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辩证法的角度看翻译研究中的若干基本问题

2013-04-29 12:56毛绍磊
关键词:译学译论意译

毛绍磊

摘 要:本文从辩证法的角度出发,对翻译界长期存在的关于“直译、意译”,“神似、形似”,“归化、异化”,“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否要建立翻译学”,“中西方译论的融合”等问题进行了诠释,以期能够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辩证法;直译、意译;神似、形似;归化、异化;科学性、艺术性;中西方译论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215-02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翻译界就“直译、意译”,“神似、形似”,“归化、异化”,“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否要建立翻译学”,“中西方译论的融合”等问题上进行过多次争论。众多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独特的翻译见解和主张。真理越辩越明,这本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情。然而,在对翻译的探索中,我们往往处在诸多矛盾之中,这诸多的矛盾使我们的研究也形成了一种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习惯,各家学派相互排斥,水火不容[1]。由此导致翻译研究中一些基本问题长期争执不下,没有定论;译学研究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如何正确地看待和解决好这些翻译中的基本问题,关系到译学未来的发展。本文拟就以上问题谈几点自己的见解。

二、从辩证法的角度看“直译、意译”问题

“直译、意译”这一问题由来已久,早在清末明初,鲁迅就已比较明确地提出“直译”的观点。他指出“硬译”不仅为了“不失原来精悍的语气”,同时也“逐渐添加了新句法,经过一段时间,可能被同化”而“成为己有”。直译法不仅强调译文要忠实地表达原文的内容和思想,同时还要尽可能地还原原文的语言形式。与之针锋相对的是“意译派”,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翻译大师傅雷指出“中西思维方式、美学情趣方面的异同”,强调“翻译决不可按字面硬搬,必须保存原作的精神和美感特征”,要“重神似不重形似”;钱钟书先生提出的“信必须得意忘言”等。实际上,直译和意译问题由于大家理解角度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但有一点大家的看法比较接近,即:直译侧重于原文与译文形式上的一致,而意译则更强调原文和译文意义上的统一。纵观中国译学理论,关于直译和意译的争论几乎从未停息过,但迄今为止,我们仍很难说哪一种译论绝对正确。笔者认为,直译与意译之间其实是一种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辩证统一关系。它们仅仅是两个根据实际情况交替使用的翻译策略。通常情况下,“神形皆似”的译文往往是直译得来的。所以,我们在选择翻译策略的时候,应先选择直译,尽量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但如果直译行不通,译者也要灵活机动,转而采取意译法,不再拘泥于原文的表面形式,而应以传达原文的深层意思为主[2]。

三、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归化、异化”问题

“动笔之前,就得解决一个问题:竭力使它归化,还是尽量保存洋气呢?”翻译大师鲁迅的这句话早已为大家所熟识。可见“归化、异化”问题在翻译研究中的基础地位。然而,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关于“归化、异化”的争论似乎还是没有定论。坚持归化论的学者认为:归化翻译能够打破原文的束缚,把原作的思想精神以译文读者所喜闻乐见的目的语的形式表达出来,译本读起来不像译本,就像原作的“投胎转世”,躯体换了一个,而精魂依然如故。这才是翻译的最高境界。而坚持异化论的学者也有其充分的理由:异化的翻译能够让译文读者了解异国文化和异域风情,拓宽读者视野,符合各民族文化融合交流的需要。同时保留源语文化的特点能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表达方式。笔者认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为归化翻译提供了可能性。归化翻译符合译入语读者习惯,便于其理解接受,并能够使其最大限度地获得与源语读者共同的阅读感受。但它同时过滤掉了大量的源语负载信息。另一方面,不同文化间的巨大差异使得部分文本的翻译不得不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异化翻译可以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传播源语文化的同时,还丰富了译入语的表达方式。缺点是它同时会降低译文的可读性,使译文变得晦涩难懂。因此,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归化、异化作为两种彼此对立但又能够相互补充的翻译技法,译者在进行翻译创作时,应该根据作者的意图,文本的类型,翻译的目的,读者的层次和要求等因素进行灵活选择。尽量做到既能保存“洋味”,又避免了“洋腔”[3]。只有做到了这一点,译本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好的翻译。

