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进行挫折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内在的自信和乐观;培养学生受挫后的恢复力;培养学生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使学生在任何挫折面前泰然处之,永远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关键词] 中职学校;挫折教育;心理承受能力
说到“挫折教育”,有的人会把挫折教育看成是“吃苦教育”,有的人把挫折教育理解成“生存教育”,将培养人的“生存能力”看成是挫折教育的精髓,甚至还有的人认为挫折教育就是批评、罚站、不给吃饭等。这些对挫折教育的理解其实都不够准确或者全面,那么何为挫折教育呢?挫折教育实际就是“抗挫折教育”,在物质条件相对提高的今天,挫折教育可能更多体现在心理素质的培养上。
以磨砺人生为内容、以成功教育为模式的挫折教育一直是新时期青少年心理教育、道德教育的内容之一。其中,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也是规范青少年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如何看待挫折,增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调适能力,进而缓解心理冲突,增强抗挫折的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摆在青少年尤其是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让我们把视线聚焦到今天的中职学校校园,你会发现加强对中职学校学生的挫折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职学校学生抗挫折能力不容乐观
案例一:某班学生16岁的小白和17岁的小李是同班同学,因小事拌了几句嘴,然而小白为解决白天的小矛盾,晚自习前将小李叫到操场,引起两人间纠纷。案例二:某女生因一次实践操作考试失败,离家出走……上述血案的发生折射出未成年人的抗挫折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让人深感忧虑。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的抗挫折素质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呼声也日益强烈和迫切。
二、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现状分析
通过这些年在职校的工作经历,发现大部分学生缺乏理想信念,胸无大志,精神颓废;心理素质差,不能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有的在遭受挫折后甚至有轻生现象;法制观念淡薄,律己不严,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吃苦意识不强,心理问题严重……调查分析显示,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受过严重的挫折,如遭遇人际关系的苦恼、对家庭生活不满意等,说明挫折已成为困扰中专生不可忽视的因素。职校生最常见的一种心态是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社会价值,更不能很好地适应自己的社会角色,部分学生原本将升入高中作为第一目标,上职校本非所愿,由于学习成绩、家庭条件或考试失利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目标没有实现,便感到前途渺茫;有的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由于家长的意愿而不得不硬着头皮学习,对学习没有兴趣,闷闷不乐;有的学生由于生活、学习环境变迁,适应能力差,无法与人沟通,长期心情郁闷。处在身心发育时期的职校生随着身心发展和社会实践活动逐渐增多,在心理上会出现一系列变化:一方面他们的独立性与成人感日益增强,以一个主体人格参与社会活动,与他人交往;而另一方面由于自身个性、心理的尚不稳定、不完善,承受挫折的能力普遍较弱,一旦遇到波折,情绪容易波动,身心健康受到影响,造成很多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因此,对职校生加强挫折教育,引导他们增强承受挫折的意志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职校学生抗挫折能力差的主要原因
自卑心理导致职校生不敢面对挫折。自卑表现在能力、自身价值等方面低估自己、看不起自己,并且认为自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因而终日忧虑不安、抑郁沮丧乃至自暴自弃。中职学校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青年初期,生理发育快,心理发展也比较复杂,与普通中学生的特点有所不同,他们因长期不能实现学业目标而产生自卑心理,加之中考的落榜,这就更加剧了他们的自卑感。随着生理机能的成熟及独立意识的逐渐形成,职校生的心理错综复杂,其已进入了一个幻想与现实矛盾的自我调节时期。他们既希望独立,又少不了依赖,他们的欲望增多了,但在现实中他们的欲望往往不能一一得到满足,一遇到困难,稍有一点挫折,要么丧气失望,要么打退堂鼓,不敢面对困难和挫折。
四、开展挫折教育的意义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与孟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洞察出了艰难困苦能催人立志、逼人自强、逼人生智、导人修德的育人规律,“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挫折和挫折教育能造化出“降大任”、“得天命”的治国人才,具体原因如下:挫折孕育英雄才子,富贵易出平庸俗辈,古今中外,成才立业是如此,治国齐家也不例外。只要有科学的态度和坚韧的行动,失败不失志,挫折本身可以变成养德炼才的精神沃土。在逆境或挫折中成长起来的人才其优势更加明显,他们往往经验丰富、老练、成熟,容易珍惜奋斗的过程、胜利的成果,容易体察事理、善解人意,容易变压力为动力,化挫折为契机,以迎接新的挫折,步入新的航程。
在中职学校进行挫折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内在的自信和乐观,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受挫后的恢复力,当然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得到“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奋斗的勇气,同时使他们在任何挫折面前泰然处之,永远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总之,加强对职校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徐鸣娟,江苏省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校,研究方向: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