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例析

2013-04-29 11:02杨姝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3年6期
关键词:读法平均分小棒

杨姝

随着新课程的深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成为了主流教学模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开放的,但却是有序的,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调控教学的细节,让学生乐于体验,有所收获。本文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一单元的“有余数除法的认识”为例,就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几个细节处理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设置具体的活动让学生“做”

任务1:在大家桌上有很多小棒,从中取6根,大家试试可以摆成几个三角形?

任务2:如果从中取7根、8根、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大家试试分别可以摆成几个三角形,摆完了分别还剩几根?并记录下来。

借助上述两个任务,同桌的两个学生自己动手摆三角形,每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学生在摆三角形这个实实在在的动作中进行直观感知平均分配这一概念,并记录操作的结果,为进一步互动交流提供了资料。

二、引导学生反思“做”的过程

从学生的汇报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有了感性认识,有少数学生与余数的概念非常接近。为此笔者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采用问题的形式与学生进行对话,反思其摆三角形时的思维活动过程。

师:如果摆三角形最后有剩余不能摆成三角形,一般剩下几根小棒?

生:有时候剩下1根,有时候剩下2根。

师:为什么不会剩下3根、4根或5根?

生:如果剩3根,那么这三根正好又可以摆一个三角形,就没有剩余了;如果剩下4根那么其中3根还可以摆一个三角形,最后剩下1根;同理5根摆下来最后剩下2根。

借助于学生汇报和师生对话的过程,学生对摆三角形即一个数除以3的结果越发清晰,而且还为比较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做了很好的铺垫,从剩下的只有1根、2根这一支撑点出发,只要稍加引导,学生能够对“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一下节课学习内容形成初步印象,使数学学习过程更为连贯。

三、互动探讨共建算式

1 基于认知需要自主猜想

笔者以7根小棒摆三角形为例,让学生自主构建算式,这对于学生是一个全新的问题,大多是凭借自己的经验进行猜想。由于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所以猜想的结果也不尽相同。笔者收集到的结果有如下两个:

生1:7根小棒摆三角形,用掉了6根摆三角形,最后还剩1根,所以应表示为:“7÷3=6剩1”。

生2:7根小棒摆三角形,用掉了6根摆成2个三角形,最后还剩1根,所以应表示为:“7÷3=2剩1”。

在学生猜想后,自然生成证实和评价的需要,顺学而教的效度就比直接教授高出许多。

2 顺学而教,建立概念

以6根分了没有剩余,学生自己建立的“余数”的基础,引导学生对“生1”、“生2”的表达方法进行评价,学生很快可以意识到“生2”的表达方法更为合理。在学生认识到位的基础上,笔者进行新算式教学:“7根小棒,每3根摆一个三角形,可以摆2个三角形,还剩1根小棒。”数学家列出来的算式比我们同学的更合理一些:“7÷3=2(个)……1(根)”。“余数”的概念也就呼之欲出了:对于平均分后,剩下不能再分的数我们叫它“余数”。并进一步指导读法:“7除以3等于2余1”,接着引导学生根据原有经验以相互交流探讨的形式自主理解算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3 模仿训练,巩固概念

在7根小棒的摆放列式和读法师生共同探究并建立概念后,学生内心都有自主体验的需要,为此,笔者设置了2个环节让学生进行自主训练,内化概念。

(1)要求学生对上述操作活动中“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其他情况进行列式。

(2)要求学生取10根小棒,试试可以摆成几个正方形,并列式。

四、教者反思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整堂课学生参与度高,学生通过开始的实践活动收集感性材料,认识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时,有时会有剩余”这一事实。并生成用数学符号表达操作的需要,最终通过学生思维的展示和教师的教授,引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并说明“余数”的含义以及算式的读法。整节课,注重学生手、口、脑等多感官的协同并用,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由外化到内化,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猜你喜欢
读法平均分小棒
“0”的读法和要领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一起数小棒
巧移小棒
平均分一半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法、写法教学设计
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低钠盐中的钾
怎样读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