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平
园本研修强调“园本”,但它绝不意味着囿于一园之内。实际上,一种空间延伸、放大的园本研修,也是一种广义概念的“同体互助”。奉化市自2006年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城乡联动、区域协作”研修工程,几年来,经历了“点上实践、自主有效—面上铺开、示范引领—体上深化,全面提升”几个阶段以后,逐渐形成了内联外合型、城乡联动型、中心辐射型、联片研修型、跨园带徒型等多样化的区域联片研修形式。实践证明,城乡联动,区域协作,对于园际间研修互相促进、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区域联片研修的重点指向
区域联片研修的重点应该定位于:加强“保底提质”研修,立足幼儿发展,致力于破解教学疑难问题。积极探索“以幼定教”模式,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结构相关因素研究。
1.优秀研修成果推广
名园、名师具有相对较强的研究能力,几年研修活动下来,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园本研修经验,并且整理提炼出了一些卓有价值的成果。如何有效实现这些成果的推广价值,并且避免表层推广的弊端,区域联片研修是一个有力平台。例如实验一幼科学组的《幼儿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园本课程的构建和实施》、上林园数学组的《融合多元素的体验式数学教育策略》、实验二幼大班组的《挖土棋的根,尝特色的果》等,都尝试着利用区域联片研修加以完善、验证和推广。
2.学科疑难问题聚焦
随着学前教育工作的推进,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学科疑难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是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主要适合区域研修活动推进,另外有些学科问题则是具有一定难度或者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不适合区域层面全面推进。而且单凭一所幼儿园的力量来解决又有一定难度,学科联片研修对于解决这类问题具有独特的优势。
3.小主题研修
薄弱园引领人员不足,无法进行正常的园本研修活动,是各薄弱园学科研修的一个普遍问题,因此,需要借助区域联片研修这个平台,保证正常的薄弱园学科主题研修活动。鼓励各园积极开展适合自己幼儿园发展的教研活动,借助联片协作这个平台相互学习、结对合作,共同发展。在相互学习中“触发”、在团队合作中“积攒”,形成良好的研究性氛围,打造各园的幼教“土专家团队”。
4.学科前瞻问题探索
目前,各研修组都有一些前沿性的、创新性的研究领域,这些领域理念前瞻、操作模糊,适合摸索、实验和探索,但不适合在区域全面推进,这类专题较适合在一些联谊性的区域联片研修活动中来选择开展。
二、区域联片研修的运行模式
1.主题分解:课题捆绑式联片研修
此模式适用于大学科,借助后备培训班的力量,一方面有助于分解本学科的区域研修压力,另一方面以主课题+子课题的课题捆绑式研究,有助于研修主题的细化和分解,从而提升主题研修的广度和深度。可在研修整体工作的规划中关注“系统”,将区域研训项目与人员发展梯队的构建相结合,又将专业人员发展梯队的构建与幼儿园内涵发展中的问题相结合,再将幼儿园内涵发展中的问题与课改整体发展的需要相结合。既关注点,又兼顾面,环环相扣,系统推进。
2.主题聚焦:项目合作式联片研修
此模式适用于几所幼儿园同时关注某一主题,但单凭本园研究力量不足,几所幼儿园以项目的形式进行集体研究的情况。在幼儿园与教师发展的过程中关注“需要”,解决“揠苗助长”的问题。尝试以教、科研并举的思路开展活动,用科研的方法指导教研的行为。
加强规划与沟通,基地示范园牵头请所有组内教研组长座谈,而且每年都要进行一次。进行多向沟通式规划,不但使规划真正有效,而且使得教研组、教师互相间的解读逐渐明晰、正确。
例如各园在区域联片研修实践中,针对幼儿工作室成效开展的教研探讨活动,可以采取这样的活动方式:请各园区域负责人介绍自己的内容和目标;将自己工作室中幼儿的活动瞬间拍摄下来,在研修活动中分享并组织一次研讨,讨论的中心话题就是:“你认为哪个园的哪种做法值得你借鉴?你打算如何发挥儿童工作室的价值?”经过这样一次、两次的研讨,问题逐渐显露:儿童工作室真正的价值就应做到“以幼定教”,如何真心解读幼儿的每一个言行,这才是教研有效开展的真正来源。
3.以强扶弱:名园带动式联片研修
此模式适用于片区内幼儿园差异显著的情况,其中名园可以担当龙头作用,提供专业引领。
例如基于教学课例研讨的研修活动,首先,全体成员以独立探索的方式,根据示范园教研组所确定的教研主题和实践内容进行研究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思路的确定,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方案的实施,教学行为的反思,都应紧紧围绕教研主题展开。通过集体备课、汇报交流等方式汇聚众长形成教研组主题研究实践方案,由组内骨干教师公开执教(根据需要也可以让一人多次或多人次执教);其次,所有组员集中进行现场观摩(最好进行录像分析);接着,再就集体教案的课前预设和课堂实际效果分散进行客观的、综合性的分析与整理,准备交流。
4.强强联合:跨区域联片研修
此模式适用于本区名优幼儿园。为了寻找更好的优质资源,可以与宁波市和外县市名优幼儿园结对。
5.关注特殊:小学科大教研组式联片研修
