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悦心
摘 要:挫折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大学生面对学习、感情、就业、人际关系挫折往往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和不良的行为方式甚至自杀,因此,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大学生;挫折;挫折心理分析;挫折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224-03
根据我国有关报道,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大学生中有23.25%的人存在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几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已达到30%,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正以10%的速度递增[1]。大学生杂志社、中国大学生网发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2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经常有心理方面的困扰。近几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也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巨大任务。
一、挫折教育的内涵及大学生挫折感产生的心理过程
(一)挫折教育的内涵
广义的挫折泛指一切能够引起人们精神紧张,造成疲劳和心理变化的刺激性生活事件;狭义的挫折专指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时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2]。挫折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为指导,以心理学、教育学为基础,结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和机制,专门研究挫折产生的基本动因、挫折反应、挫折防卫机制、挫折承受能力、挫折心理疏导、挫折教育的基本原则、挫折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建立全方位的青少年教育网络等问题,进而揭示挫折教育的规律和发展趋势的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学科[3]。
(二)大学生挫折感产生的心理过程
当大学生产生需要时,往往会在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各种手段和行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若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成就感;若需要得不到满足、动机产生冲突,同时存在干扰情景时,即挫折情景,大学生就会陷入困境。如果大学生通过正确的认知调整了目标而使需要得到满足时也会产生成就感;如果在错误认知指导下,大学生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即挫折反应,这时若大学生的需要仍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挫折感。如图所示:
二、大学生常见挫折产生的原因
根据廖志成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烦恼的主要来源是“学习和就业压力”“生活压力”“情感挫折”,他们所占比例分别为39.2%、18.7%、14.2%[4],由此可见,在大学生生活中最容易产生的就是学习挫折、恋爱挫折、就业挫折和人际交往挫折。
(一)角色转换不当和适应性差导致大学生产生学习挫折
学习仍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但对于刚迈进大学的大学生来说,有些人未能及时转换自己应有角色,当不再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时,难免会心灰意冷,焦虑无助从而产生学习焦虑的挫折心理;有些同学既想把学习搞好又想做好干部和社团活动,有时两者不可兼得而产生双趋冲突的挫折心理;还有些同学一方面缺乏自制力,另一方面因目标迷茫而不能较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逐渐堕落从而产生厌学的挫折心理。
(二)心理年龄与恋爱观不成熟导致大学生产生恋爱挫折
根据廖志成的统计发现:渴望在大学期间谈恋爱的大学生人数占到总人数的32.1%,但在对失恋自杀问题态度的调查中有59.1%的大学生认为这种现象应该强烈反对,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32.4%的大学生觉得可以理解但不会这么做;甚至有7.3%的大学生认为很正常,不必大惊小怪[5]。由此可见,正是大学生渴望恋爱,但又因为心理年龄和恋爱观不成熟,同时在发生情感问题时没有较强的家庭、社会、学校、朋友支持体系开导教育致使大学生恋爱受挫折者轻者心灵受到伤害,重者身体遭受侵害,更为严重者甚至自杀。
(三)竞争激烈和心理素质偏低导致大学生产生就业挫折
就业型挫折的高发人群主要集中在毕业生,由于当前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上升,我国的就业机制实行了双向选择的形式,给当前大学生施加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同时,由于某些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偏低,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往往过于急功近利,对应聘失败的心理准备不足,几次应聘受挫就会产生消极情绪,进而不敢再去面对社会而选择“啃老”“蜗居”的消极生活方式[6]。因此,这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极易产生挫败感。
(四)处事方式和个性差异导致大学生产生人际关系挫折
卡耐基曾经调查研究: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在于其学识和专业技术,而85%靠的是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在大学中,大学生几乎每天都生活在一起,每个人的处事方式直接决定了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此外每个人的家庭背景、生活方式和性格爱好的不同也会影响大学生之间的交往频率和程度;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因为利益关系,既希望与人交流又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这种矛盾心理下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挫折感,尤其是女生、内向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更容易产生人际交往方面的挫折感。
三、大学生面对挫折的主要表现
(一)以乐观的心态对待挫折
