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燕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语文各个阶段的目标要求,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对学生理解文本、提高识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朗读的作用如此之大,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重视朗读、指导好朗读、教好朗读,让朗读成为指导学生进步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朗读;感悟;意境;内涵
一、朗读的作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语文各个阶段的目标要求。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对学生理解文本、提高识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作为学生启蒙读物的《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乃至《论语》《大学》《中庸》,都有这样几个特点:生字集中出现;字与字连在一起,把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组成有意义的词、短语和句子,便于学生理解;以韵文的形式编辑,句式整齐、语句押韵,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把生字集中起来,同时把识字和阅读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明显有助于识字效率的提高和书面用语的学习。作为朗读的桥梁,一旦攻克了识字的屏障,朗读起来不仅可以速度很快,范围也可以很广泛。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
长时间的朗读背诵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这使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很轻松。朗读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功效,与学生的生理发展特征是紧密相关的。生理学研究表明,13岁之前是提高记忆力的最佳时期,错过这一时期,学习同样的内容要多花6至7倍的工夫。所以,抓住提高记忆力的最佳发展期,指导好朗读,不仅对学生理解文本、体悟作者感情有帮助,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智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朗读的方法
朗读的作用如此之大,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朗读、指导好朗读、教好朗读,让朗读成为指导学生进步的学习方法。
1.感受文本,读出感悟
朗读有助于学生感受文本,增强记忆,所以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方法的朗读,做到认真朗读,用心朗读,从而用心去感悟文本,体会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在教学《小鹿的玫瑰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读好文中的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师:现在你就是鹿弟弟,看着哥哥很用心地种了一棵玫瑰花,哥哥还和自己一起数过有多少花骨朵呢!可是哥哥受伤了,玫瑰花开的时候他一点都没有看见,你觉得你当时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生:伤心、难过、惋惜。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鹿弟弟的心情就是这样。请你怀着这样的心情来读一读鹿弟弟说的话吧。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也没看着。”(惋惜、伤心、难过)师点评、范读。师:鹿弟弟因为哥哥没看到玫瑰花感到很惋惜,那其他人的心情是不是也和鹿弟弟一样呢?出示黄莺和微风的话:这时,一只黄莺飞来了。她说:“小鹿,我见过你家那些红玫瑰,可好看了!看着那些花,我就想唱歌。”一阵微风吹来,说:“小鹿,我闻过你家的玫瑰花,可香了!我带着它的香味吹过森林,大伙儿都夸我是‘玫瑰香风呢!”生自读感悟:不是,黄莺和微风很高兴。师:对呀,黄莺和微风虽然知道鹿哥哥没看见玫瑰花,但是玫瑰花的颜色和香味都留在了他的心中,那小鹿的玫瑰花还是不是白栽了?生:不是!师:我们看看小鹿是怎么想的。小鹿高兴地笑了,说:“原来我栽的玫瑰是红色的,它们很美丽,还散发着香味。谢谢你们告诉了我。”这个时候鹿弟弟也说话了,他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从课文中我们能找出一个描写他们现在心情的词,是……生:高兴地。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那我们就用高兴的语气把这几句话读一读吧!
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进行模仿,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教师精心设计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朗读,当学生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自然会跃跃欲试。在此基础上,再分角色进行朗读,学生就能很好地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体会情感,读出语意
朗读是一个创造知识、表达情感、追求意义的过程,读课文不但要正确地了解词义,还要进一步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
3.想象情趣,读出意境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在完成基本训练要求的基础上要重点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置身于作品的意境中,让自己的心融入作品中,让书里的内容活起来。《日月潭》一课词句很美,描写的景色也很美,通过有效的朗读,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日月潭秀丽的风景,也能培养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想象把这种美妙的感觉读出来。朗读可以把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而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读者的想象来实现的。
4.钻研文本,读出内涵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重点词语的研读中体会文字的内涵,让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雷雨》一课语句精炼,生动形象地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在学习这篇课文时,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雷雨来袭时的种种景象,还要抓住重点词语,指导学生用字、炼字。我重点分析的是“压”“挂”“垂”“坐”四个字,先让学生自己表演,用动作体会并记忆“压”“垂”“挂”“坐”,然后出示原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理解。师范读:“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指导学生理解“压”字用的巧妙之处,写出了乌云来势之凶猛。“一条彩虹挂在天空。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蜘蛛又坐在网上了。”这三句师先范读,引导学生说这三个字表达的意思。“挂”写出了彩虹的美丽,“垂”写出了风特别大,蜘蛛特别害怕,“坐”字写出了蜘蛛的悠闲和愉快。在深入地理解了文本的基础上,师再指导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只有深读文本,才能读出文章的内涵,才能为文章的精神所感染,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把握文章主旨。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接触也是最重要的基本训练,是指导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提高表达能力的基本途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语文课的朗读训练,朗读必须贯穿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努力让学生在朗读中悟情,在想象中創新,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作者单位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高都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