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早在年初,《经济学人》就根据2012年的中国官方数据预测,对于中国服务业来说,2013年会是个分水岭——中国服务业很可能会在这一年赶超重工业。果然,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服务业占经济规模的比重达到47.8%,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超过了制造业的占比。
然而这并不值得乐观。《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金砖国家发展报告(2013)》中显示,2012年新兴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75%,仅中国的贡献度就达到三分之一。但是,中国却是金砖国家中唯一一个服务业占比不足50%的国家。
一些媒体已经用上了“中国后工业时代来临”这样的标题,这虽然有些言之过早,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6000美元,部分地区的工业化确实已经步入中后期,服务类需求正在上升。可从整体上看,服务业的发展仍然滞后,占GDP的比重距离发达国家60%的平均水平还相距甚远。除了公共服务以外,人们一般习惯于将服务业划分为两类:一是生产性服务,包括金融、保险、法律、信息和咨询、广告和市场研究等,指为生产和商务活动提供的服务,它体现为被服务企业的生产成本;二是消费性服务,包括零售、餐饮、旅游、关爱体验等,是直接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
无论是生产性服务还是消费性服务,专业化和集中化都是未来的方向。以德国为例,德国的会展业位居世界第一位,每年都要举办150场以上的国际展会,行业集中程度令人惊叹,世界10大会展公司中有6个来自德国,会展业也为德国当地的其他服务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而瑞士75%的国民收入来自服务业,发达的金融行业为整个服务业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环境,银行保险业占到瑞士GDP的40%之多。
未来,中国的服务业占比只会越来越高。今后,还会大量诞生类似阿里巴巴这样立志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数据服务的企业吗?会不会有本土餐饮、零售品牌把门店开遍全世界?中国的高科技服务企业、咨询公司、广告公司能否开展全球业务?这些疑问或许会在不远的将来得到解答。
如今,中国制造的产品已经通过对外贸易遍布全世界,而中国服务业不仅能够带来巨大的就业和消费机会,也肩负着走出国门的任务。“中国人负责生产制造,美国人负责研发和营销”的局面相信会在未来数年内慢慢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