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对于强者来说是垫脚石。阿姆赛尔的“挫折效应”实验也证明了面对挫折,人们会出现努力奋进的情况。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理智的大学生能够认清困难和挫折的性质,看到挫折的必然性和双重性;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消极心态和现实目标,努力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奋勇直前,最终战胜挫折,实现自己的目标并获得成就感,从而“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以消极的心态对待挫折
1.产生消极情绪体验。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人格结构中本我和自我矛盾时本我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大学生受挫后若以消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就会产生以焦虑为主的情绪体验,同时会伴有紧张、恐惧、幻想、冷漠等消极心理感受。虽然有些大学生会用压抑的方式来控制自己受挫的情绪,没有任何异常表现,但在过度压抑下,消极的情绪会以梦、失言、笔误和口误等形式释放,这样既不利于解决消极情绪问题,还会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2.产生不良行为方式。大学生在受到挫折时,不仅会体验到消极的情绪并且会产生不良的行为方式,不仅伤害自己还可能造成他人或社会的损失。大学生受挫后通常通过以下不良行为方式表现:第一,侵犯,主要是直接侵犯和间接侵犯他人和他物;第二,倒退,指大学生受到挫折时会出现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幼稚行为;第三,固着,指大学生受挫后出现反复的、无效的、教条化的某一动作或行为;第四,自杀,指大学生受挫后采取的极端行为。
四、开展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途径
虽然大学生在面临挫折时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反应和不良的行为方式,甚至会产生身心疾病,但是对于大学生挫折教育来讲,应始终遵循正面教育,而不是临床的、治疗的或医学的模式,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另一方面要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对大学生挫折教育齐抓共管的局面。
(一)在高校中积极开展大学生挫折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师更注重挫折相关课程与教学、成长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在大学生挫折教育中,要注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优势,完善大学生挫折教育课程,鼓励大学生参加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坚强品质,同时还要发挥心理咨询机构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二)重视家庭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引导
一个家庭的结构方式、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家庭氛围、父母教育方法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心理健康程度,因此,也应重视家庭教育在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心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首先,父母要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1939年,温勒的一项著名实验表明:领导方式能够影响群体对待挫折的态度,即在民主领导的方式下,群体成员能够采取积极的态度团结一致解决问题,而在专制领导方式下,群体成员面对挫折更容易推脱责任和相互攻击。同样的道理,家庭之间的氛围同样会影响孩子的抗挫折态度和行为,因此父母要建立民主的家庭氛围,让大学生在父母的引领下学会承担责任,积极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而要避免形成专制和溺爱的家庭氛围,以免形成大学生推卸责任和逃避困难的性格。
其次,父母要鼓励大学生独立自主。美国家庭在孩子年满18岁就要求子女独立自主生活,自食其力。在我国,一方面,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在经济上还没有结束断乳期,在生活上还要依靠父母对自己的照顾;另一方面,父母总是害怕大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遇到困难和受到伤害,一到放假就急忙让大学生回到家中享受假期,甚至总是教育大学生毕业后回到父母身边,以便于父母照顾。社会是人生最好的老师,父母也不可能一辈子成为孩子的保护伞,如果父母总是让大学生依赖自己,只会降低大学生处理各种困难的能力,使他们在遇到问题时不知所措,形成挫折心理。对此,父母应该鼓励大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性格,让大学生到社会这个大熔炉中去断练坚强的意志力,提高他们独自应对学习、生活和工作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社会力量来推动大学生挫折教育
预防和解决大学生挫折心理问题仅仅需要学校和家庭教育是不够的,还要与社会形成合力,即社会中的政府、企事业单位、各种社会组织也应在大学生挫折教育中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首先,政府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抗挫折教育,完善高校教育中的各项制度规范和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还要鼓励和监督学校、社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其次,企事业单位要多提供工作和实习机会,让大学生在工作中积累社会经验,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还要经常到学校组织公益讲座等活动,让大学生学会适应社会的各种方法;最后,社会组织也要经常提供各种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服务活动,积极关注大学生和青年的各种心理和生活问题。只有让大学生及时了解社会、学会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最终才能减少挫折问题的发生,从而提高他们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宋东颖.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基本途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2):28.
〔2〕方鸿志.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20,229.
〔3〕边和平.挫折教育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23.
〔4〕〔5〕廖志成.困境与超越-当代大学生精神需求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17,142.
〔6〕王新山.思想政治工作学概论[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