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宏
〔关键词〕 物理教学;学习兴趣;教学效率;生活;引导;
因人而异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6—0075—0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以激发兴趣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很多。本人经过多年探索,结合农村中学实际,总结出如下几点:
一、走进生活 ,巧设悬念
高中物理知识较其他学科显得更为抽象,故而教学时课堂气氛也比较沉闷。因此老师应想办法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前导语,力争把抽象的、逻辑性很强的问题说得通俗易懂。要善于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因为看似简单的生活经验,却常常与事实相左,故而能给学生留下悬念,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讲解“力的分解”一节时,学生大都以为提起同等重量的砝码,用的线越少越易被拉断。但实验结果却相反:用一根线可将砝码稳稳地提起,而用两根同样的细线(故意使两线间有一较大夹角)去提,却一下就断了。为什么两根线的效果反而不如一根线呢?这一疑问迅速地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在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学到新知识。
二、教学相长, 注重引导
教学相长、注重引导的方式更符合教学和学习规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获取知识。
例如,在高中物理“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这个实验中,我提供了实验器材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
实验器材:附有刻度尺的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秒表、细绳、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钩码、刻度尺。
让学生自由选用所需器材,自己根据所学内容设计实验方案。
一部分学生提出了方案一:让小车从固定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则利用s=at2,即s=这个公式,用秒表记录时间;另一部分学生提出了方案二:利用打点计时器计时(利用公式△s=at2 )。
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实验方案。在实验完成之后,引导学生对两个实验方案进行分析对比,告诉学生如何减小实验误差。如此,避免了“照方抓药、机械操作”和学生只看课本上的文字或图示来了解实验的现象,而是通过创设情境,有意识地营造了一种探索的氛围,引导学生实验,启迪学生思考。学生自己动手,全员参与,相互质疑、探索、争论、归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因人而异,灵活教学
农村教学资源相对短缺,学生的生活圈子小,课外阅读量小且单一,故而知识面窄,视野不开阔。很多学生对科普知识不感兴趣。遇到理论性较强的问题就犯难。面对这些情况,我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如在解决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时,常用到整体法和隔离法。我告诉学生,不涉及系统内力、系统内各部分运动状态的物理问题,用整体法比隔离法更为简便。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解题效率,对于物理知识理解不深的学生来说,应该是“授之以渔”了。对物理知识水平较高的学生,我不仅教给他们方法,还会给他们讲解这种方法背后的逻辑过程。
另外, 为巩固所学知识,在对课后作业的布置上也应因人而异。教材中课后作业题设计较少,但考试时题太多、太难,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打好基础。在作业布置时应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每个学生天天有进步,消化、巩固每节课的知识出发。注意布置的作业与书上例题、练习的相关性。同时,也要注意题目难度上的层次性,给学生留不同的作业题,让各个层次的学生解答与他们自身能力相适应的题目,从而获得与其自身的付出相应的成绩。当然也要注重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以鼓励为主,不能一味批评否定。从知识和心理上都予以关心、帮助,让每个学生都找回自信。
新课改要求教师以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创新的机会,提高教学效率,为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 编辑:张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