四、从辩证法的角度看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问题

有关翻译科学性与艺术性的争论归根到底是翻译本质之争。也就是翻译到底有无规律可循。翻译的艺术派如劳陇先生认为:“任何翻译过程都必须通过人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一过程。不受客观规律的支配。翻译的性质只能是艺术,而不可能是科学”[4]。许渊冲教授也曾说过:“我认为翻译是艺术。我要用艺术方法来解决翻译问题”[5]。与此针锋相对的是,翻译的科学派则认为:翻译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系统地研究双语转换规律,通过科学地描述这一翻译过程,总结出一定的原则、理论与模式。从而构建一套宏观结构框架加微观操作原则的翻译理论体系[6]。为此,远至建国初期的董秋斯,近至当代翻译研究学者谭载喜、杨自俭教授等一直为建立反映翻译规律的翻译学而奋斗。笔者认为,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的两方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共同推进事物的发展。在研究翻译理论过程中,我们不能采取绝对化的立场,而要以辩证、相对的观点来考察问题,客观地衡量标准的实际价值。翻译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它一方面离不开科学知识的指导并具有客观规律性,另一方面也离不开语言的艺术创造性。脱离了科学性的翻译会导致‘失信的不良后果,这样的翻译如盲人摸象,在黑暗中摸索而找不到方向;相反,脱离了艺术性的翻译则味同嚼蜡,索然无味,缺乏可读性。因此,翻译应该是集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活动。脱离艺术性而一味追求科学性的译文缺乏感染力;一味强调艺术性而忽视科学性的译作则很可能会走向背离原作的极端。事实证明只有将艺术性和科学性熔为一炉,才算得上是合格的翻译[7]。

五、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如何对待外国译论

从古至今,我国不乏优秀的译学理论。古代有:佛经翻译的“质、文”之争,老子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近当代有: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和钱钟书的“化境”之说。中国传统译学对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集中探讨,极大地促进了翻译的发展。近几十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外国译学理论被大量被引入,翻译研究开始从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修辞学、对比文学等多方面切入,西方的翻译理论如多雷的“翻译五原则”,德莱顿的“翻译三分法”,坎贝尔、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雅克布孙的“翻译三类别”和奈达的“等效翻译论”等开始为国人所熟知。这些新的理论和方法在给中国翻译研究带来活力的同时,也暴露了我国译论研究存在的缺点与不足。于是有人感言中国的翻译理论大多是翻译大师们的只言片语、经验之谈,没有科学的定义和统一的术语,缺乏系统性,从而否定我国传统译论的价值,推崇西方译学理论。也有人从翻译的对象性和对策性出发,指出翻译研究的对象和对策都是以特定的原语和目的语的特性或特征为依据。因此,翻译理论并不具有普遍性,对这一语言和语系适合的翻译理论模式,对另一语言和语系则可能不适应或基本上不适应,西方译论只能指导西方的翻译实践。笔者认为,在如何对待西方译论这一问题上,我们也应做辩证的分析。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才能促进事物向前发展。绝对地排斥一方或绝对地赞同一方都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在立足本民族语言特点,建立中国翻译学的同时,应当根据我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特点,有目的、有甄别地借鉴对我们有用的西方译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才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译学理论的正确道路。

六、结论

唯物辩证法要求人们一定要用辩证、相对、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翻译理论研究亦然。既然在翻译理论研究中存在着“直译、意译”,“神似、形似”,“归化、异化”,“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否要建立翻译学”,“中西方译论的融合”等各种各样的矛盾,我们在研究中就应该辩证地去看这些方面,以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考察问题,树立相对的观念,避免绝对化。不要只强调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要考虑对方观点的合理因素,或者说双方观点有没有相互融合、相互弥补的可能性。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译论研究者,只有树立辩证的翻译观,才能博采各家之长,才能在翻译研究中有所建树,不断地把我国的翻译事业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许钧.关于翻译理论研究的几点看法[J].上海翻译,1999(3):5.

〔2〕〔3〕孙致礼.坚持辩证法,树立正确的翻译观[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5):45.

〔4〕劳陇.“翻译活动是艺术还是科学?”——对《翻译学—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的一点意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9):56.

〔5〕许渊冲.谈重译──兼评许钧[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6):59.

〔6〕张柏然,姜秋霞.对建立中国翻译学的一些思考[J].中国翻译,1997(2):7.

〔7〕孙致礼.关于我国翻译理论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1997(2):12.

猜你喜欢
译学译论意译
朝鲜朝官方对南戏《五伦全备记》的接受考——以译学汉语教材的选定为中心
国内译学词典研究述评(1988—2018):成就与挑战
中国译论通史研究:重识与重写
——黄忠廉教授访谈录
第五届“理论翻译学及译学方法论”高层论坛通知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一种译学理论创新:口译的译后模因论
村上春树文学翻译论争背后的译论之辨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Shock Ini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plosives at Near-ambient Temperatures
从“三美论”看中国学派译论的先进性与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