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
案例描述:函数的复习
一、创设情境
在函数的复习课中,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圣诞节快到了,我们打算动手设计贺卡送给亲戚、朋友们,贺卡为矩形,宽x厘米,长y厘米,贺卡上部分为正方形,上面画上漂亮的图案;下部分写上祝福的话语,祝福话语需要的面积为64平方厘米.
二、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根据情境提供的信息,大胆地提出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生1:这里有变量x和y,可是不知道它们是否具有函数关系?如果有,那么要求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师:恩,很好!
(板书)问题1:求出y与 x的函数关系式. 生2:如果函数关系式写得出,那么要求出该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师:对,定义域、值域是函数的重点,必须研究!
(板书)问题2:求出问题1中函数的定义域.
(板书)问题3:求出问题1中函数的值域.
生3:解析式、定义域、值域都研究了,我很想知道该函数的图像.
师:也是,解析式、定义域、值域是函数的三要素,都是从代数的角度来研究的,我们再从形的角度来研究该函数,先画出函数的图像.
(板书)问题4:作出问题1中函数的图像.
师:图像也作好了的话,我们还可以研究它的哪些性质呢?
学生纷纷讨论,发言,教师小结:
问题5:研究问题1中函数的单调性.
问题6:研究问题1中函数的奇偶性.
在提出問题的环节中,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总共提出了6个问题,下面,带着6个问题进行探究.
三、探究、解决问题
探究基于情境,始于问题,探究既是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重要的学习内容. 学生在具体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探究精神、协作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做,在做中体会,做中掌握,做中提高. 我分这样几步来完成这个环节的教学的:
第一步:让学生独立解决所有的问题.
第二步:分成6个小组,让学生在组内交流结果.
第三步:每个小组派代表解答对应序号的问题.
下面,我选取这个环节的几个片段共同探讨:
第2小组:开始,有人说定义域为{x|x ≠ 0},后来,我们考虑了实际意义,x是宽度,必须大于0,所以定义域为(0,+∞).
第3小组:
所以函数的值域是[16,+∞).
师:大家对两种解法有什么评价呢?
学生讨论激烈,最终发现症结所在. 学生1的解答不够严谨,还得检验等号是否成立;而学生2的解答无破绽,完全正确.
师:无论用什么方法求值域,都不能忽视等号成立的条件. 如果等号不能成立的话,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还可以考虑函数的单调性.
师:不错,函数的单调性是求函数的值域的基本方法. 请第4组学生上来画出函数的图像,请第5组学生回答问题5,函数的单调性.
第4小组:画出图像.
第5小组:通过图像观察到函数在[0,8)上是减函数,在[8,+∞)上是增函数.
师:借助图形解决问题很有效,但不严谨,需要逻辑证明,要的是数与形的结合,即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研究函数的单调性的基本方法是定义法,关键是对f(x1) - f(x2)的化简、判断符号,在化简中找到分界点,对定义域按单调性划分,从而得到单调区间. 请大家课后完成,通过这种方法求出单调区间,同时求出函数的值域.
第6小组:根据图像说出函数的奇偶性,并按f(-x) = -f(x)进行证明.
师: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时,首先考虑定义域,分析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反思:在“情境—问题”的教学模式中,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种,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迅速进入最活跃的状态. 在“情境—问题”的教学模式中,问题既是探究的开端,又是教学的主线,因此如何提出问题是关键. 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在“情境—问题”的教学模式中,探究、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观察、善于启发、善于总结.
【参考文献】
[1]吕传汉,汪秉彝.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探究.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杨孝斌,汪秉彝.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探析[J]. 数学教育学报.
[3]彭光明.数学教学方法思考与探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张奠宙.数学教育中的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