此模式适用于人数较少,本园无法展开主题研修的小学科。可采用常规性跟进式动态管理模式。
案例1:按惯例在这一学期要开展新教师常规培训,教研组安排的计划有:观摩一次老教师的半日活动、听一次专家的如何与家长沟通的讲座、开展一次常规活动的沙龙研讨。然而在观摩完老教师的常规活动后,新教师们就对这位老教师的执教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她的提问真干净,她在两个活动中间的安排真巧妙,她提醒孩子们自己穿裤子的方法真好……
组长即时捕捉到了教师的动机和兴趣点:就老教师的活动开展面对面对话,邀请了多位老教师交流两个活动间安排的方法等等,新教师们在培训中的积极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的培训,因为我们的这种支持是真正关注她们需要的。
案例2:幼儿园的餐后管理是各中小型幼儿园管理中的一个空缺,教师既要帮助吃得慢的幼儿,同时又要关注已经吃好了的幼儿的活动,出现混乱的局面真是难免,协作组可抓住此契机进行专题性研讨。首先让教师们就这个“教育空白地带”谈谈自己用过的好方法,各园也将事先收集的“小空间里的游戏”等相关文章发给大家,激发兴趣与关注。然后让教师们通过两周的实践,再次反思。在第二次的教研活动中,教师们都有了很多好的尝试:有将五天排为不同的活动——周一玩具分享日,周二图书分享日……有将走廊分为不同小活动区;有采用“特色教学开展时”,如折纸进行时。在这样循而复返的过程中,这个“教育空白地带”带给教师们的不再是尴尬、不再是压力,而成为了她们研究的窗口。
6.自主联谊:教学互访或跨校带徒式联片研修
此模式适用于各因研究旨趣相同或者民间联谊发挥以强带弱扶持作用的情况。如:
●跨园、跨组、跨学科、跨年龄段的课例研讨
●一位学员在不同时间围绕统一内容进行课例研讨
●三位学员在同一时间围绕统一内容进行课例研讨
●各位学员探索适合自己特长的示范课
●研修组探索适合自己组特色的课例研讨
●做好每学年的“教学展示和汇报”的跟进、反思研讨
三、区域联片研修的推进策略
1.研训一体区域整体推进
集教研室、教科所、教师进修学校“三位”于“一体”的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在协作区层面的主要职责是充分利用市级研训成果和教研活动范式,全面推行“学科小课题”研究。这与市级研训活动的区别是:研究课题为市级课题的子课题,不但切口更小,而且更贴近教师个体,强调以“学科教学问题解决”为导向,选题以技术性改进、实践性改良、解放性改造为目标,要求研究者从教学问题出发,探究问题成因,设计改进方案,行为验证假设,归纳提炼成果,用教师自己的教研方式解决自己的问题。
2.多元互动型专业引领
综观幼儿园现在的教研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追求的是“全才”,希望每个老师都能参加每个比赛。但这样的解读结果是每一个教师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因此每学期协作组都要确定重点发展方向。同时教师也要为教研组建言献策,自己如何贡献力量发展教研组的重点。比如:示范引领园,要制订出一学期的辅导网计划;擅长语言教育的园要规划一学期中自己的语言展示方式;等等。
组长要把各园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炼为课题,引入到教研、培训课堂,用课题研究的规范开展教研活动,同时根据“学为所用”的原则,开展专家讲座、读书活动、教学沙龙等“学习思辨”活动,及时更新理念,修正研究方向,积累课例,提炼并推广阶段性收获。
3.学习型研修共同体建设
要积极构建学习型研修共同体,强化教师的自主参与意识。如每学期每个教研组发放一份《教研活动评价表》,此表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设计:你认为教研活动在本学期给予了你哪些支持?哪些地方做得不够?……通过这样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协作组长可以清晰地了解教研安排是否符合各园需求,使得教研活动真正有效。同时也让每位教师填写一份《教师活动评价表》,这份问卷是为每个教师选择自己在这学期中参加的一个教研活动设计的,这样的调查问卷督促教研组不但要关注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表现,而且很好地促进了教研组对教师个体的解读,更为重要的是要让教师都感觉到自己是教研活动的主角,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局外人。
4.基于网络的资源共享
网络平台为各协作组与各园提供研训模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与策略。有效利用网络,可积累大量的课例与解决问题的策略,使教师们同步进行行为研究,在有效提升教研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参与意识,实现了专业快速发展。
大雁在漫漫迁徙的路上,没有个体的荣耀,只有团队精神的伟大。科学研究发现,雁阵飞行的速度是单只大雁飞行速度的1.71倍,团队合作的力量远远超出任何一只大雁单飞的极限,借用大雁的智慧开展我们的工作,我们所学会的是改变、协助、奉献、坚韧、合作、学习……
联片研修的最高境界是真正实现“无形而有形”“无为而有为”,这需要我们循着规范化、科学化的研究方向,继续探索这种新型教师教育模式,进一步探索区域联片研修考核机制,使之更加丰富、科学和合理。
(浙江省奉化市教育局 3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