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心路
摘 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归根结底是学生学的有效性。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归根到底是追求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活力。因此,根据教学内容怎样设计出学生学的结构相对完整、学的形式丰富多样的路子,便是找准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条途径。在阅读教学及作文训练中,根据学习目标,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规律,设置学生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学的活动充分展开,让教学效果达到最
大化。
关键词:学的活动;基点;最优化
下面就本人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的几点拙见做一列举。
激趣——未成曲调先有情
师生的心理因素是取得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必要条件,特别是要将学生的学习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要使他们未学习之前就对本节课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心理期待,教师就应如同一个高明的琴师一样,能从几个简单音符的信手弹奏中透射出曲子的精髓,使听者欲罢不能,非要穷根究源,一听为快不可。如,在引领学生进入演讲单元的学习时,能适时抓住本单元的知识核心,找准学生的需求点,我用了这样的一段话:读了本单元的三篇文章有一个动词闪现在我的脑海里,那就是——改变。马克思改变了一个世界,马丁路德金改变了一个民族的命运,梁启超的一次演讲,改变了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可见演讲所起到的作用。能这样高屋建瓴地去把握三篇文章的共同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单元教学突出共性,针对每一篇课文又要使其独特的价值凸显出来,设置一定的吻合课文教学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如,讲《项羽之死》这节课时,我先是放了一段屠洪刚的《霸王别姬》,来凸显这节课的艺术张力,即刚与柔的统一。项羽一生大小战七十余次,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在生命的尽头依然是刈旗斩将溃军,在豪情万丈的同时,也显示其柔情似水的一面,项羽由刚到柔,虞姬这个至柔至性的女子,最后拔剑殉情,刚到极致,他们的性格转折点,就在于一个情字。所以才能悲情千古,至今读来让人嘘唏不已。
点化——曲径通幽处
有效而深刻的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明白一点,重要的不是教师想要教什么,而是看到学生已经得到了什么,他们还需要教师点化什么。教师应在学生阅读出现问题和出现困难的时候,通过言语的启发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的去领会顿悟和内化,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成主动的建构。这样就会对学生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高产生较好的效果,因此了解学生的阅读初感,把握好学生探索未果却非常渴求的那个“点”就非常重要。《小狗包弟》是巴金写的一篇回忆性文章,既没有华丽的语言又没有曲折的情节,学生阅读时普遍感到平淡乏味,我在讲这篇课文时,就是抓文本细读,让学生梳理作者和小狗包弟的关系,从初识包弟、包弟的忠诚、包弟的可爱到自己为当时社会环境所迫不得不把包弟送上解剖台的历程,通过这些平淡的叙事,来展示对小狗包弟的愧疚和忏悔。用了一句“狗不弃人,而人却弃狗”将文本的研读引向深入。巴金那样一个善良慈悲的文学大师,多少年后忆及“文革”时所展现的心灵深处的软弱,不仅使我们认识到文革对一代知识分子心灵是怎样的摧残,还使我们认识到作者对自己灵魂的拷问是多么的真诚和严肃,巴金不愧是民族的良心,回头再读时,真是平淡中有真情,不经意处见匠心。这样一个伟大纯净的心灵,会使人变得纯净坦荡。从阅读初感到阅读深入有一段路要走,就是要在学生思维的幽暗狭窄处有一个明确的向导,使他们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再如《雷雨》情节设置的展开,周朴园与鲁侍萍这个三十年前的旧情人,怎样让他们从相逢到相识,我们可以用得是一个“旧”字,由旧习惯到旧衬衣,能知道这些旧事的人只能是旧情人。因此那句“侍萍,是你”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既是情节线索又是人物心理展现的线索,抓住了此处,就是事半功倍,就是提高了阅读效率。
拓展——心有千千结
教师应该对高中语文的知识体系了然于胸,并十分清楚每节课所学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所处的位置,因此,抓住本节课所出现的知识点,为学生建立较为完备的知识体系,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应该是有效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在诗歌教学中有关意象这一概念的梳理,柳永在《雨霖铃》中那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对这种日夕当归,羁旅行驿的情绪传递,让学生列举相应的诗句,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斜晖脉脉水悠悠,断肠白頻洲,一直追溯到诗经里的《君子于役》,这种日夕当归,瞑色起愁,乃是华夏民族固有之情绪。这种拓展会使学生明白语言事实背后民族心理传承的过程,通过文字阅读来落实民族文化的心理认同这一任务。如能对中国古代诗歌的主题进行归纳,就会发现千百年来人们对时间、生命、情爱、别离、求仕、忧患、从军、怀古、娱乐等这些方面的情感是相通的。这些最早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某种情境、旨趣、事件、人物会在以后的文学作品中不断出现,构成了人类共同的“母题”,对这些不断重复的精神现象的把握,是理解文学作品的重要途径,这样拓展开去,让学生学以致用,就能提高学习的有
效性。
训练——踏石应有印
在作文训练中针对学生畏惧写作的心理实际,我们采取“高视点,低起点;小坡度,大密度的训练策略,在整体围绕高考好作文的标准这一“高视点”的要求下,根据学生作文实际水平的起点,将整体的写作技能分解为若干个有序而独立的写作技巧,力求在每一次作文写作或一个单元作文写作中,有意识地突出完成一项训练内容或一种写作技能,采取小的梯度、大的密度的训练方法,使学生完成对写作的基本要素和必备技能的掌握。
我们在议论文训练中,选择了怎样进行结构设置为序列能力训练的第一技能。写作能力无非是布局谋篇能力与遣词造句能力,结构设置即是布局谋篇能力,古人读书主张:“于章法中看句法,句法中看字法,则作者之心不能逃矣。”又说:“篇中炼意,意中炼句,句中炼字。”这种以大观小、着眼整体的读写观念,是与我们民族的思维与语言特点相契合的,也可以看出古人那些优秀篇章无一不是从整体出发去构思的,想得充分才能写得充分,想得清楚才能写得清楚。想充分就是整体的布局,就是从哪些方面去写,即是大的布局,写清楚就是材料之间怎样联系起来,即是谋篇能力。这种篇章组织的结构技巧,反映了作者对所谈事物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的条理性,而说理的充分性与说理的条理性应该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必备的因素,因此抓好结构设置的训练是成功写好一篇议论文的基础。
针对学生对于议论文写作时思路不清、展开没有条理或者不能从整体构思出发、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的现状,给出了议论文结构段落的几种关系,如,(1)并列关系,通过列举实例展开段落,如教育、文学、艺术等不同领域。(2)连贯关系,通过时间、空间的推移展开段落,如回顾历史,再看今朝,展望未来。(3)递进关系,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顺序去展开。(4)对比关系,通过正面、反面、联系实际去展开。(5)总分关系,通过总说与分说展开段落。(6)因果关系,通过事物发展过程的前因后果展开段落。其他还有通过定义与分类展开、通过联想展开段落等,列出这些有关段落的基本知识,规范学生的思维方向,使学生构思起来有章可循,不至于老虎吃天不知道怎样下口。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日渐深入的今天,好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学生“读、写、问、思、说、评”等学习行为充分展开的课堂,教师应该把精彩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能会学、好学、乐学。
(作者单位 河南省郑州市第106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