者利用问题探究法,突破重点,步骤如下:1.展示地震时主人公的位置(购物中心),地震后的可怕情景。不清楚有多少人员被困,给救援带来很大困难。2.主人公并不清楚自己被困何处,不知道救援是否会到达。3.主人公没有足够的食物,不知道能否支撑到援助到达。4.救援队没能听到主人公Timmy的呼救声。5.换做是你,你该怎么做?问题如下:

1.Where was Timmy when the Earthquake happened?

2.What were people doing when pieces of bricks and glassess were falling down?

3.Where was Timmy trapped?What was around him?

4.What did Timmy have?Did he eat it all?Why?

5.Did Timmy shout for help?

6.Did people come to help him out at first?Why?

7.What did Timmy see at last?

8.What were those people doing at that time?

9.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Timmy?

五、开展课堂讨论。

学生都认为Timmy很幸运,在地震中幸存了下来。

以上是笔者上此节英语课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要注意以下问题:

1.地震中我们该如何逃生,要快速,但是不能慌乱,不能没有目的地乱跑。(在家、在学校、在其他场所和在户外)

2.地震中该如何躲,文中提到的是购物中心,如果是其他场合呢?

3.如何得到援助,要大声呼救,但是要聪明地找援助。

4.如果没有援助到来,则我们又该怎么办?

讨论之后再得出以下结论:1.keep calm.2.run quickly to the safety but not wildly.3.find a shelter to hide yourself(under a heavy desk or a strong object).4.shout for help loudly to let people know 5.try to make any sound if you can hear somebody around you.6.find something to eat or drink,thats very important if no help comes to you for a long time.

笔者认为这样不仅很好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而且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积极思维结合了起来,还加强了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问题探究法不仅可以运用在突破重点和难点知识上,而且在课堂总结和课外知识的拓展环节也可使用,实效性高。运用时,一定要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探究角度,因为课堂教学的总结和拓展环节需要学生调用大量的知识,甚至有些知识还需要学生花费一些时间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才能解决。我们在生活中评价一个人时,经常用一些肢体语言,比如跷起大拇指表示对一个人的敬佩,跷起小指头示意对一个人的不满和蔑视。课堂上我们应该多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和身体语言,一个赞许的微笑或者期待和鼓励的目光都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大大加深了师生间情感的交流,有利于师生情感的培养。通过学习,你觉得幸存者Timmy在地震中表现如何,要求学生写一篇英语小作文,结合发生在我国四川汶川,或者玉树地震的信息,教师给出一些参考角度:1.可以有某些经验不足的行动导致后来营救的困难;2.没有躲到坚实的躲避处引起的受伤;3.没有食物导致的没有体力支撑;4.怎样发出有效的求救声音或者信号等。

孟子曰“思则得也”,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笔者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思考各种教育行为的后果,不断自我修正、调整和更新,积累教学经验,加快专业发展与成长。

参考文献:

[1]英语学科教学论.

[2]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的思考.

[3]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高职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研究
英语歌曲导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基于情景教学法的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初中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微
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