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建兵
儿童是如何学习的?在学习过程中其思维表现出哪些特征?下面两则案例,对于我们了解儿童的学习及其思维会有所启示。
一、两个案例
案例一:五是二加4。
同事对她刚上幼儿园中班的儿子认识汉字“五”很奇怪,因为认识一、二、三对于上小班的儿童来说不足为奇。于是产生了下面的对话。
妈妈:你是怎么认识“三”的?
儿子:三就是三横。
妈妈:你是怎么认识“四”的?
儿子:四就是一个方框,里面加个“八”字。
妈妈觉得很新鲜,就继续问:很有道理,是这样的。那五呢?
儿子:五就是二再加个4?
妈妈没听懂:什么2加4?
儿子:你看,“五”字上、下(两横)不就是个“二”吗,中间不就是个倒写的4吗?
妈妈终于明白了。
案例二:万一别人三角板最大的角是钝角呢?
这是另一同事跟她女儿的故事,小女孩8岁,上二年级。二年级数学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题目:三角尺中最大的一个角是( )。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小女孩选的是C。
同事的女儿很聪明,按理说,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同事很奇怪,便想知道其中的究竟。
女儿:我原来选的也是直角。
妈妈:后来为什么改了呢?
女儿:我只知道自己三角板上最大的角是直角,不知道别人的三角板上最大的角是不是这样的。我也改了几次,万一有钝角的呢,所以最后选了钝角。
二、几点启示
以上两则故事,对于我们教师有何启示呢?
1.儿童的学习具有个性的意义建构。
读第一则案例,我们都会想到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成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是的,儿童的学习总是试图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解释新的知识,是富有个性的、属于自己意义的建构。案例一中,儿童认识一、二、三、四、五等汉字,都是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建构。一、二、三的认识相对直观,容易形成“大众化”的建构,但四和五的认识要抽象复杂,不能直接建构,但是可以通过变通,甚至是跨领域的构建,使之成为儿童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建构方式。五是二加倒4,天马行空,极具想象力,这是创新精神的体现,虽然这种方式在成人看来甚至是无意义的、不可理解的。教学中,教师应允许、尊重并保护儿童的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学生是鲜活富有个性的生命,是全身心地进入课堂学习的,这里不仅仅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还包括学生的经验、学生的困惑、学生的情感等。
2.儿童的思维具有一种“朴素”的严密性。
教学中,我们常听老师感叹××学生考虑问题不周全,意思说学生的思维不严密。而实际上,儿童的思维表现出一种不严密中的严密。因为身心处在发展之中,所以儿童的思维达不到成人眼中的严密的要求。但在诸多不严密中也存在一些严密性的特征,这种“朴素”的严密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以自我为中心,以直观感知作为思维的依据,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案例二中的儿童只能以自己亲眼所见作为判断的依据,正是这种思维特征的体现。一方面,儿童知道自己看不到的,摸不着的不能轻易下结论,不能以偏概全,这是严密性的体现;另一方面,反映出儿童思考时不能进行逻辑推理,不知道直角三角形最大的角是直角可以通过推理得出,所有的三角板只有两种等。
(2)追求眼见为实,重形式,轻本质。看重外在,如案例一中,儿童对一、二、三、四、五的建构,都是从外在形式上入手的,而不是着眼于内在的意义。再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教师将圆锥中盛满水,倒入等底等高的圆柱中,倒了三次后,由于表面张力,每次圆锥中的水太满,所以最后倒不下。此时,虽然教师再怎么解释,但学生还是相信自己的眼睛,满腹狐疑:明明三次倒不下,怎么就说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一旦实验成功,哪怕只是偶尔的一次,学生对此也是深信不疑。这就说明小学生思维的另一个特征:认同合情推理。虽然只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实验或例子,不是严格的推理证明,但儿童认为这是可靠的。
3.充分利用直观感知,加强变式练习。
由于儿童的思维表现为重外在、相信直观感觉等特征,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手段,如观察、实验、列举等,形成认识结构。在进行不完全归纳时,要兼顾例证的数量与质量。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应逐渐渗透演绎推理,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此同时,还应通过变式练习,以突出概念的本质,区分易混淆的概念、知识,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克服静止、孤立地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4.数学教学研究要关注儿童的思维。
教学中,教师对教材有较深入的研究,对“怎么教”的研究也是孜孜不倦,但对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特别是学生的思维关注较少。由于缺乏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帮助,习惯站在成人的视角,想当然地去下判断,把孩子想得太简单。儿童心中的数学学习究竟是怎么样的?数学语言与儿童语言是如何联结的?研究这些,将有助于我们找到儿童通往数学的通道。
5.要增强读懂儿童的意识。
儿童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教学中,我们较多地关注怎么把学生教会了,哪些学生学会了,却较少地关注那些做错的学生,然而就是在这些错误的背后,往往折射出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轨迹,是我们读懂儿童的切入口。学困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什么地方出现了障碍,障碍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帮助学生跨过这些障碍从而走向成功。另外,挖掘错误背后的合理成分,对于教学也大有裨益。
责任编辑:赵关荣