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雅红
摘 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自己看,自己听,自己想,听得多了,看得多了,想法自然也就丰富了,作文的素材也就多了起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紧扣写作话题,让他们喜欢说什么就寫什么,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写作天地,让他们对作文不再“谈虎色变”,是每一名语文教师要引起重视的。
关键词:积累;氛围;自改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是一个难题,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就目前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一提到作文就头疼,不想写作文,觉得无从下手,写作兴趣更无从谈起。长期下去,不但影响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而且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下面是笔者对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积累——作文训练的基石
对于积累的词汇的理解、分类、优化和运用的能力,农村的孩子并不擅长,因为种种原因造成孩子手中可供阅读的书籍少之甚少,再加上家长好多外出打工,在孩子积累词汇的过程中家长几乎失去了作用,作为老师,我们就应该在其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和监督,让词汇积累变得更加有效。经过实践,我觉得下面的几种方法效果挺好:
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农村的教育实践课比较少,教师可以经常安排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事物,展开想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实践,让学生自己体验生活方方面面的酸甜苦辣,拓宽学生的思路,打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触类旁通,去想生活中的事,从而积累生活素材,为写作开启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俗话说:“日记日记,每天要记,一日不记,不算日记。”学生每天的经历很多,用记日记的方法记录下来,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对于日记的内容,老师不必做硬性的规定,可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每天的所见所闻,成功或失败的经历,甚至跟老师说说心里话等,这些都可以通过日记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学生的阅读量是衡量他们知识积累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积累素材的重要方法。对于农村孩子而言,课外书籍的阅读量少之又少,因此,我想方设法给学生搞来一些图书,鼓励他们多读多背。在读背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在这样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准确生动地表情达意。
4.合理利用教材
新课程实施以来,新选入的课文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教师在教学中,抓住每篇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写作方法,加强训练,使学生学以致用,应用到作文中来。
二、良好的氛围——作文训练的温床
1.营造良好的表达氛围
宽松、和谐、愉悦的写作环境是学生自由表达、袒露真情所必需的。因此,教师要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的习作氛围,消除学生畏难的心理,让作文成为他们的一种内在需要。在教学中,教师放开手脚,对于习作的内容、形式、字数等不作任何限制,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写自己的真实想法,做到我写我看的、我写我想的、我写我做的,增强他们写作的自信心;可以允许他们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看法。这样一来,学生敢想、敢说、敢表达了,作文也就不再是什么难事了。
2.提供自由表达的空间
学生敢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了,但还需要教师给他们提供一个自由表达的平台,来实现他们的表达欲望。教师在阅读课上要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小练笔。如,写读后感,续编故事,把课文概述的内容写具体,为写景课文拟游人须知、编写广告语,为写人记事的课文增加细节描写。此类练习费时不多,却可以为学生自由表达提供广阔的空间。学生练的多了,作文能力也就提高了。
三、自批、互改——作文训练的法宝
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作为老师,详细批改,工作量太重;简单批改,又怕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我摸索出了一个既简单又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去。当然,教师要教给学生批改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照题目,看文章的主题是否贴切,有没有围绕主题展开习作;其次,看文章的条理是否清晰,详略是否得当,情感表达是否真挚充沛;再次,在批改的过程中,看有没有错别字或者病句;最后,看看文章有什么亮点,比如,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细节的描写等是否恰到好处。
学生自我修改之后,小组同学参与互改,这个环节,最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小组同学在互改交流中,畅所欲言,敢于交流,乐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他们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不亦乐乎;别人评价自己的习作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以更广阔的视野对自己的习作做进一步的修改;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
四、展示自我,感受成功——作文训练的魅力
每次习作完成之后,笔者都会选出一些优秀的习作,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设展示作品的机会。
班级的墙报、校园内的黑板报和红领巾广播站等都是好文章的宣传阵地,使学生在墙报上能读到自己的作品,在广播站能听到自己的作品,将会大大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总之,作文教学之路毕竟是艰难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丰富自己的作文教学形式,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努力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学生平时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切实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真正地快乐作文。
(作者单位 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康南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