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喜宏
〔关键词〕 数学教学;“积的变化规
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6—0093—01
教学内容: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下册第58页例题及练习九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会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
4.让学生在参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价值,学会与他人合作,同时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點:
1.探索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
教具:
多媒体课件、题卡、分组卡。
教学过程:
一、 游戏激趣,比较探究
师:(音乐播放歌曲《找朋友》)这个歌曲大家都很熟悉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做 “找朋友”的游戏,它的规则是:找朋友的同学先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并说出自己代表的数字;然后告诉大家自己和所找到的人所代表的数字的积是多少。如果说对了,就说明他们是朋友。
教师先示范,并把“找朋友”的“见证”记录下来。然后让学生观察一下黑板上教师记录的算式,并思考发现了什么。教师设置悬念,告诉学生,这个发现关系到下一步游戏,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学生最后得出以下结论。
生:依次变大,增加了10倍。
师:增加10倍其实是乘以11,你看是吗?
生:扩大10倍。
师:对。扩大10倍其实就是乘以10。老师代表的一个因数不变(板书),而你们代表的另一个因数乘以10(箭头板书),看一看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谁来说一说。
生:积也乘以10。
通过教师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得到了结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就乘几。
二、主动思考,深入结论
我们接着做“找朋友”的游戏,这次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请同学们主动找老师来做朋友,但是有这样的条件:限人数三人,并且所代表的数字要和之前老师所找的三个小朋友一样,符合一定的规律。好吗?
(教师在学生讨论中主动交流,掌握学习情况,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找出50、10、5这三个数。学生交朋友时,教师有意把数字顺序变为50、10、5。)
师:谢谢你,我很愿意成为你的朋友,你能说出我们的积是多少吗?你能在黑板上记录下我们的友谊“见证”吗?(引导学生记录)因为时间关系,只与这些同学做了朋友,课下我们可以继续交流。我们现在再来观察一下,同学们找老师做朋友所得的算式有什么变化?
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2,积也就除以2。
师:只能除以2吗?怎样表达能更全面?
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就除以几。
师:除以0行不行? 0能做除数吗?
生:不行。刚才的结论应该加个条件:0除外。
三、归纳总结,引出课题
通过刚才的两个游戏我们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就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下面,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自编一组满足积的变化规律的题。(过程略)
四、巩固提高,层层递进
1.出示“做一做”,让学生一个一个回答,并引导学生说出结论:一个因数谁不变,另一个因数怎样变,积怎样变。
2.出示560÷8=70,70×24=1680,让学生结合积的变化规律思考:560×3=?
3.拓展思维训练1:
12345679×9=111111111
12345679×18=?
12345679×81=?
拓展思维训练2:
18×24=432
(18×2)×(24÷2)=?
(18÷7)×(24×?)=432
(18× )×(24÷?)=432
拓展思维训练3:
利用所学的规律口算下面2题,说明算法。
24×25 56×125
五、课后小结,引疑导思(略)
??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